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啶对高血压病人甲状腺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行单侧甲状腺手术的高血压病人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眯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双通道靶控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右美托咪啶组于麻醉前15min泵注右美托眯啶1μ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给药前(T0)、手术切皮(T1)、剥离甲状腺上极(T2)、手术结束(T3)时两组病人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术毕病人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RAMSAY评分。结果T1、T2、T3时右美托咪啶组HR、M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7.04~20.32,P〈0.05);右美托咪啶组T0、T1、T2、T3时HR、MAP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7.27、245.10,q=3.15~36.62,P〈0.05);右美托咪啶组拔管时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8.902,P〈0.0);两组苏醒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泵注右美托咪啶有利于高血压病人甲状腺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稳定,不影响苏醒和拔管时间,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止血带对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止血带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大白兔20只,止血带应用时间为3h。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和释放止血带后2min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粘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积指数、变形指数及刚性指数、K值方程;以止血带充气前指标作为。于松止血带后5min取腓肠肌标本观察微血管超微结构。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应用止血带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升高(P<0.05或0.01),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上升,变形指数下降(P<0.05),K值方程,纤维蛋白原均增高(P<0.05或0.01),血球压积无显著性变化(P>0.05),透射电镜下见微血管内皮细胞轻度肿胀,血管内颗粒物浓聚,但无血栓形成。结论 长时间应用止血带后血液处于高粘带状态,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 观察在乳腺癌根治术中,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心血管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ASAⅠ~Ⅱ级择期拟行单侧乳腺改良根治病人50 例, 随机分成两组: P 组(帕瑞昔布) 和C 组( 对照) 各25例; 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在诱导前10 min, P组给予帕瑞昔布40 mg 静脉注射作为超前镇痛, C 组则给予等量( 4 mL) 生理盐水。记录入室后静卧5 min(T0,基础值)、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C组注射生理盐水后(T1)、插管前即刻(T2)、手术切皮时(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数值,术毕病人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术后0.5、2、4和24 h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与C组比较, P组在T3~T4时间点的MAP、HR数值较C组低(P<0.05);P组在术后0.5、2、4和24 h VAS评分较C组低(P<0.05)。P组的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要明显低于C组;两组病人术毕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帕瑞昔布纳超前镇痛可产生明显的术后镇痛作用,有效抑制手术刺激诱发的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0.5、2、4和24 h VAS评分,不增加术毕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34.
年龄对异丙酚意识抑制作用量效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 ,异丙酚复合或单独应用 ,其药效的敏感性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1 2 ] ,本研究拟评价年龄因素对异丙酚意识抑制作用量效关系的影响。方 法 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72例 ,ASAI~II级 ,年龄在 2 5~ 35岁(年轻组 ,40例 )和 6 0~ 6 8岁 (老年组 ,32例 ) ,每个年龄组的患者 ,随机分成 5个亚组 :A ,B ,C ,D及E组 ,采用双盲法 ,分别静注不同的负荷剂量后 ,采用微量泵 (Graseby 930 0 )对每一亚组分别按顺序静脉输注三种不同速率的异丙酚 ,各亚组静脉输注速率依次递增 ,使异丙酚的稳态血药浓度分别达到清醒、深度镇静…  相似文献   
35.
