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等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雄性Wistar-Kyoto大鼠30只,随机分为矽肺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大鼠.矽肺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50 g/L的SiO2混悬液1 mL建立矽肺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均常规饲养,第28...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NETs)在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在AASV中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NETs(以瓜氨酸化的组蛋白H3为标志)在8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8例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3例健康对照的肾小球、肾间质及肾小管的表达,同时检测相应部位B淋巴细胞(CD19做标志)的浸润。结果:(1)AASV患者肾小球中NETs表达较微小病变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肾小球中NETs表达明显增多[(0.354±0.347)vs(0±0),P<0.05],在AASV肾脏病理损害严重部位,如中、重度系膜细胞增生的肾小球(0.485±0.721),有炎症细胞浸润的肾间质(2.575±2.99)、肾小管(1.417±2.888)中浸润的NETs明显增多。(2)B淋巴细胞(CD19)的表达:AASV患者肾小球球周B淋巴细胞表达较健康对照组[(3.123±4.411)vs(0±0)]、微小病变组[(3.123±4.411)vs(0±0)]表达明显增多,与微小病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ASV患者肾组织中主要分布于硬化的肾小球球周(4.024±7.457)、中重度系膜细胞增生的肾小球球周(2.673±2.948),在肾间质炎细胞浸润的区域常成簇聚集(9.625±8.961),而在肾小球内基本无表达。结论:NETs在AASV患者肾组织广泛表达,肾小球中浸润的NETs可能参与了AASV患者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氧化应激与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应用 8周龄雄性的肾上腺髓质素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对照 ,经血管紧张素Ⅱ刺激 2 8天 ,并给予一种超氧化物岐化酶拟似物— 4 羟基 2 ,2 ,6,6 四甲基六氢吡啶 N 氧 (羟基 TEMPOL) ,结果发现 ,肾上腺髓质素可通过其内源性的抗氧化作用而拮抗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4.
正患者,女,18岁,2年前因关节痛于我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激素治疗后好转出院。9个月前因脱发再次住院治疗,出院后继续激素治疗,门诊规律随访,当甲泼尼龙片逐渐减量至8 mg(每日1次)后突然自行停用;1个月余后因"浮肿伴反复发热,加重伴少尿、腹泻"于2013年10月4日入住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6.1℃,脉搏90次/分,呼吸16次/min,血压143/106 mm Hg,颜面部浮肿、多发红斑,口腔多发溃疡。双肺呼吸音偏低,心律齐,杂音未闻及。腹软,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浮肿。血常规示  相似文献   
25.
1996年10月~1997年8月,我科收治5例因服用醋唑磺胺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青光眼病人,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60岁。因青光眼服用醋唑磺胺(0.5g,每天3次)10d后,感上腹部不适伴恶心并出现无尿,遂入院。服药前查血BUN6.8mmo...  相似文献   
26.
27.
老年人尿路感染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感染(UTI)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占我国人口的0.9%。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生理防御功能下降,同时生殖腺及肾功能的退行性变,使得老年人UTI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而且由于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使症状不典型,早期易造成肾功能损害,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本文对我科2000~2002年50例老年住院UTI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合并血栓栓塞事件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确诊为AAV患者177例,其中28例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149例未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V合并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结果栓塞组发生在AAV活动期23例(82.1%),发生在缓解期5例(17.9%),50.0%发生在疾病诊断后2个月。栓塞组合并急性感染率、BVAS评分、血清肌酐、ESR水平高于未栓塞组,但血小板计数、C3水平低于未栓塞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急性感染、ESR、C3水平是AAV合并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AV患者活动期,尤其在疾病诊断后的2个月,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合并急性感染、ESR升高、C3降低的AAV患者可能更易合并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内抑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DN)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和30例2型DN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和内抑素的浓度变化进行了观察,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并结合临床进行了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无肾病和2型DN患者血中VEGF和内抑素的表达与正常人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P〈0.01),2型DN患者血中VEGF和内抑素浓度的增加与蛋白尿、肾功能及视网膜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而与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无肾病和2型DN患者血中VEGF和内抑素的表达动态的逐渐增加,其增加与2型DN患者的蛋白尿形成、肾功能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改变关系密切,VEGF和内抑素参与了2型DN患者血管增生的肾脏病变和功能紊乱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尿毒症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中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总结诊疗经验,指导临床更加恰当地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避免激发血小板增多,诱发深静脉血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我科收治的肾性贫血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铁缺乏的患者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过程中出现了血小板计数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其中1例患者经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治疗,置管侧腿围较对侧明显增粗,经补充铁剂治疗后腿围增粗,余2例患者经过静脉补充铁剂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和D二聚体降至正常,血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较前升高。结论在铁缺乏状态下给予肾性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会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从而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积极静脉补充铁剂对肾性贫血的纠正以及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