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10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原因、部位、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经动脉切开,导管取栓,共治疗103例110条肢体,其中上肢11条,下肢99条。7例合并动脉硬化狭窄性病变同时行动脉重建术。结果:8例手术后早期死亡,11例术后仍需截趾或截肢。结论:为防止误诊,对疑有肢体动脉栓塞应施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早期手术取栓可明显阻止血栓的蔓延,减少肢体坏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22.
周围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65例周围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诊断周围动脉瘤的主要依据是仔细的体检、B超和动脉造影。在肢体出现肿块并呈进行性增大时,应怀疑与动脉瘤有关,不应盲目地切开或作抗炎治疗。凡动脉瘤的诊断一经确定,应毫不犹豫地行手术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中首先阻断动脉血流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动脉重建术后吻合口阻塞除与手术技术、搭桥材料等有关外、与输出道远端血管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对8例(9个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了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一段EPTFE人造血管或大隐静脉置于股总或股浅动脉与股浅静脉之间或置于腘动脉与腘静脉之间形成动静脉瘘,2个月后,将瘘口近端静脉留置线抽紧打结,从而使动脉血通过静脉单向灌注下肢远端的缺血组织。经过2~14个月,平均8.5个月的随访,全部病例均获满意疗效。本手术是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症的有效方法,EPTFE人造血管是一可靠、有效的血管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4.
我院 1 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 2 4 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 ,有 4例患者住院期间 ,发现并发恶性肿瘤。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例 1 ,男 ,55岁 ,左下肢疼痛、肿胀 ,行走时加重。查体 :左下肢肿胀明显 ,大腿周径较右侧长 6cm ,小腿周径较右侧长4cm ,彩色多谱勒检查报告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询问病史时 ,诉发病前曾有间歇性血尿 ,因可自然缓解 ,未曾就医。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 ,泌尿系B超发现膀胱肿瘤 ,膀胱镜检查证实为膀胱癌。手术治疗后痊愈。例 2 ,男 ,63岁 ,左下肢突发肿胀 ,查体 :左下肢肿胀明显 ,大腿周径较右…  相似文献   
25.
腹主动脉骑跨栓和髂总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鸿  赖传善 《腹部外科》1992,5(2):57-58
报道腹主动脉骑跨栓及髂总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前者4例,后者9例。其中,经腹腔作动脉切开取栓10例,经Fogarty导管取栓1例,截肢5例(包括取栓术后3例)。共死亡4例(30.8%),肢体健存者5例,占存活患者(9例)的55.6%。认为在没有Fogarty导管的情况下,经腹部动脉切开取栓仍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23例(25个)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003~2008年,我科收治23例颈动脉体瘤患者,作彩超CTA以及MRA等无创检查,明确诊断后,全部行手术治疗。结果:无手术死亡;无脑栓塞发生;无肿瘤复发;5例发生术后神经并发症。结论:通过多普勒超声、CTA或MRA检查,在术前明确颈动脉体瘤的血供来源和脑部Willis环的结构是否完整,便于判断术中是否能临时阻断颈动脉,减少创面出血,从而减少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和其他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27.
近10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逐渐增多,腹主动脉瘤(aorta aneurysm,AAA)的病例数在我院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瘤(suprarenal aorta aneurysm,SRAA)的患者也较以前明显增多.SRAA如果非手术治疗,2年内患者发生死亡的可能性为76%[1].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采取主动脉置换的手术方式治疗SRAA患者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腔静脉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方法回顾性研究近年来收治的6例腔静脉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手术治疗过程和预后,对比研究B超、CTA、MRA等诊断方法.结果 6例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2例经CTA、4例经MRA确诊;累及心脏3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生长范围,3例采取胸腹联合切口,于心包外阻断下腔静脉;3例体外循环下腹部正中切口和正中开胸切口,打开右心房;所有病例的肿瘤均完整切除且发现双瘤体1例.病理报告平滑肌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1例平滑肌肉瘤患者因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术后均恢复良好.平均随访51个月未发现复发. 结论 B超、CTA、MRA对腔静脉内肿瘤均有诊断价值,MRA能提供多方位更清晰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手术方法的选择.外科手术是腔静脉内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术中应探查腔静脉及髂总静脉的主要属支,盆腔来源肿瘤可以结扎髂内静脉,以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29.
赖传善  郑鸿 《腹部外科》1992,5(2):55-56
报告19例腹主动脉瘤,其中14例行瘤体切除加人造血管移植,术后无并发症,生活质量与同龄健康人相当,B超示人造血管通畅,无血栓形成。5例未手术病例,有4例于随访期间死亡,死亡时累计病程/随访时间分别为4年/1年、5年/2年、7年/2年、7年/4年。腹主动脉瘤一经形成,均有足够的手术指征,并就其定性、定位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