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妇产科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融于妇产科学教学之中,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2.
本文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学临床双语教学进行了总结,认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指出双语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促进教学相长,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相似文献   
173.
<正>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发生在妊娠期罕见但后果极为严重的灾难性产科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 9/10万~6. 1/10万,病死率约为19%~86%~([1])。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清楚,临床处理规范一直是争论的话题。规范AFE救治流程,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对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4.
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与遗传异质性,探讨其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与临床观察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370例子痫前期患者,并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32周:104例;32-34周:50例;以及≥34周的216例,其中多胎妊娠31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总结产妇的并发症、围产儿结局。结果(1)在32周之前组病人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的比例、高血压家族史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而且此次妊娠发展成为重度子痫前期的病人数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间早孕期体重指数、妊娠期糖尿病(GDM)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2)发病在32-34周与≥34周组比较,发病时的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差异,3组间24h尿蛋白定量、超声检查宫内生长受限(FGR)的比例、彩色Doppler检查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子痫前期32周之前发病时间与围产儿死亡存在强相关(P〈0.001)。结论(1)根据母儿结局分析,32周之前发病的早发型子痫前期容易引发重度子痫前期,导致母儿的不良预后。(2)具有子痫前期病史的经产妇易于发生早发型子痫前期,针对高危人群,加强规律产前检查,及早发现FGR、血流异常者,并给予及时的干预,可减少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5.
一、病例摘要 患者,38岁,因妊娠29周,阴道流液1h伴阵发性下腹坠胀于2006年12月30日8:00am入院。孕期规律产俭。妊娠24周时B超提示宫颈呈漏斗状,内口开大0.9cm,急诊行宫颈环扎术。环扎术时行宫颈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宫颈炎伴纳氏腺囊肿;阴道分泌物与宫颈分泌物需氧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血压110/70mmHg,脉搏76bpm,宫高29cm,头位,胎心144bpm,触及弱宫缩,见清亮羊水自阴道流出。  相似文献   
176.
杨静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9):643-646
<正>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31%~0.89%,53.3%合并胎盘植入~([1])。如并发胎盘植入易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子宫切除甚至孕产妇死亡。因此,产前诊断PPP是否合并胎盘植入至关重要。临床上除重视高危因素外,运用影像学检查如超声(ultrasound,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高产前诊断率及预测凶险程度是改善孕产妇预后的根本。本文对超声图像及MRI用于PPP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诊断及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77.
双胎妊娠孕妇的合并症和新生儿发病率均较高,其分娩方式的选择虽然目前仍有争议,但在临床处理上仍需结合双胎类型、胎方位、胎儿体重、母体情况和接生者经验等进行综合考虑。阴道分娩过程中应加强监护,尤其注意第二产程的管理,以降低双胎第二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8.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穿透性胎盘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瘢痕部位穿透性胎盘植入可以发生在妊娠期的各个阶段,临床中常由于诊断延误或处理不当引起致命性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严重者直接导致胎儿及孕产妇的死亡。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剖宫产率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19.5%,到20世纪90年代上升为35.3%,近年来个别地区上升为50%以上。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问题愈加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79.
妊娠晚期绒毛膜后巨大血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晚期发现的绒毛膜后巨大血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4年7月~2009年2月7例绒毛膜后巨大血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超声影像学的诊断和临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绒毛膜后巨大血肿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及腹痛,需要与胎盘早剥进行鉴别,通过超声检查、产时情况及胎盘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采用个体化原则,根据临床表现及孕周情况决定终止妊娠时间和方式。结论:绒毛膜后巨大血肿临床上易发生误诊,需要加强监测,适时终止妊娠,从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0.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女性生殖器结核(female genital tuberculosis,FGT)的发病率也在同步递增.文献报道女性原发不孕患者中罹患盆腔结核者占25%[1-2],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输卵管,由于其病变局限,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单纯通过诊断性刮宫和腹腔镜检查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