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医药卫生   332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赵军孙启银王明芳孙爱君李家敏王昌青隋邦森自DiChiro[1]应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评价脑肿瘤以来,目前国外已将FDGPET显像用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黑色...  相似文献   
22.
重度釉质钙化不全的全口固定义齿重建1例米延玲赵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710032)患者,女,18岁,因牙色黑,牙体缺损,咬合无力于1995年3月16日来我科就诊。口外检查:面下1/3距离短,鼻唇沟深,口角下陷,咬合位垂直距离49cm,休息...  相似文献   
23.
家族性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告赵军白俊刘立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2医院泌尿外科132011)1病历摘要患者男,29岁,因右侧腰部胀痛1年,加重1个月于1995年7月12日入院。患者由8岁开始全身皮下出现多个大小不等肿物,逐渐增多,现全身皮下已达数...  相似文献   
24.
215例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临床特征对比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进一步了解急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简称急重和亚急重)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方法收集和整理215例急重和亚急重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X^2检验、t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是急重和亚急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因,均占30%以上。抗结核药物是药物性急重和亚急重肝炎的首要原因;②急重和亚急重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78.13%和4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急重患者的平均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20%,而亚急重患者平均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30%;④急重患者发生率前三位的并发症分别为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及脑水肿;而亚急重则分别为腹水、电解质紊乱及肝性脑病;⑤急重和亚急重患者的病死率与病情最重时PT、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呈正相关,而与PTA、TC均呈负相关;亚急重还与病情最重时TB、BLA及CRE呈正相关,与CHE、TG、PLT、ALB呈负相关。结论①急重和亚急重患者无论在好发年龄、肝性脑病发生率、肝性脑病出现时间,还是在凝血功能异常、预后与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差异较大,属两个独立的疾病;②对于无肝性脑病的急重和亚急重患者,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是一个重要的灵敏和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25.
HCV高变区合成多肽的抗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计算机同源模建,寻找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HCV HVR1)中保护性多肽抗原表位。方法:计算机同源模建,预测多肽的抗原性,然后用淋巴细胞转化的方法验证其抗原性,结果:同源模建与实验结果一致,多肽抗原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结论:同源模建是一种高效寻找具有保护性抗原多肽的经济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比较未经灌流处理的重肝血浆及处理过的重肝血浆对CYP3A的影响,阐明C3A细胞安定代谢变化的原因,为未来C3A细胞的改造与功能优化奠定基础。方法:制备血浆和培养C3A细胞;实验分为4组:正常胎牛血浆(NFBP)组,正常人血浆(NHP)组,体外灌流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HPP)组,体外未灌流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CSHP)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霉素N-脱甲基酶(ERD)活性即CYP4503A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CYP4503A4的表达。结果:CSHP组ERD活性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ERD活性也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ERD活性高于CSHP组(P〈0.05);CSHP组CYP4503A4的表达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CYP4503A4的表达也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CYP4503A4的表达高于CSHP组(P〈0.05)。结论:经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培养的C3A细胞,CYP4503A活性及蛋白表达降低。与之相比,经过体外灌流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其C3A细胞CYP4503A活性及蛋白表达有所增加,CYP4503A活性增加可能是导致安定代谢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7.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the HCV vaccines in China, be cause 11% 14%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choric hepati tis in this country are infected by HCV, and most of themare infected with Ⅱ/1b and Ⅲ/2a[1]. There are evi dences to indicate that a high variable region 1 (HVR1)exists in the terminal of E2 protein and contains some lin ear epitopes of B cells. Anti HCV antibodies can protectthe sensitive cells from infection by HCV[2 4]. We in tended to get some evidences for designing so…  相似文献   
28.
胃癌 (Gastric Cancer,GC) 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第四大癌症死亡相关原因。胃癌异质性明显,肿瘤微环境复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虽然在晚期胃癌中展现出一定抗肿瘤疗效,但获益人群仍在少数。吲哚胺2,3-双加氧酶 1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 是色氨酸沿犬尿氨酸途径代谢中的关键酶,对肿瘤免疫逃逸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IDO1在胃癌发生发展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和EB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靶向IDO1有望成为胃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IDO1作用机制、IDO1在胃癌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IDO1抑制剂在胃癌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9.
邹威    胡松波  李中坚  颜玮  赵军  陈小娜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126-2130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伤害死亡流行情况及其疾病负担,为科学制定本省伤害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2014—2019年江西死因监测数据,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死亡数、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9年江西报告伤害死亡25 638人,年均粗死亡率为 50.81/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 49.55/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城市死亡率高于农村。伤害死亡前5位死因分别为道路交通事故、跌落、溺水、自杀和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跌落分别是0~14岁、15~44和45~64岁、≥65岁的首位伤害死因。2014—2019年江西省前5位伤害死因中,跌落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 = 8.22%),中毒粗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2014—2019年伤害PYLL为692 196.73人年,PYLLR为14.24‰,AYLL 为 33.77年。PYLL及PYLLR 交通事故最高,AYLL最高的为溺水。15~44岁年龄组PYLL最高。结论 江西省伤害死亡负担较重,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伤害死亡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供血特点对介入治疗选择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分析58例盆腔肿瘤(男12例,女46例)年龄23岁~63岁,分别作双侧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观察盆腔肿瘤的供血,行供血动脉选择性插管灌注栓塞治疗.化疗药物为阿霉素类、卡铂、5-Fu、MMC,栓塞剂主要为明胶海绵颗粒。结果:58例盆腔肿瘤中,54例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血管主要供血,仅少数病例是髂外动脉参与供血.并对52例妇科盆腔肿瘤及4例骶(尾)部肿瘤行肿瘤主要供血血管选择性灌注栓塞治疗,介入治疗术后所有病例均有全身情况改善,症状减轻,20例宫颈癌得以二期手术切除,4例子宫大出血得以控制;4例骶(尾)部肿瘤先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栓后手术切除清楚,出血量减少。结论:盆腔血管解剖和肿瘤血管特点,是介入治疗选择基础,可作为盆腔肿瘤急诊止血症状,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或不能手术患者的姑息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