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血液检测方法对控制输血风险残余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济武  周航  林东  邓巍 《北京医学》2004,26(4):272-274
目的 探讨献血者血液病毒标志物检测中试剂及检测方法的选择对输血风险残余度的影响.方法 对成品血液随机进行艾滋病抗体(抗-HIV)、丙肝抗体(抗-HCV)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测定 ,共9236份,同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其中500份HBsAg阴性的标本进行HBV DNA检测及进行HBV标志物其他四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再检测结果不符率:抗HIV为0,抗HCV为0.37%,HBsAg为0.42%,有显著性差异(P<0.005);500份HBsAg阴性的标本中PCR测定HBV DNA阳性率为2.8%,HBV标志物其他四项指标(HBeAg、HBeAb、HBsAb、HBcAb)中阳性率为1%,HBV DNA定量在104~106cp/ml.结论 要有效控制输血风险残余度,建立专门的试剂质量评估方法并提高试剂质量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成熟的检测技术(如PCR)尽快用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192.
目的 总结儿童卵黄囊瘤的临床特点,探究影响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2020年9月2日—12月2日以病友QQ群中45例儿童卵黄囊瘤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误诊组及未误诊组,分析误诊相关因素.结果 首诊误诊率35.56%,误诊组首发症状最多为排便困难,其中11例误诊为其他疾病(便秘3例,急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193.
目的:考察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以八角茴香油相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考察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在强光照射、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挥发油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混合物中挥发油相对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八角茴香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混合物。提示以β-环糊精包合八角茴香油可以提高八角茴香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4.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将"藏象"与"气血津液"分别集中在两个独立的章节中学习,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材编写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何者在前,均必须涉及后一章节的大量内容。深入剖析、分化藏象气化理论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编写教材,改变中医理论"意理深奥,艰涩难懂"、难学难讲的现状,既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5.
室内质量控制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准确度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是血站筛检献血员血及临床诊断相关肝炎病毒感染的必检项目 ,为保证其测定的准确性 ,实验室均应采取适当的室内质量控制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实验室并没有使用室内质控物进行严格的室内质控和对所用检测试剂的质检。为了解室内质控物的使用及检测试剂对HBsAg免疫测定准确性的影响 ,我们对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以下简称部中心 )上述指标室间质量评价的医院和血站实验室进行了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1 参评实验室 :为参加部中心 1999年HBsAg免疫测定室间质量评价的全国 40 9家医院和 …  相似文献   
196.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核酸扩增检验实验室日常检测数据进行定性测定假阳性监测的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实验室日常不少于20次检测的阳性率比值为基础,计算阳性率比值的均值(x)和标准差(s),绘制质控图,以1+2S为“告警”规则,1+3S和3+2S为失控规则。结果对实验室212次HB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测数据分析,x和s分别为0.527和0.078,与前20次测定的x(0.532)和s(0.09)相近。212次测定中,出现5次超出x±2s,按照所定的质控规则有两次失控。符合统计上的正态分布。结论为核酸扩增常规检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假阳性统计室内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