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脑皮层机能活动及其变化特点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体质健康状况。为了了解学生 1d和 1周作业能力的变化规律 ,并为制定作息制度和教学卫生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我们于 2 0 0 0年 11月对广安市某小学 6年级 5个班 2 82名学生连续进行 5d的作业能力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22.
<正> 为了解广安市个体诊所消毒效果,搞好个体诊所消毒管理工作,于2000~2002年期间对个体诊所使用中消毒剂进行了监测。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ml使用中消毒液或器械保存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检测细菌总数。  相似文献   
23.
20 0 2 - 12 - 19,广安区广罗乡周某承办生日宴会发生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中毒过程2 0 0 2 - 12 - 19中午广罗乡周某庆祝 5 0岁生日 ,就餐人数 2 0 0余人次。 12月 2 0日中午代某 ,男 ,4 6岁 ,出现头昏、头痛、眼花等症状 ,后陆续出现新的患者 ,症状基本相似。 12月 2 0日晚代某病情加重 ,经广安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 12月 2 1日死亡。据当地群众介绍 ,所有的患者 ,平时饮酒量都在 5 0 0ml左右。而在周家饮酒量仅 2 5 0ml左右。2 发病情况本次发病共 8人 ,全部是男性 ,发病年龄在 2 8~ 5 6岁之间 ,其中 1人死亡 ,住院抢救 2…  相似文献   
24.
20 0 2年 12月 19日 ,广安区广罗乡周某承办生日宴会时 ,因白酒中甲醇含量过高而引起了食物中毒 ,8人发病 ,1人死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 1 基本情况  2 0 0 2年 12月 19日中午周某共承办宴席 17桌 ,就餐人数达 2 0 0余人次。就餐人员多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 12月 2 0日中午代某 (男 ,46岁 )开始出现头昏、头痛、眼花等症状 ,后陆续出现新的病人 ,其症状基本相似。 12月 2 0日晚代某病情加重 ,经广安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 12月 2 1死亡。1 2 中毒食物来源 经对宴席所有原材料进行调查 ,荤菜和调味品是从市场购回 ,…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抑制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MDA-MB-231生长机制.方法:ART处理细胞3天,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功能,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CNA、VEGF、Bcl-2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RT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后,发现对其的抑制作用呈明显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MDA—MB-231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ART处理细胞3d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功能,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Bax,nm23,Bcl-2,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RT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后,发现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明显浓度依赖性,可导致细胞形态、结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2μmol/L青蒿琥酯作用细胞72h后,药物组同细胞对照组比较,可上调Bax、nm23、P21WAF1/CIP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质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有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nm23、P21WAF1/CIP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MCF-7细胞,设对照组(0μg/ml TanⅡA)和处理组(0.25、0.50、0.75μg/ml TanⅡA),处理MCF-7细胞48 h.MTT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各组MCF-7细胞中p53、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TanⅡA处理组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随着TanⅡA作用剂量的增加,MCF-7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0.75μg/ml TanⅡA处理组的p5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75μg/ml TanⅡA处理组的p53 mRNA表达水平增加,Bcl2 mRNA表达水平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4.88倍和0.42倍(P﹤0.05);0.75μg/ml TanⅡA处理组的p-AKT蛋白表达水平(0.866±0.015)低于对照组的p-AKT蛋白表达水平(1.000±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nⅡA对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其凋亡作用与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其抗凋亡机制与p-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E6相关蛋白(E6-AP)调节膜联蛋白A2的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方法于2014年4~10月,选择40只雌性BALB/C-nu裸鼠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0)与对照组(n=20)。两组TNBC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设计针对E6-AP-RNA干扰靶点序列,将小干扰RNA(siRNA)片段转染至TNBC细胞株MDA-MB-231,再将此细胞株皮下注射于实验组裸鼠;而对照组裸鼠则皮下注射等量未转染E6-AP siRNA的TNBC细胞株MDA-MB-231。观察两组裸鼠移植瘤成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TNBC裸鼠移植瘤E6-AP及膜联蛋白A2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TNBC裸鼠移植瘤膜联蛋白A2阳性表达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两组裸鼠的周龄及体重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成功构建两组TNBC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率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鼠移植瘤生长较慢,成瘤体积较小。实验组裸鼠移植瘤重量为(0.562±0.032)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2±0.012)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92,P<0.001)。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E6-AP相对表达量为11 168±4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 284±63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37,P<0.001)。实验组膜联蛋白A2相对表达量为8 631±651,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 976±51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15,P<0.001)。③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膜联蛋白A2阳性表达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6,P=0.016)。实验组TNBC裸鼠移植瘤膜联蛋白A2的积分光密度(IOD)值为17 976±2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 565±329,二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94.439,P<0.001)。 结论在人体内,膜联蛋白A2可能通过E6-AP介导发挥生物学作用。膜联蛋白A2表达降低,可抑制TNBC细胞增殖生长,可能成为TNBC诊断和治疗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别乳腺肿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已取得病理诊断的73例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定性指标(采用目测法获得)和定量指标(根据时间-强度曲线获得),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产生方程,并生成新的预测值pre-1和pre-2,以此绘制出两个ROC曲线,评价两个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超声造影定性指标产生的回归方程中包含增强特征、径线扩大、达峰强度分级三项指标,其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预测准确率为91.8%;而定量指标产生的回归方程中仅有相对达峰强度一项指标,其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预测准确率仅为61.5%.2个新预测值所对应的ROC曲线下而积分别为91.3%与75.7%,经Z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性分析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能力优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0.
奥美定(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是一种无色透明类似果冻状的液态物质.多用于注射隆胸美容术.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可疑致癌物之一,卫生部明令禁止使用.隆胸者多有由于术后乳腺硬结、变形等不适和担心癌变要求行水凝胶取出术者.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对12例共23只注射式隆胸行腔镜下微创取出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