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后路单纯关节突融合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选择胸腰段外伤性爆裂性骨折病例共68例,男47例,女21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组(N=36例);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单纯关节突融合组(N=32例);伤椎临近上下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1.8±5.8)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前后及随访时伤椎术后矫正率、随访的远期丢失率、融合率,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可见单纯关节突融合组在术后伤椎矫正率、随访的远期丢失率和融合率方面与传统后外侧融合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疼痛方面优于传统后外侧融合组。[结论]后路单纯小关节突融合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对于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达到较好的脊柱稳定及脊柱融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骨水泥渗漏特点.方法 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plasty,PVP)治疗的单椎体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OVBF)患者107例.采用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椎体前缘及中柱压缩比描述椎体高度,统计术后出现骨水泥渗漏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类型及渗漏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VAS 评分术后3d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及术后3天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及中柱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骨水泥总体渗漏率61.7%,所有渗漏均为无症状渗漏.无骨水泥通过椎体后壁破损的皮质发生渗漏.结论 PVP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相对于椎体后壁破损的皮质,骨水泥更易通过椎基静脉孔及与椎基静脉相通的椎旁静脉发生渗漏.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SjIR3核酸疫苗诱导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效果。 方法 用SjIR3的特异引物构建疫苗SjIR3/pC。5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 B组(空质粒组)和C组(实验组)分别肌注生理盐水(100 μl)、pcDNA3.0和SjIR3/pC(各50 μg),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于每次免疫前和感染前尾静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IgG抗体水平。末次免疫后2周,各组剖杀其中6只小鼠取脾细胞,分别用ConA或rSjIR3重组蛋白诱导,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各组余下小鼠分别经腹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45 d后宰杀,观察实验组小鼠的减虫率和肝减卵率。 结果 ELISA结果显示,A组与B组IgG抗体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C组于末次免疫后2周(攻击感染前)IgG抗体水平最高为0.78±0.05,且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免疫后,实验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分别在ConA或rSjIR3重组蛋白诱导下可增殖,分别为0.57±0.02、0.68±0.01,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SjIR3/pC免疫的实验组小鼠攻击感染后可产生29.4%的减虫率和36.6%的肝减卵率。 结论 SjIR3/pC核酸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部分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84.
目的:调查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现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河北、山西、青海、福建等14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患者安全胜任力护理人员自评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总分及态度、系统、知识、技能因素各维度得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护士的学历、职称、职务、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每周工作时长对患者安全胜任力的影响。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得分中位数为135.00(120.00,143.00)分,条目均分中位数为4.66(4.14,4.93)分;各维度均分由低到高依次为:态度因素、系统因素、知识因素、技能因素;不同学历、职称、职务、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每周工作时长的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得分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本科:OR=1.298,95%CI:1.018~1.655,P=0.035;研究生及以上:OR=14.575,95%CI:4.361~48.709,P <0.001),是否参加患...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我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致甲状腺相关不良反应(thyroid-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 T-irAEs)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自建库至2022年12月关于T-irAEs的文献报道,提取个案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5篇文献,共28例个案报道,患者平均年龄(61.59±10.60)岁,原发疾病为肺癌者最多(64.29%),T-irAEs发生时间多为用药后3.03个周期,约66.54 d,其中报道的不良反应类型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10.71%)、甲状腺功能减退13例(46.43%)、甲状腺功能亢进7例(25.00%)及甲状腺炎5例(17.86%)。结论:文献分析显示我国T-irAEs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多,在ICIs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及时识别,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6.
腹部手术后胃瘫2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22例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瘫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4 d以上。均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7~40 d恢复出院。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是由综合因素引起,体质差、手术创伤大和高龄可能为主要因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瘫的重要手段。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瘫,不应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其预防方法.方法 将18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81例,治疗组先以手术刀游离皮瓣,然后以电刀完成手术.对照组全程用电刀完成手术,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乳腺癌治疗中采用手术刀游离皮瓣方法可减少皮...  相似文献   
88.
本文阐述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系统,并给出解决方案和医院案例。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特点,探讨DTI在评价颈脊髓慢性损伤的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20例CSM患者(CSM组),并选择年龄匹配的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椎磁共振DTI,测量CSM组病变节段以及对照组C2/3~C6/7节段颈脊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ostropy,FA)。比较对照组不同节段颈脊髓的ADC值和FA值,将CSM组和对照组颈脊髓的ADC值和FA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对CSM患者颈脊髓ADC、FA评分和颈椎改良JOA(m JOA)评分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颈脊髓的ADC值自C2/3~C6/7节段呈上升趋势,而FA值呈下降趋势,C2/3节段颈脊髓的ADC值较C5/6和C6/7节段明显低,而FA值明显高(ADC:F=3.546,P=0.008;FA:F=13.82,P0.001)。CSM组颈脊髓的FA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减小(P0.001),而ADC值则显著性增加(P0.001)。CSM组颈脊髓的ADC值与m JO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287,P=0.220),而颈脊髓的FA值与m JOA评分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359,P=0.005)。结论:CSM患者颈脊髓DTI与正常人群存在差异,其ADC值较正常人群升高,而FA值则明显降低;m JOA评分与FA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适应证。[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12月的48例资料完整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Magerl分型将病例分为3组,A31型(n=13)、A32型(n=19)和A33型(n=16)。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于术前、术后及1年后随访时测量患者的椎体前高率、矢状位指数及Cobb角。以视觉疼痛评分(VAS)评价患者腰背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的腰背痛程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减轻,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脊髓功能评分均有1级的恢复。术后所有患者的椎体前高率、矢状位指数及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上的差异,随访时A31型和A32型骨折影像学参数与术后比较变化不明显,但A33型骨折的患者出现了腰背部后凸畸形明显加重。[结论]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对于A31型和A32型胸腰段骨折治疗效果良好,但治疗A33型骨折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