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在各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218 例不同型别的肝炎病人血清进行TTV-DNA检测。结果:218 例不同肝炎病人中共检出72 例TTV-DNA阳性血清,总检出率为33.0%,不同民族、性别间TTV-DNA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排除非甲非戊型肝炎单纯转氨酶增高病人中TTV-DNA阳性率为53.9%,而在明确诊断为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人中TTV-DNA阳性率为26.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P<0.05)。结论:各型肝炎患者中存在TTV感染,非甲非戊型肝炎单纯转氨酶增高病人中TTV感染率明显高于明确病原肝炎病人。TTV感染与肝炎有关,可能是原因不明肝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
抗泡球蚴重组Em18抗原多克隆抗体的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抗泡球蚴18(Em18)抗原多克隆抗体,纯化并鉴定.方法:表达并纯化rEm18-GST蛋白.用纯化后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抗rEm18-GST的多克隆抗体IgG,采用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进一步纯化抗体,获得抗Em18特异性多克隆抗体IgG,用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免疫制备获得兔抗rEm18-GST抗体,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抗体滴度不断升高,于第10周达到最高.ELISA检测抗体效价为1∶51 200.Western blot及ELISA法鉴定表明Em18-GST抗体去除了与GST的交叉反应.结论:获得了去除与GST交叉反应的抗Em18多克隆抗体,为进行噬菌体肽库筛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 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将80只实验动物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金三莪预防组、中药复方预防组、中药金三莪治疗组、中药复方低剂量治疗组、中药复方中剂量治疗组、中药复方高剂量治疗组.以40%四氯化碳石蜡油作为腹腔造模剂进行腹腔造模,预防组从造模之日起给予中药复方和中药金三莪治疗,治疗组从造模4 w起给予中药复方和中药金三莪治疗.病理切片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的变化情况. 结果 经过预防和治疗之后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结论 该中药复方可能通过抗炎、保肝等综合作用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报告1例系统性马拉色菌感染。患者男,45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全身关节疼痛,躯干和四肢出现红斑结节及双肺纵隔病变,从患者的皮损组织、前列腺液分离并鉴定出马拉色菌。诊断为系统性马拉色菌感染。采用泼尼松,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蒜氨酸+蒜酶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环磷酰胺造模法制作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给药10 d,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溶血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血清IL-2含量,观察蒜氨酸+蒜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蒜氨酸+蒜酶在中、高剂量可明显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也可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高剂量可提高血清IL-2含量.结论 蒜氨酸+蒜酶对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本文探讨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汉民族健康成人的肠道正常菌群数的平均值。结果表明维、汉二者八种菌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沿海城市正常成人相比较厌氧菌量明显增高(p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鼻炎清颗粒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AR)后鼻粘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和细胞因子水平,探讨该药治疗AR的部分免疫学机制。方珐:用卵清白蛋白、氢氧化铝、百白破疫苗联合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将鼻炎清颗粒灌胃给药2周后,观察鼻粘膜组织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FN-r水平。结果:鼻炎清颗粒治疗组中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血清IL-4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IFN-r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观察发现,模型组鼻粘膜上皮细胞脱落、水肿、血管扩张、腺体增生,固有层内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用药组中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鼻炎清颗粒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的细胞因子网络并抑制炎症细胞在鼻粘膜的汇集,防止其脱颗粒。对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在检查丙肝病毒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42例正常人及87例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另外,将感染者分为3组,即A组(抗-HCV-Ab(-),HCV-RNA(+)),B组(抗-HCV-Ab(+),HCV-RNA(-)),C组(抗-HCV-Ab(+),HCV-RNA(+))。结果:87例感染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较正常人都明显增高P<0.001),所有组的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也与正常人差异显著(P<0.01)。不同组彼此间比较sIL-2R和TNF-α水平,除A组与C组外,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间都有显著差异(P<0.001~0.05)。结论:对sIL-2R和TNF-α水平的检测可作为丙型肝炎辅助化验检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9.
肝包虫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8例肝包虫病患者和41例健康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sIL-2R)。结果:健康人血清slL-2R平均值为239.2±81.1U/ml,肝包虫病患者血清sIL-2R平均值为770.8±369.7U/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sIL-2R水平的增高与肝包虫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偶联印迹杂交和酶联放大技术(PCR-BHEL)在检测血液传染性病毒中的优越性。方法:采用PCR-BHEL检测129例抗-HCV阳性和45例抗-HCV阴性的血清标本,并将该项技术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CR-BHEL检测129例抗-HCV阳性标本的HCV RNA检出率为78.29%,45例阴性标本的HCV RNA检出率为6.67%;采用RT-PCR检测的HCV RNA检出率分别为62.02%和2.22%。PCR-BHEL技术对HCVRNA的检出率高于RT-PCR,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CR-BHEL较RT-PCR技术的灵敏度高,能够有效地提高HCV RNA的检出率,可推广应用于其他传染性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