20例巨大肝脏肿瘤患儿,经积极的术前准备后,以羟丁酸钠、氯胺酮、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丙泊酚等行全身麻醉,之后以0.8%~1%利多卡因和0.125%~0.2%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复合液1.0~1.2 ml/kg行单次骶管阻滞或连续硬膜外阻滞。所有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无围麻醉期死亡病者和严重麻醉并发症;术中出现不同程度低体温,但全麻复合椎管内阻滞息儿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单纯全麻息儿。认为实施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术时采用全身麻醉复合椎管内阻滞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低温、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苏醒延迟以及术野渗血等仍是麻醉恢复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评价尼可地尔预先给药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仅在左冠状动脉旋支中点穿线;I/R组、尼可地尔组(N组)和尼可地尔+5-羟葵酸组(N+5-HD组)均进行心肌缺血30 min.N组和N+5-HD组缺血前10 min静脉注射尼可地尔100μg/kg负荷量,随后以10μg·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缺血前即刻;N+5-HD组在缺血前20 min静脉注射线粒体ATP敏感性K+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5 mg/kg.再灌注120 min时,取心肌组织,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心肌Bcl-2、Bax和细胞色素c(Cyt c)表达水平,计算Bcl-2和Bax表达的比值(Bcl-2/Bax).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3组线粒体膜电位、Bcl-2/Bax降低,Cyt c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N组线粒体膜电位、Bcl-2/Bax升高,Cyt c表达下调(P<0.05).N组线粒体损伤程度轻于I/R组.5-羟葵酸可逆转尼可地尔导致的上述改变.结论 尼可地尔预先给药可保护线粒体膜电位,减少Cyt c易位至胞浆,从而抑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K+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硝普钠(SNP)诱导的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对脊柱手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腰椎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成年病人,随机分为正常血压组(C组)、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组(D1组)、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组(D2组)。C组不予处理,D1组和D2组均在手术开始后持续输注SNP,使平均动脉压(MAP)在30min内达目标血压(D1组:7.33~8.00kPa,D2组:6.00~6.67kPa)。分别在控制性降压前10min、达目标血压时、达目标血压后60min、开始复压时、手术结束时、术后24h、术后48h等时间点采血,检测并计算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脑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及动-静脉血乳酸浓度差(LAC(jv-a))等的变化,观察控制性降压对脑氧代谢的影响。结果与C组相比,应用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及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后,病人SjvO2、Da-jvO2、CERO2、LAC(jv-a)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应用SNP诱导的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对病人的脑氧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9.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舒芬太尼、哌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K组诱导后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继以50 μg/(kg·min)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桡动脉和右颈内静脉置管监测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并经右颈内静脉逆行置管至颈静脉球部以采集血液标本.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CPB后20 min(T2)、CPB结束(T3)、术毕(T4)、术后24 h(T5)抽取动脉血及颈静脉球部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脑氧摄取率(ERO2),并测定颈静脉球血S100β蛋白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K组脑ERO2在T2-4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与T1比较,两组S100β蛋白浓度在T2-5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K组S100β蛋白在T2-5各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氯胺酮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麻醉深度指标,研究持续静脉输注硫酸镁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及病人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硫酸镁小剂量组(M1组)和硫酸镁大剂量组(M2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诱导时3组丙泊酚的初始靶浓度均设为2.0mg/L,M1组、M2组在气管内插管前分别静注硫酸镁15、25mg·kg^-1,术中分别持续静脉输注硫酸镁6、9mg·kg^-1·h^-1,根据BIS值变化调节丙泊酚靶浓度,使BIS值维持在45~55。记录诱导前、插管前和后、切皮前和后、术中30及60min、术毕等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及丙泊酚靶浓度的变化。结果P组术中各时点及全程平均丙泊酚有效靶浓度均显著高于M1组和M2组(F=11.21~26.32.q=4.96~9.11,P〈0.01);P组丙泊酚用量显著高于M1组和M2组(F=105.82,q=15.01、19.69,P〈0.01).M1组高于M2组(q=4.68,P〈0.05)。气管内插管后M1组和M2组MAP、HR低于P组(F=5.04、3.66,q=1.39~4.22,P〈0.05),且较为稳定;手术全程中M1组和M2组的MAP、HR控制较为理想,在多个时间点低于P组(F=3.27~8.80,q=3.10~5.53,P〈0.05),而M1、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3组血清镁离子浓度均在安全范围内。结论持续静脉输注硫酸镁可以降低丙泊酚的有效靶浓度,减少丙泊酚用量,维持术中相关参数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