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7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70以上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的选择与风险程度。方法 对176例患者采用高位多枚圆针、低位多枚圆针、加压滑动鹅头钉、Gamma钉、单臂外固定架5种方法治疗,观察其预后,并比较各组间治疗风险。结果 高位多枚圆针、低位多枚圆针组髋内翻率分别为69.7%、40.0%,主要发生在Ⅲ、Ⅳ型骨折,加压滑动鹅头钉、Gamma钉、单臂外固定架组髋内翻率分别为5.7%、10.0%、13.0%。无术中、术后3个月内死亡。高、低位多枚圆针组因针尾刺痛而不肯活动者发生的并发症比较多,单臂外固定架组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差。结论 加压滑动鹅头钉、Gamma钉方法有固定牢固、防止髋内翻的优点,患者下床早,并发症少,基手术风险与另3种方法相比增加不明显,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单臂外固定架方法可应用于不能使用加压滑动鹅头钉、Gamma钉方法的患者,但应慎用。对70岁以上老年骨折患者需作为一个特殊的、手术高风险人群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肩胛骨外侧入路掌骨1/4管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1年5月,采用肩胛骨外侧入路掌骨1/4管型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6~56岁,中位数33.5岁;左侧11例,右侧9例。Hardegger肩胛骨骨折分型:肩胛体部骨折14例,其中合并肩胛冈骨折4例;肩胛颈部骨折6例。合并肋骨骨折3例,合并锁骨骨折2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1例,合并脊柱骨折2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 h至7 d,中位数3.5 d。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5.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0周,中位数8.5周;参照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3例,良5例,可2例。无钢板断裂、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肩胛骨外侧入路掌骨1/4管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切口小,损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2007年5月到2011年2月共对42例Ⅲ型(Ruedi-Allgower分型)Pilon骨折患者施行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跨踝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9~69岁,平均38岁。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7~25个月,平均14个月。均未发生皮肤坏死或骨不愈合。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旧性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与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金兔 《现代康复》2000,4(4):599-599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7例早,晚期截瘫患者,施行椎管侧、前方减压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C2、C3型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晓民  谢金兔 《中国骨伤》2005,18(2):111-112
AO对胫腓骨远端骨折分为3型3亚型:A型为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B型胫骨远端部分关节面骨折,C型为Pilon骨折即累及关节面的干骺端完全骨折;有3个亚型:C1较少移位,C2关节面明显移位但粉碎程度轻,C3为严重的关节面粉碎骨折和移位。其中C2和C3型骨折因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移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方法。方法:对12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进行早期预防术后并发症,防止患者术后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栓塞、关节感染、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果:123例13月随访,按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方法评定:优58例,良63例,可2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术后并发症,对减少和杜绝并发症发生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成分输血是输血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一血多用、合理输血的一种方法 ,但若使用不当 ,也可发生意外。本文报道 4例因错误地在短时间内输注大量红细胞悬液 (以下简称悬液 ) ,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教训。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 ,男女各 2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4 8岁。 3例多发性骨折、内脏破裂、失血性休克 ,1例结肠癌晚期广泛转移、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1.2 治疗经过  3例创伤病人入院时即有休克 ,给予抗休克治疗 ,以 3∶ 1晶体胶体悬液 ,先晶体液后胶体液的扩充血容量 ,休克纠正后立即手术治疗。当在 4~ 6小时内输入 2…  相似文献   
19.
齿状突是维持环椎和枢椎稳定和正常活动的主要解剖结构,因此齿状突骨折在上颈椎损伤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旦漏诊会造成严重后来。作者统计了本院1997年1月~2001年5月共7例齿状突骨折漏诊病例,并讨论相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谢金兔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1):873-874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式的选择与风险程度。方法 分别采用高位多枚圆针(A组)、低位多枚围针(B组)、加压滑动鹅头钉(C组)、Gamma钉(D组)、单臂外固定架手术和牵引(E组)5种方法治疗176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结果 A、B组髋内翻率在70%、40%,主要发生在Ⅲ、Ⅳ型,其余3组分别为5.7%、10%及13%。术中、术后3个月内无死亡。A、B组因针尾刺痛而影响活动发生的并发症比较多。E组骨折愈合较快,但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差。结论 C、D组方法固定牢固、髋内翻发生率少,下床早,并发症少,是首选方法,其风险与另3种方法相比无明显增加。如患者不能使用C、D组方法,可用E组的方法,但因其有阻碍膝关节的活动和增加老人心理压力的弊病,应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