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宁夏回、汉族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宁夏90例回族(冠心病组、对照组各45例)、80例汉族(冠心病组、对照组各40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回族冠心病组DD基因型高于回族对照组(P<0.05),汉族冠心病组和对照组ACE基因型分布比较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回族冠心病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Ⅶ,FⅦ)水平及其基因的-3230/10bp多态性与回族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通过PCR-RFLP技术,检测105例回族冠心病患者和127例正常回族对照者的凝血因子Ⅶ-3230/10bp基因型。结果(1)冠心病组血浆FⅦa水平为3.20±0.3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2.53±0.34μg/L(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血浆FⅦa水平为3.36±0.37μg/L,非ACS组为3.05±0.28μg/L,对照组为2.53±0.34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FⅦa水平在-3230/10bp等位基因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FⅦ-3230/10bp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心肌梗死组与非心肌梗死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族人群中存在凝血因子Ⅶ基因的-3230/10bp多态性,但回族冠心病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43.
游离脂肪酸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等,但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上世纪7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格陵兰岛爱斯基摩人冠心病的发病率很低与其食用海生动物和鱼类有关,近年来大量临  相似文献   
44.
1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发作性胸痛3月,加重1周"收住。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20年,每日1包。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 Hg,脉搏63次·min-1,双侧颈静脉未见充盈,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3次·min-1,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可凹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正常,超敏CRP 5.36 mg·L-1,ALT 34.1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静脉用胶碘酮与心律平对心脏直视手术后早期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心脏直视手术后出现快速心律失常者104例,其中男63例,女41例,平均年龄21.1±13.89岁,各种先天性心脏病63例,风湿性心脏病3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主动脉窦瘤破裂3例、左房粘液瘤2例。术后对心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描记心电图,测量用药前后PR间期、QRS时限,校正QT间期(QTc),将心律失常者分为胺碘酮组及心律平组。胺碘酮组46例,静脉注射胺碘酮成人150~300mg/次,小儿3~5mg·Kg~(-1)/次,5~10分钟内注入,疗效不满意者15~30分钟重复注射,对反复发作者以0.5~1mg/分钟静脉滴注。心律平组58例,静脉注射成人35~70mg/次,小儿1~2mg·Kg~(-1)/次,3~5分钟内注入,若无效3~5分钟重复注射,总量成人<350mg,小儿<6mg·Kg~(-1)。对反复发作者口服心律平300~450mg/天。疗效判断以心动过速终止或心室率<100次/分为有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为89%。用药前后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均无明显变化(P>0.05)。1例风心,二窄患者术后出现顽固性室上速及快速房颤,经药物及电复律治疗无效,于术后14小时因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及心律平治疗心脏直视术后快速心律失常其作用迅速、安全且疗效高。  相似文献   
46.
为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心钠素(ANP)浓度变化与左室舒张功能(LVDF)和左室肥厚(LVH)的关系,采用脉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组对84例EH患者和36例正常人的心脏结构、LVDF和ANP水平进行了检测。Dopple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EH患者的E峰、E/A比值降低,A峰增高(P<0.05);伴左房扩大(LAE)或/和LVH时改变更明显(P<0.05~P<0.01)。血浆ANP与血压及LVH有关,血压越高,左室重量指数(LVMI)越大,ANP浓度亦越高。EH伴LEA和/或LVH时,血浆ANP浓度更增高。相关分析表明,血浆ANP与平均动脉压(MAP)、左房内径(LAD)及LVMI呈正相关(r=0.5786,r=0.4945,r=0.4806,P<0.01),ANP与D/A比值有良好的负相关性(r=-0.4875,P<0.01)。提示高血压的发生、发展,LVH的形成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可能与血浆ANP有一定关系。测定ANP水平,可做为诊断LVH及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F)的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动态优化AV/VV间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19例心衰晚期患者接受CRT治疗,分别于植入前、植入术后1周、3、6及12个月在心脏彩超指导下优化AV/VV间期治疗,同时观察心腔结构、二尖瓣返流、主动脉瓣射血速度时间积分(AVTI)、心电图以及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等,评价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动态优化下最佳优化AV间期120~180 ms (158.33±19.46 ms)之间和VV间期4~28 ms (15.83±7.12 ms)之间临床症状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由255.71±21.58 m增加至397.37±11.35 m(P0.001),QRS时限由138.79±16.06 ms降至105.53±8.80 ms(P<0.05)。植入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较植入前明显缩小(73.53±9.41 mm比54.11±3.41;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植入前明显提高(31%±3%比58%±6%;P<0.01);AVTI由14.69±1.48优化后增加至20.52±1.18(P<0.05),血浆BNP水平由植入前的1069.02±501.85 ng/L降至81.26±31.51 ng/L(P<0.05)。结论 动态优化AV/VV间期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CRT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8.
高压氧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进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疾病采用高压氧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我院近年应用高压氧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几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细胞化学和放射免疫微量测定等技术的迅速发展 ,发现循环系统中存在着由肽能神经末梢释放的许多生物活性多肽 ,如神经肽酪氨酸 (neu ropeptideY ,NPY)、P物质 (substancep ,SP)、缓激肽 (bradykinin ,BK)、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阿片肽(opioidpeptide,O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CGRP)等 ,参与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 20例冠心病患者(≤40岁)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结果 20例患者25处病变行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达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随访半年所有患者胸痛症状缓解。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青年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