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米托蒽醌(MTZ)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中的作用特点。方法 50例CD34^ 抗原高表达的ALL上,随机选择二种化疗方案(CPMP,CODP)。联合化疗1个疗程后分别比较CR率、骨髓抑制及其他毒副作用;同时将骨髓白血病细胞体外培养72h。进行药物杀伤效应实验。分别比较MTZ、柔红霉素(DNR)在体外对ALL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抑制作用。结果 CD34抗原高表达的ALL中,以MTZ为主的COMP方案的1个疗程缓解率为92.6%。比CODP方案高27.4%。体外白血病细胞培养加药物抑制试验结果显示,MTZ对分化较早阶段的CD34^ ALL细胞的抑制显著高于DNR。结论 MTZ对ALL具有较强的抗白血病活性,临床骨髓抑制明显。上述特点可能与其主要作用于白血病细胞的分化较早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血清维生素B12(VitB12)的水平与急性白血病不同类型、不同疾病阶段的关联。方法:收集140例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95例、急性杂合型白血病(hybrid acute leukemia,HAL)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43例,分成3组:初治组63例、第1次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组(CR1组)57例以及复发组2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VitB12的水平。结果:初治组中,血清VitB12水平的升高主要见于AML患者,尤其是M3患者。AML初治患者中血清VitB12水平升高者显著多于CR1的AML患者(P〈0.01);AML复发患者中血清VitB12水平升高者也显著多于CR1组的AML患者(P〈0.01)。ALL初治患者与CRI患者相比,血清VitB12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LL复发患者的血清VitB12水平升高者显著多于CR1的ALL患者(P〈0.01)。结论:VitB12是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指标之一,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血清VitB12水平的动态变化,血清VitB12水平的升高与疾病活动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3.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作用受体,EPOR广泛分布在机体多种细胞表面,EPOR保证了EPO多效性作用的发挥。本文综述了EPOR的结构及生物学作用、EPOR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EPOR在肾脏领域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74.
体外扩增的脐血细胞移植于BALB/C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体外扩增的脐血造血细胞对小鼠造血重建功能的影响 ,寻求脐血用于成人移植的可行方法。方法 将经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后的BALB/C小鼠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A组 :每只移植 2 .5× 10 6个新鲜脐血细胞 ;B组 :每只分别移植 1.2 5× 10 6个新鲜脐血细胞和 1.2 5×10 6个扩增培养 1周的脐血细胞 ;C组 :每只移植 2 .5× 10 6个扩增培养 1周的脐血细胞 ;D组 :每只仅输注 0 .5ml生理盐水。比较各组造血重建的差别。结果 在脐血细胞移植后第 13d ,A组存活 5只(5 0 % ) ,B组 8只 (80 % ) ,C组 6只 (6 0 % ) ,D组全部死亡。B组小鼠的死亡率最低。脐血细胞移植后 14d ,小鼠的WBC已开始回升 ,B组与C组的恢复明显较A组快 ,P <0 .0 5。结论 混合移植新鲜的和体外培养 1周的脐血造血细胞 ,可能是脐血移植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75.
宣旻  谢晓宝  邱国强 《医学综述》2005,11(10):878-881
正常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有病原体或是肿瘤细胞出现时能够有效地产生免疫应答,同时对其自身组织抗原产生免疫耐受,以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免疫耐受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机制,它包括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近几年来,人们发现在T细胞中存在着一种特殊作用的调节细胞,即CD4^+CD25^+调节性T细胞,它能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免疫反应,在主动诱导外周免疫耐受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是同时具有免疫低反应性和免疫抑制性功能两大特征的T细胞.研究证实,CD4+ CD25+ Tr在抑制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及GVHD是抗原特异性的,因此,应用器官特异性而不是多克隆性的Tr将大大促进以Tr为基础的免疫治疗.而具有调节活性的CD4+ CD25+ Tr仅占人类外周血CIM+ T细胞的1%~2%,因此,研究体外大量扩增的方法 对于以Tr基础的治疗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DC)作为机体强有力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可以扩增具有抗原特异性的CD4+ CD25+ Tr且能增加后者的抑制活性,这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GVHD提供了新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77.
翁开枝  谢晓宝  许文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24(3):287-288,F0003,F0004
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克隆性疾病,由于大部分分化相对成熟的白血病细胞具有很有限的增殖能力,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白血病克隆是由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克隆维持的,LSC是AML发生发展的根源,通过对LSC的深入研究为AML细胞群的组成,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就LSC的分子调控及其相关的潜在特异性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D)在急性白血病(A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和急变期(CML-BC)患者及白血病细胞株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9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79例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5例 CML-BC 患者、5例 CML-CP 患者和白血病细胞株 NB4、THP-1、KG-1、Raji、K562中 AID mRNA 的表达,以16名健康供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结果89例 ALL 患者和79例 AML 患者 AID mRNA的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3.785(0.006~7463.175)、1.812(0.005~69.107),健康对照组 AID mRNA 的表达水平为1.483(0.146~4.707)。 ALL、B-ALL、伯基特型白血病、Raji 细胞株和 M4的 AID mRNA 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 M3、NB4和 KG-1细胞株的 AID mRNA 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K562细胞株的 AID mRNA 表达水平较 CML-CP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CML-BC、CML 淋系急性变(CML-LBC)和 CML 髓系急性变(CML-MBC)患者的 AID mRNA 表达水平也高于 CML-CP 患者。结论 AID 在 B-ALL、伯基特型白血病、M4中呈高水平,在 M3和 KG-1细胞株中呈低表达,在 CML-BC 中出现表达水平的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highCD127lowT调节性T细胞(Tregs)及TGF-β在不同病程阶段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患者血清TGF-β水平是否与CD4+CD25+/highCD127lowTregs具有相关性。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MM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的比例并分析比较。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1)化疗后组CD4+CD25+CD127low、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的比例均显高于初诊组及正常对照组;初诊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D4+CD25+CD127lowT细胞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其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化疗后稳定期CD4+CD25+CD127lowT细胞与活动期没有差异,但其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明显低于活动期。(3)MM各组TGF-β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但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4)TGF-β与CD4+CD25+CD127^low、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的表达水平均不成相关性。结论: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MM患者外周血中比例明显升高,且化疗及疾病进展程度可能影响其在外周血的比例。TGF-β可能不是导致其比例增加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0.
我们应用基因重组人白介素 4 (rhIL 4 ) ,基因重组人粒 /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联合培养体系自健康志愿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DC ,使其负载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细胞冻融抗原 ,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 (CTL) ,观察负载AML细胞冻融抗原后DC的状态对所激发的T淋巴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及CTL对AML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我们发现负载AML冻融抗原后DC的CD1a、CD83、CD86、CD11C、HLA DR表达率为较培养前明显增高 (P <0 .0 1) ,且负载AML冻融抗原的DC诱导的CTL中CD3 CD8 T细胞比例 ,较诱导前明显增高 (P <0 .0 1) ,而负载AML细胞冻融抗原的DC诱导CTL对AML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明显强于加或不加IL 2培养的T细胞对照组 (P <0 .0 1) ,而对K5 6 2细胞无明显的杀伤活性。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认为经rhGM CSF ,rhIL 4培养产生的DC为CD14CD1a DC ,能诱导CTL对AML细胞产生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另外 ,负载AML细胞冻融抗原DC诱导的CTL中CD3 CD8 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提示CD8 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