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9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本院开展此项技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体外化疗药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 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s ,PBL )的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 ,以及与肿瘤细胞化疗药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了 14 2例肿瘤患者PBL及其肿瘤细胞对 17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神经胶质瘤患者PBL与肿瘤细胞对15种化疗药的敏感性相关性好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骨肉瘤患者PBL与肿瘤细胞对 13种化疗药的敏感性相关性好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乳腺癌患者PBL和肿瘤细胞对 12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0 0 1。结论 :神经胶质瘤和骨肉瘤患者PBL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提示PBL的体外化疗敏感性检测对这两种肿瘤的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考察 80 18对梭曼兔的毒代动力学及小鼠组织分布的影响 ,探索 80 18对梭曼代谢解毒作用机制。方法 :大进样量气相色谱仪及手性毛细管柱氮磷检测器测定兔静脉染毒后血中及小鼠皮下染毒后脑与膈肌中游离C(± )P(_)梭曼 ;同位素示踪法测定结合 [3H]梭曼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与梭曼对照组相比 ,80 18(1mg kg ,im 10min预给药 )在中毒后 15s时能使梭曼浓度由 (5 3.6± 13.3)mg ml显著下降到 (2 6 .2± 9.6 7)mg ml。毒代动力学参数表明 :80 18使C(± )P(_)梭曼的CL由 (2 0 .8± 1.5 )ml (kg·s)显著增加到 (38.2± 15 .3)ml (kg·s) ;使AUC由 (2 .0 8± 0 .15 )mg·s L显著下降到 (1.30± 0 .5 6 4 )mg·s L。 80 18预给药在小鼠皮下梭曼染毒后 30 ,90及 12 0s时 ,能使膈肌中游离C(± )P(_)梭曼的浓度由 74 .7,70 .5 ,88.7ng g降低到 5 4 .5 ,4 5 .6 ,5 0 .0ng g,但在以上时间点对脑中游离C(± )P(_)梭曼的浓度却没有显著的影响。同位素示踪试验表明 ,80 18能显著升高小鼠 [3H]梭曼皮下染毒 (0 .5 4 4GBq ,119μg kg) 0~12 0min后血浆与小肠中结合 [3H]梭曼的分布。结论 :80 18可能通过改变梭曼的分布 ,降低了血中梭曼的初始浓度而起到促进梭曼代谢解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通过考察门静脉及肝动脉结扎对梭曼兔的毒代动力学的影响来研究肝肠对梭曼代谢解毒作用。方法 :大进样量气相色谱仪及手性毛细管柱氮磷检测器测定兔梭曼静脉染毒后血中游离C(± )P(_)梭曼浓度。结果 :与梭曼组相比 ,肝动脉、门静脉都结扎与保留肝动脉 ,结扎门静脉两种处理后 ,兔梭曼静脉染毒 (4 3.2 μg kg ,相当于 4×LD50 )后各个时间点血中游离C(± )P(_)梭曼浓度升高 3.6~ 19.3倍不等。毒代动力学参数表明 :门静脉结扎及门静脉与肝动脉联合结扎都显著降低了C(± )P(_)梭曼的清除率 (CL)和表观分布容积 (Vd) ,而分别使AUC由 (2 .0 8± 0 .15 )mg·s L显著增高到 (18.2± 2 .96 )和 (2 2 .9±3.73)mg·s L。结论 :肝肠对兔梭曼高剂量静脉染毒后游离C(± )P(_)梭曼的消除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为了评价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2′-甲基甲苯氢啶或2′-CH3-MPTP)的作用,提供新的帕金森病模型的工具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对2′-甲基甲苯氢啶在小鼠不同脑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多巴酸和高香草酸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2′-甲基甲苯氢啶对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有选择性破坏作用。10mg/kg组给药15天,15mg/kg组给药5天,20mg/kg组给药1天,均能使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明显降低,第2天尤为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至20天仍处于较低水平;而对5-HT及其代谢产物无明显影响;能明显降低额叶皮层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低剂量给药,对DA的抑制强度仍明显强于甲苯氢啶(MPTP),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01)。结果显示:2′-甲基甲苯氢啶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抑制作用特异且较为持久,作用明显强于MPTP,可作为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工具药应用  相似文献   
96.
97.
丹参酮和维甲酸对人宫颈癌细胞株的体外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体外细胞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细胞形态学、细胞增殖动力学、裸鼠成瘤性的研究,观察丹参酮对人宫颈癌细胞株(ME_(180))的体外诱导分化作用(并以全反式维甲酸作对照)。结果表明:经无毒剂量的丹参酮和维甲酸处理后,细胞形态趋向良性分化,生长减慢,集落形成率和 ̄3H-TdR掺入率明显降低,在裸鼠身上的成瘤时间延长,成瘤能力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丹参酮和维甲酸对ME_(180)细胞均具有较好的诱导分化作用,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总结58例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经验,提高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水平,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过去近6年58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方法,即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吸痰护理.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问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机械通气的健康宣教.结果 3例存在严重的复合伤,于入院当天死亡,1例在外院治疗15天因创面严重感染转入我院,终因脓毒血症死亡,其余病例全部治愈,抢救成功率达93.1%.结论 提供优质护理是救治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老年人急性肺动脉栓塞疾病的整体护理及早期护理干预的因素和重点内容.方法 收集22个溶栓老年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例的心电图系列,分析所有病例V1导联T波时变曲线的特征;分析整体护理的益处及早期护理干预的因素和重点内容.结果整体护理缩短了治疗时间,早期护理干预突出重点,提高了治愈率.结论 老年急性肺动脉栓塞整体护理具有优越性,早期干预护理的重点应是监测心电图V1导联T波演变.  相似文献   
100.
建立了高K~+去极化诱发离体脑片单胺递质释放及高压液相色谱仪电化学检测器测定释放的微量递质方法。可乐定和安定均可抑制高K~+诱发的皮层、海马、杏仁核和脑干单胺递质释放,并分别为育亨宾和Ro 15-1788所拮抗。将低于最小有效浓度的可乐定和安定合并应用,可显著抑制高K~+诱发四个脑区单胺递质的释放。蝇蕈醇可显著加强安定对高K~+诱发皮层NE和5-HT释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