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利用脑立体定向方法建立海人藻酸(KA)颞叶癫痫大鼠模型,考察不同时间点致痫大鼠海马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的表达。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单侧海马内注射KA 1μg,观察其行为学特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KA注射后12 h、24 h、48 h及72 h各时间点大鼠海马内IL-4的蛋白含量。结果:大鼠注射KA后可出现湿狗样抖动,头部面肌阵挛,双侧四肢抽搐及跌倒无法爬起等行为学改变,并于注射后的各个时间点海马内IL-4水平表达均减少,但以24 h时最为显著。结论:单侧海马内注射KA 1 ug可较好的模拟人类颞叶癫痫,且KA注射24 h后海马内IL-4表达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32.
综述近年来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动物模型有饮食失调诱导性模型、药物中毒性模型;细胞模型主要有原代肝细胞模型、肝细胞株L-02模型、肝肿瘤细胞株Hep G2模型。  相似文献   
33.
头痛平颗粒对狗脑血管的影响结果表明:头痛平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给药后狗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头痛平中剂量组可使狗脑血流量有所增加,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给药后狗脑血管阻力表明:头痛平颗粒具有增加犬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从而改善脑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总剂量为54~68Gy,治疗前、后进行血清VEGF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分析VEGF水平在放射治疗中的意义。结果治疗前血清VEGF平均值为(0.589±0.443)pg/L,VEGF水平Ⅰ、Ⅱ、Ⅲ级放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0.9%、72.2%和42.9%(χ2=9.73,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影响食管癌的放射敏感性及放射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5.
常用的留样观察法、加温加速试验法确定中药制剂有效期不够客观。应用药理学方法,利用中药制剂的药效与毒效与时间的关系来确定有效期是比较客观的,为此提出寻找这些关系的途经。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验证非小细胞肺癌(NSCLC)CT确认的计划靶区(PTV)与病理学的"细胞边界"的一致性,为精确放疗提供客观和个体化的依据.方法 47例CT确认可手术的NSCLC患者,CT分期≤Ⅲa,术前CT增强扫描,使用特定的TPS定义原发肿瘤PTV-T和淋巴结PTV-N,术后根据病理确定的"细胞边界"在TPS上重建的相应的临床靶区(CTV)CTV-T和CTV-N,分别计算PTV和CTV体积做比较分析.结果 PTV-T和CTV-T的平均体积分别为124.7ml和122.6ml,说明PTV-T和CTV-T基本一致(t=0.87,P>0.1),但有5例PTV-T<CTV-T,说明外放15mm的"细胞边界"是不够安全的;CT对PTV-N勾划的敏感性为42.3%(41/97)、特异性为95.1%(39/4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CT确认的"细胞边界"即外放15mm是相对边界,局部转移的淋巴结也不完全遵循CT对转移淋巴结的确认标准,精确放疗的靶区设计更应突出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37.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更深层次揭示了细胞分化凋亡与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的有机联系。为中医药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学、客观、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参灵固本丸是由红参、灵芝、熟地、茯苓等十几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38.
补脾健胃颗粒的主要药效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具有补脾益气、健胃消食作用,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补脾健胃颗粒是否有促消化,增加食欲,增加肠蠕动的药理学作用。方法:观察补脾健胃颗粒①对厌食大鼠模型体重、进食量和胃酸、胃蛋白酶的影响;②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试验的影响。结果:补脾健胃颗粒可以增加厌食大鼠模型的体重、进食量,调整胃酸量和胃蛋白酶活性;加快小鼠的小肠推进速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本省、本地区实验动物生理指标数据背景资料,为科学研究和新药安全性评价提供准确、可靠、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普通级、SPF级SD大白鼠(6~8周龄)各60只,雌雄各半,腹主动脉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普通级SD大白鼠的ALT、ALP、CHO、CK雌雄之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SPF级SD大白鼠的ALT、ALP、BUN、CK、GLU、TBIL雌雄之间差异显著(P<0.01);普通级与SPF级SD大白鼠的ALT、ALP、TP、BUN、TBIL、CRE、CHO、CK、AST、ALB、GLU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明普通级与SPF级SD大白鼠的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显著,多数生化指标雌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40.
小儿乐食片是根据本院梁茂新研究员的临床经验方,采用科学提取方法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用于治疗脾失健运小儿厌食症。本试验根据其功能主治,进行了有关的主要药效学研究。1材料1·1药物小儿乐食片,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药化室提供。由陈皮、木香、当归3味中药按3∶2∶2比例组成。按处方取各药材适量,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所得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并加适量辅料压成片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陈皮、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