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医药卫生   369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目的探讨石氏中药熏蒸联合单穴电针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患者采用石氏中药熏蒸联合单穴电针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和甲钴胺片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氏中药熏蒸联合单穴电针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下的三级预防护理干预对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初诊病人的影响。[方法]将80例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人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心理指导,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纽曼系统模式下的三级预防干预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和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的遵医行为(按时服药除外)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纽曼系统模式应用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初诊病人中可有效帮助病人提高自我应对能力和遵医行为,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至12周。比较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 Barthel指数(MBI)及生存质量评分(SS-QOL)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 MBI及SS-QOL评分的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 MBI及SS-QOL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12周时,2组患者的FMA、 MBI及SS-QOL评分也均较基线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手段,作用效果持续,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组。  相似文献   
94.
詹琤琤 《北方药学》2015,(2):91+193
目的:揭示复方茯苓汤不同组方配伍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氟苯制备ACD小鼠模型,观察不同组方的中药对ACD小鼠血清中IFN-γ、IL-4、IL-10水平的影响。结果:全方组、5味药组、氢化可的松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对ACD小鼠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初步确定复方茯苓汤的主要药效成分来源于茯苓、当归、栀子、赤芍和甘草5味中药。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心胸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探讨心胸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6月在医院心胸外科4 25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胸外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胸外科4 252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4例,感染为4.80%;医院感染率从2005年的6.90%下降至2013年的3.92%,随时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呼吸道感染最高,共118例占57.8%;医院感染病原菌前3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7.40%、19.86%和12.3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联用、伴有基础疾病、有侵入性操作是心胸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胸外科住院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2例肝硬化患者及68例健康者的Tch、ChE及TBA水平。结果肝硬化组Tch、Ch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ch、ChE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中最低,TBA在C级中最高,与A级和B级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Tch、ChE、TBA能较准确地提示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判断肝硬化病情,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组织切除量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膀胱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96.2±8.7)min、住院时间(6.3±2.2)d短于对照组的(113.5±8.9)min、(9.2±3.1)d,术中出血量(163.6±9.3)ml少于对照组的(189.5±12.5)ml,腺体组织切除量(57.4±3.5)g大于对照组的(44.3±3.5)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PSA、PVR、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 PVR少于对照组, Qmax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切确,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8.
摘要:规范化开展药械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是药物流行病学评价医疗产品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整合现有系统综述制作指南关于安全性评价的制定步骤和方法建议的基础上,同时借鉴观察性研究系统综述的方法学,提出了制作药械安全性研究系统综述的建议步骤。从组建多学科团队、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方案、文献检索及筛选、评估偏倚风险到统计分析,为研究人员如何开展和分析这类综述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三维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采集与分析手法运动数据,归纳肩、肘、膝和踝关节运动特点。方法:由1位施术者在头部、躯干、左右肩峰、肘关节内外侧、腕关节内外侧、前臂外侧、上臂外侧、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股骨大转子、胫骨结节、内外侧膝、腓骨小头、内外侧踝、足跟、双侧大腿、小腿胫骨外侧以及第1、2、5跖骨头、粘贴光标,对1位受试者完成1次颈椎“骨错缝、筋出槽”治疗的右手手法操作周期,重复5次,对施术者右侧肩、肘、膝和踝关节运动轨迹进行捕捉、记录、计算和分析。结果:手法操作过程中4个关节运动轨迹的趋势一致,其中肘关节的离散度最为明显。肩关节和肘关节的三维活动度明显,而膝关节和踝关节相对较小,然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明显大于旋转和侧弯活动。结论:石氏伤科颈椎整复手法的上肢关节灵活性较高,而下肢关节的稳定性是重要保证,其中同侧膝关节通过屈伸活动来辅助上肢发力;红外线三维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建立的手法模型可以为教学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0.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升高等,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不难诊断,加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可使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达到71%~98%[1].但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可因为阑尾位置不同、年龄差异、炎症的波及、内脏神经定位差等因素出现不典型的临床表现,难以明确诊断.而慢性阑尾炎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确诊多较困难.对于上述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的患者,直接选择手术探查,无疑是对患者巨大的伤害.近年来,结肠镜检查对阑尾炎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收集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的急慢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对其术前结肠镜及其它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肠镜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