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0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许建阳  李静 《家庭医药》2006,(11):46-46
肢体伤残、瘫痪、老年人腿脚病痛……如果没有轮椅,这些人往往只能枯坐在家,世界对于他们来说也渐渐萎缩成一个封闭的小房间。对于行动不便者来说,轮椅就像双腿的延伸,使他们能够“走”出去,感受阳光,感受世界的精彩。因此,选好轮椅,用好轮椅,能有效提高行动不便者的生活质量,对其身心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2.
背景了解枪伤后冲击力对犬肺脏病理学的改变,有助于改进对其处置的方法或手段,或许可减轻伤后对肺功能的损害.目的探讨枪伤后犬肺脏组织的功能和病理学的改变.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实验研究.单位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材料实验于2003-06/12在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完成,选取成年健康杂种犬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6.33±0.58)kg,犬龄8~12个月,由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军)2002-001,在温度22~23℃,湿度74%~80%下自由饮水,取食.方法给成年健康家犬采用81式自动步枪,口径7.62 mm,560式子弹,选取家犬左后肢肌肉丰厚处,避开大血管和骨组织,射击距离5 m,射击后立即止血包扎,6 h后进行肺脏的病理学检查.主要观察指标观察肺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肢体枪伤后肺组织主要表现为肺泡萎陷,含气量减少伴炎细胞浸润,肺水肿,小血管充血等. 结论肢体枪伤后肺部损伤明显,其作用机制与应激、局部周围组织炎性反应和远达效应有关.伤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是影响脑、肺微循环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伤后早期血液流变性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低切变率时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加,其变化均在伤后早期6 h达高峰.由于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增加,可能会使红细胞瘀积,脑、肺微小血管发生栓塞而引起脑、肺微循环改变;另一方面,伤后局部组织损伤严重,全身应激反应强烈,应激激素和某些生物活性小分子物质(如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等)分泌释放增加,可刺激脑、肺微小血管,使其舒缩功能发生紊乱.致伤后,动物脑组织血流量明显减少,脑、肺微血管扩张,管径增大,可导致脑、肺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可能引起脑、肺组织水肿,引起肺功能低下.因此对肢体火器伤,除了处理局部损伤,还应注意保护脑、肺脏及其他重要器官,为改善枪伤后脑、肺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以时间簇方法分析针刺合谷穴(LI4)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规律,探索脑功能成像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方法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10名右利手健康自愿者进行针刺合谷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用时间簇分析方法对得到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针刺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规律.结果9例样本时间簇分析的平均结果显示在进针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峰,表示中枢神经系统对针灸刺激有了反应;第二个明显的峰出现在拔针后,对应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结束也有明显的反应.2个单个样本的时间簇结果显示每个样本脑活动第一个峰出现在进针后,第二个峰出现在拔针后;在每个人拔针后,还会不规律的出现若干小的峰.结论针灸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个体和平均结果比较一致,拔针后脑活动仍然出现了兴奋或者抑制.时间簇分析算法可以给出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反应的时间曲线,用于研究针灸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时间特性.根据不同脑区被针刺激活的时间差异,进而研究这些脑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针刺合谷穴对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合谷穴引起的脑功能的即刻效应和后效应(时间变化规律).方法 用改进时间簇分析(MTCA)方法对针刺合谷穴功能磁共振成像(fMRl)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针刺后脑功能变化的时间和趋势.结果 针刺合谷穴引起脑功能的变化,MTCA方法得到针灸过程中脑功能变化的时间曲线.结论 针刺合谷穴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具有时间特性。  相似文献   
85.
患者女,18岁,某医院护士,2003年3月25日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有密切接触,4月1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咳嗽、轻度胸闷,4月6日入院。4月21日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呈网状,双肺透亮度稍降低,双肺中下野可见絮状影,诊断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治疗:甲泼尼龙160mg/d共12d,320mg/d1d160mg/d5d,80mg/d4d,40mg/d3d,20mg/d5d,疗程30d。头孢曲松2.0g/d、左氧氟沙星0.2g/d静脉滴注共22d。利巴韦林0.9g/d,共用7d。5月7日后体温在36.4℃~37.2℃之间。5月7日自觉腹部脐右侧轻度瘙痒和疼痛,同时发现该部位出现散在的小丘疹,面积约4cm×6cm…  相似文献   
86.
许建阳 《健康》2011,(12):35-35
一个人的性格能判断其健康状况吗?答案是"能",而且性格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的健康.人的个性受到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的双重影响.不同的个性能映射出不同疾病.虽然人们不能绝对对号入座,但它至少能提醒我们身边存在的健康隐患.  相似文献   
87.
目前,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存在各种假说,包括氧化应激与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线粒体功能异常、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神经炎症机制、基因与环境影响因素、一氧化氮毒性作用和凋亡等。本文就帕金森病的氧化应激、环境影响因素、神经炎症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89.
吴茱萸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温里药吴茱萸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到目前为止,已经从吴茱萸中分离得到吴茱茛生物碱、柠檬苦素、黄酮、氨基酸、甾体和脂肪酸等100多种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主要成分为14个吲哚类生物碱、16个喹诺酮类生物碱、11种苦味素。吴茱萸为温中止痛的必务药,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以有口腔溃疡等疑人杂病,疗效显。本将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吴茱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产物。灸法的起源,据推测是在人类知道利用火以后,人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时,可能因偶尔不慎被火烧灼,而减轻或治愈了某些疾病或烧灼腹部缓解了腹部的寒痛以及胀满等症状,于是便主动用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由此产生了灸法。关于灸法产生的大致年代,目前仍未有明确的答案。本文就灸法的起源问题作一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