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目的:研究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面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面部粉碎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联合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术治疗,联合组给予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以及恢复...  相似文献   
52.
研究表明,乳腺癌的转移与癌周微淋巴管的形成有关,且认为微淋巴管的形成是一多因子、多网络参与调节的复杂过程.在影响其调控的诸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起着关键的作用,前列腺素内源性过氧化物合成酶和一氧化氮在调控的过程中能起到促进VEGF生成的作用,另外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及胸苷磷酸化酶也被证实影响着微淋巴管的形成.各因子在微淋巴管的形成过程中互相影响,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颗粒包埋法、单点匀浆注射法、多点匀浆注射法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在甲状腺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中的运用。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99例,手术方案为甲状腺全切及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后行1枚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其中颗粒包埋法35例,单点匀浆注射法31例,多点匀浆注射法33例,对入组病人术前、术后1天、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血钙及PTH值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3组血钙及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多点匀浆注射组较其他2组血钙及PTH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匀浆注射法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安全可靠,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54.
55.
纤维化是肺、心脏、肝脏、肾脏、皮肤等器官、组织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的现象,长期纤维化可导致器官、组织功能减退,甚至出现功能衰竭.细胞自噬参与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在维持细胞正常表型和功能中起关键作用,但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较少.本文就细胞自噬、线粒体自噬、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前患者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与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2例行介入治疗的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于通知手术13的当天和手术前1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研究组术前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做心理干预;对调查结果进行组间和组内前后比较。结果两组第1次评定无显著性差异(t=2.02,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差异极显著(t=5.23,P〈0.01);对照组前后2次评定无显著性差异(t=2.04,P〉0.05);研究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第2次评定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4.43,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增强心脏介入术患者的自信心,消除或减轻焦虑情绪,保证介入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7.
男性患儿,8岁,汉族。因”右侧下颌无痛性包块隆起1月余”于2012年10月29日入院。缘于患儿1月前无意中触及右侧下颌一隆起包块,无疼痛等不适。患儿家长未在意,未行特殊治疗。1个月来右下颌包块逐渐隆起,明显影响外观。2d前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行CT下颌骨平扫示:右侧下颌体部骨质吸收病灶。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求诊,门诊查体后以”右侧下颌骨肿物性质待查”收住院。  相似文献   
58.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人工关节头在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治疗中进行关节重建的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8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6例(10侧)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进行人工关节头关节重建。对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例均采用人工关节头置换恢复颞下颌关节,术后患者张口度恢复理想。结论:人工关节头置换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具有可行性,并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进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可行性。方法32例Allen’s试验阴性病例作为A组行经桡动脉CAG,与同期B组38例经股动脉CAG在手术及并发症方面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穿刺插管成功率无差异,但在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对比,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经桡动脉CAG是一种冠脉介入检查的新途径,具有患者痛苦小、出血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开展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0.
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志亮  曹兰菊  毛巧玲  李培菊 《临床荟萃》2005,20(23):1349-1350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介入治疗技术,弥补了经股动脉CAG的不足,在国内大、中型医院已较广泛应用,但在基层医院开展较少,我院新近共完成经桡动脉CAG 32例,且与经股动脉CAG进行了比较,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