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正> 头孢菌素类药物中聚合物的多少是影响该类药物致敏性的关键因素。中国药典2000年版新增了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中聚合物的检测,其方法规定使用柱色谱法及玻璃色谱柱。应用该方法,实验中色谱体系平衡困难,样品分析时间长且重现性不好。我们藉此自制了不锈钢色谱柱,与HPLC系统连接,并对分析方法适当调整,节省了系统平衡及样品分析时间,分析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2.
黄芪多糖佐剂对脾脏NK细胞及NKT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脾脏NK细胞及NKT细胞在黄芪多糖(APS)发挥免疫佐剂功能的作用。方法使用鸡卵白蛋白(OVA)与APS经皮下免疫C57BL/6小鼠3次。末次免疫7~14d,取血清,使用ELISA观察OVA特异性抗体的含量;分离脾脏淋巴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和NKT细胞的百分比含量;使用PMA和Ionimycin刺激淋巴细胞,使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的方法检测IFN-γ和IL-4的分泌情况。结果 APS组小鼠OVA特异性抗体含量明显高于OVA组小鼠(P〈0.05),但小鼠脾脏内NK和NKT细胞的百分比含量与OVA组和正常小鼠差别不大(P〉0.05)。经PI刺激以后,APS组小鼠脾脏内NK细胞中IL-4+细胞明显高于OVA组和正常组(P〈0.05),且IFN-γ+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虽然经过PI刺激以后,APS组小鼠脾脏内NKT细胞中IL-4+细胞升高不明显,但是IFN-γ+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结论 APS可以通过调节NK和NKT细胞的功能来促进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3.
目的研究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与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妇科病例资料,其中正常生育50例为正常生育组,自然流产77例(自然流产组),其中URSA组32例,偶发性自然流产组45例。检测抗磷脂综合征抗体三项(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心磷脂IgM、抗心磷脂IgG)、抗核抗体二项(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将自然流产组妊娠组织物排出后,切片做常规病理诊断,分析各组结果的差异。结果正常生育组与自然流产组间抗心磷脂IgM、抗心磷脂IgG、D-Dimer、FD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生育组与复发性流产组抗β2-糖蛋白1抗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HCY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偶发性自然流产组与URSA组抗心磷脂I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心磷脂IgM、抗核抗体二项、HCY、D-Dimer、FDP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偶发性自然流产组妊娠组织物的微小血栓分别为71.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A组检测PTS的相关指标包括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心磷脂IgM、抗心磷脂IgG、FDP均与正常生育组有明显差异,抗心磷脂IgG、妊娠组织物血栓的概率与偶发自然流产组有明显差异。排除内分泌激素或染色体等异常的URSA组的发生和PTS有关,PTS导致流产的机制有可能为妊娠组织物微小血栓形成。PTS导致复发性流产,对复发性流产,特别是对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诊治提供更确实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4.
广州医科大学通过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体,以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大学生课余创新性实验为支撑,以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操作实验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重要教学手段,同时结合基于智能模拟人系统开设的"模拟机能实验学"选修课和青少年医学科普教育活动,对机能实验学进行了改革。问卷调查显示,改革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研素养以及临床和...  相似文献   
165.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病理复杂的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的主要诱因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是具有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和能促血管生成、具有分泌和旁分泌作用的固有能力细胞,其在血管修复、内皮功能维持、血管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肾虚是AS的发生重要因素,痰瘀互结是其发生的关键环节。中医学认为EPCs这种极具“干性”的血管前体细胞,属于中医学“精”的范畴,与肾密切相关。肾实,则精充,“精”化源不绝,才能保证EPCs有效参与内皮修复的数量与质量,并维持血管功能稳态。本文以EPCs为切入点,强调临床应重视肾与AS的关系,合理运用“补肾化痰祛瘀”中药干预,抑制AS的发展,为中医临床“从肾论治”AS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