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2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81.
目的 探讨BpH(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行TuRP(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不稳定膀胱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对100例BPH患者均采用经L2-3腰硬联合麻醉下行TuRP治疗.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A组在行腰硬联合麻醉时于鞘内注入0.5%左布比卡因(珠江润都民彤制药伊捷卡 50mg/10ml/瓶)2ml+吗啡0.3mg,手术开始前静注长托宁(成都力思特制药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 1mg/瓶)0.5mg,术后拔除硬外导管,先给予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 50ug/瓶)10ug静注,作为冲击量,然后连接PCIA(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泵(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ZB100-2型),镇痛液配方:长托宁1mg+舒芬太尼2ug/kg+妥立士宁(杭州民生药业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 5mg/瓶)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g;B组患者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给0.18%罗哌卡因6ml+舒芬太尼3ug做为冲击量,然后连接PCEA(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泵(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ZB100-2型),镇痛液配方:舒芬太尼2ug/kg+罗哌卡因(西安力邦力蒙乐 90mg/10ml/瓶)180mg+妥立士宁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镇痛治疗.并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论 吗啡鞘内注射联合长托宁复合舒芬太尼静脉止痛泵对于防治老年BPH患者TuRP后的不稳定膀胱的发生有更好的疗效,携带方便,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82.
目的总结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影像学特征,探讨DCE-MRI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7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乳腺DCE-MRI检查.总结在DCE-MRI影像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形态学特点、TIC曲线的类型.统计依据DCE-MRI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度.结果本组76例患者,在DCE-MRI影像形态上显示为类圆形5枚,分叶状45枚,不规则形26枚;边缘上显示为规则者7枚,不规则者32枚,毛刺者37枚;强化不明显者2枚,均匀性强化者22枚,不均匀强化者52枚;强化表现为向心性强化者53枚,表现为“中心-边缘”型号强化者23枚;在TIC曲线上,显示Ⅰ型者12例,显示为Ⅱ型者21例,显示为Ⅲ型者43例.依据DCE-MRI上病变的形态、边缘和强化、曲线特征进行诊断,诊断正确者65例,诊断准确度为85.53%.结论 DCE-MRI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上,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及随访观察对外伤性假性肺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外伤性假性肺囊肿患者均行MSCT检查,重建层厚2.5mm,重建间隔1.25mm,同时行多平面重组(MPR)观察,对所有患者首次和复查的CT横断面及MP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共发现病例灶35个,其中多发7例,单发11例,多为圆形、类圆形,最大径线1.3~3.9cm,CT表现为气囊肿23个(65.7%),液气囊肿11个(31.4%),液性囊肿1个(2.9%),所有病例CT复查2~6次,35个病灶中,26个病例不同程度的变小,3个病灶变化不明显,6个病灶有所增大。结论多层螺旋CT及MPR图像能够明确诊断外伤性假性肺囊肿,随访观察可以了解病灶动态变化,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疾病转归及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讨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以下简称SSSS综合征)的护理要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共计18例SSSS综合症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SSSS综合症患儿,除1例治疗后好转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皮肤处无色素沉着斑。有效率90%。结论:通过18例SSSS综合症患儿的针对性护理,可以得出护理措施正确与直接影响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85.
我所据多年治疗掌趾脓疱病临床经验,经药理学研究,筛选出6味中药浸泡病区并结合UVB治疗掌趾脓疱病,取得显著疗效,于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我们与去炎松尿素软膏对照,进行系统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因全身泛发皮疹20余年,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胸背部出现密集分布粟粒至绿豆大,肤色扁平丘疹,伴少许瘙痒,逐渐加重,四肢亦出现类似皮疹,泛发全身,多次外院治疗,均未确诊,具体情况均不详,病情夏重冬轻,该患者3代8人中共有3人患病(图1),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  相似文献   
87.
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因全身泛发皮疹20余年,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胸背部出现密集分布粟粒至绿豆大,肤色扁平丘疹,伴少许瘙痒,逐渐加重,四肢亦出现类似皮疹,泛发全身,多次外院治疗,均未确诊,具体情况均不详,病情夏重冬轻,该患者3代8人中共有3人患病(图1),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比不同管电压及对比剂浓度在头颈部MS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MSCTDSA)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42例行MSCTDSA的患者平均分为A、B组,采用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对比剂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并记录数据,采用4分法对颅内动脉分支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相比,平扫和增强扫描的CT容积剂量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线剂量分别降低约53.7%、33.0%,上矢状窦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所测2组各目标血管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脑中动脉分支显示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MSCTDSA技术采用低电压及低浓度对比剂扫描方案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 lopathy,PCV)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8月~2002年10月临床诊断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性疾病的71例连续病例的142只眼的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及其中9例9只眼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 phy, OCT)检查的临床资料。 结果 11例11只眼诊断为PCV,分别占本组 CNV患者71例142只眼的15.49%和7.75%。全部为单眼发病,其中男性7例,占63.6%,女性4例,占36.4%。年龄32 ~75岁,平均年龄62.3岁。检眼镜检查8只眼可见出血性或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s,RPED),6只眼在黄斑区见结节样隆起病灶,9只眼视网膜下有出血,8只眼见脂质沉着。FFA检查显示脉络膜血管网及息肉样结构7只眼,早期呈边界清楚的强荧光,进行性渗漏,新生血管末梢膨大处出现点状强荧光。出血性RPED 4只眼,出血性同时有浆液性RPED 4只眼。ICGA检查11只眼均可见伞样或树枝样异常扩张的脉络膜血管网,以及血管网末梢多个息肉样膨大,与检眼镜眼底检查所见的结节样病变部位吻合。8只眼脉络膜血管网中心见滋养血管。OCT检查6只眼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穹隆状隆起,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光带可见结节样改变。3只眼见单纯RPED,5只眼见RPED合并神经上皮脱离。10只眼病变部位位于黄斑区,占90.9%,1只眼病变位于视盘颞侧,占9.1%。 结论 PCV好发于老年男性患者,单眼发病为主。多在黄斑区出现出血性或浆液性RPED及脂质沉着,ICGA可见特征性的伞样或树枝样异常扩张的脉络膜血管网及末梢息肉样膨大病灶。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269-332  相似文献   
90.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DGP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早饱感及餐后腹胀,可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有胃排空延迟症状,排除机械性梗阻的病因即可诊断为胃轻瘫。胃排空闪烁扫描法是诊断胃排空延迟的金标准。DGP的常用治疗措施是饮食调理、促胃动力药、止吐药等。现就DGP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