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1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41.
前庭康复训练正逐步发展为除药物和手术以外治疗眩晕疾病的又一重要手段。本就前庭康复训练的机制、方法及其在常见眩晕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2.
据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耳聋者2057万人,而因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聋人,每年约增加3万人。在听力障碍的疾病中,突发性耳聋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很多人突然发生耳聋,便陷入恐惧和抑郁中,以为永远聋了。其实并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43.
扩展低频测听系统的建立及正常青年人低频阈声压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临床声场听室的声学改造、校正、,应用低频信号发生系统和测量装置,共同组成扩展低频测听系统。经测试表明,该系统本底噪声小、低频区频率稳定性好、40-125Hz最大输出达95-110dBSPL。利用上述系统测量了30名耳科正常青年人扩展低频声场听阈,结果与ISO226(1987)及国外近年来报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OTOF基因在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听神经病家系的突变情况。方法:选择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听神经病家系中现存9名成员、3例散发听神经病患者和3名听力正常者为研究对象,用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外周血DNA。对1例家系患者DNA进行OTOF基因全部编码区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对照进行突变筛查;针对发现有突变的外显子,对其余受试者DNA样本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在OTOF基因相同部位上检测到10个新的碱基变异,但均未引起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结论:该家系成员OTOF基因未发现有意义的突变位点,提示新基因参与家系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MPZ基因是否与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听神经病中国家系的发病相关.方法:选择1个现存3代9人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听神经病家系为研究对象,用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外周血DNA.首先.对所有家系成员DNA进行MPZ基因第3外显子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然后,采用相同方法对1名家系听神经病患者进行MPZ基因全部6个外显子的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对照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基因区域均扩增成功,序列分析在MPZ基因第3外显子上未检测到Thr124Met和Tyr145Ser 2个已知的突变,整个MPZ基因编码区也未见新的致聋突变.结论:该家系成员MPZ基因上未发现有意义的突变位点,提示新基因参与家系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的诊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mal positional vertigo ,HC- BPPV)的诊治 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7月-2000年3年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的9例H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全面采集病史,行纯音听阈测试和耳神经学检查,常规施行仰卧侧头位试验和Dix-Hallpike试验,并按Barbecue翻滚法行耳石复位治疗。结果 本病以头位改变所诱发的短暂旋转性眩晕为特征,常见诱发体位为床上翻身(9/9例)和转头(5/9例)。仰卧侧头位可诱发水平向地性眼震, 无潜伏期和疲劳性。采用Barbecue翻滚法治疗后全部患者症状立刻消失,随访4-15个月无复发。结论 根据典型表现和体位试验结果,可明确区分水平半规管性和后半规管性BPPV以 春他原因引起的 眩晕。Barbecue翻滚是治疗HC-BPPV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应用我们建立的扩展低频测听系统,在扩散声场内测量了30名耳科正常青年人40Hz~125Hz纯音听阈。结果表明,在此频段正常人听阈随测试频率增加而降低,且所有受试者阈值沿其算术均数成正态分布。本文结果同ISO226-1987及其他学者有关报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8.
左上颌窦癌误诊为左颊外伤一例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李芳丽,邢光前,张其文,殷明德关键词上颌窦癌,误诊,外伤患者男,66岁,外伤后左面颊进行性肿胀,麻木1月入院。患者1月前不慎被门边撞击左面颊部,当时仅感局部稍肿痛,麻木,半月来症状加重,左眶下缘渐渐隆...  相似文献   
49.
我今年50岁,近10年来出现耳鸣、耳聋及腰痛的症状。耳朵不分昼夜不停地鸣叫,还经常发痒。有时头部有咚咚的响声。多年来看了很多医生,服了不少药,但都无效。请问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50.
耳部腺体肿瘤罕见。我们于1990年~1992年间发现4例外耳道耵聍腺腺瘤,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0~63岁,平均41.5岁。外耳道耵聍腺腺瘤2例,外耳道腺样囊性上皮癌2例。病史最短1年,最长3年,4例被误诊为“外耳道脂肪瘤、外耳道软骨瘤或外耳道骨瘤”。临床表现:外耳道肿物伴钝痛或刺痛,亦伴有血性分泌物。4例均给予扩大切除,并用电钻磨去部分骨质,取耳后游离皮瓣植皮。术后2例随访3年,l例随访4年无复发,另1例术后2年复发,并有肺部转移,但仍带瘤存活。讨论外耳道腺瘤主要来自可聆腺,亦有认为来自腮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