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持续心房颤动对山羊心房大小和功能影响的时间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持续心房颤动(AF)对左右房容积及左房功能的影响及其时间进程。运用起搏方法建立AF模型,在AF前和AF后的第1,2,4,8周对左右房容积、左房射血分数(EF)、左房射血力(LAEF)、A峰、E峰及E/A比值进行测量。结果:AF后1,2,4,8周左右房容积逐渐增加、心室舒张末左房容积(LAEDV)在起搏后1周有显著增加(P<0.05);心室收缩末左房容积(LAESV)、心室收缩末右房容积(RAESV)及心室舒张末右房容积(RAEDV)在AF4周时显著增加(P<0.05)。随着AF持续,左房EF值、A峰值及LAEF逐渐降低,左房EF在AF1周后显著降低(P<0.05);A峰值及LAEF在AF2周后显著降低(P<0.05);E/A值逐渐增高,AF2周后显著增高(P<0.05);E峰值无明显变化。结论:持续AF可引起左右房增大,左房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2.
对 8例心脏血管畸形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患者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 (RFCA) ,其中 2例合并布 加氏综合征 ,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1例房间隔缺损 ,1例完全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2例Ebstein畸形 ,1例二尖瓣重度狭窄。这 8例SVT心内电图与普通病例相比基本相同 ,但因心脏或大血管畸形 ,故操作过程有其特殊性。结果 :上述 8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 ,其中SVT合并完全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 2个月后心动过速复发 ,再次消融成功。对合并的心脏血管畸形除 1例Ebstein畸形和 1例完全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未接受进一步治疗外 ,其余均根据适应证进行了相应手术 ,2例布 加氏综合征进行了球囊扩张术 ,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1例房间隔缺损实施了Amplatzer伞闭术 ,1例Ebstein畸形行房化心室折叠术 ,1例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结论 :合并心脏血管畸形的SVT进行RFC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3.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在武汉感染流行并迅速蔓延至全国。根据国家整体防控方案,绝大部分地区启动限制出入、限制交通、隔离、NCP定点医院诊疗等措施。此特殊形势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救治、转运和决策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对伴有PFO的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5例不明原因头痛及脑梗死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PFO,并行经皮PFO封堵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发泡试验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以了解手术效果,通过对患者治疗前、术后6个月的头痛影响测验(HIT)-6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住院及随访期间均无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HIT-6得分[(5l±9)分]与术前[(61±8)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头痛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明显改善.9例术前行头CT或MRI检查存在神经系统事件(如脑梗死灶、脑缺血灶等)患者与术前(58±10)相比,术后为(49±7),其残疾影响程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伴有PFO的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死患者给予PFO封堵术治疗可以减轻头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手术方法安全性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5.
室间隔缺损(venterit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25%-50%。以往外科手术修补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自1988年Lock等成功封堵了肌部室间隔缺损后,经导管V SD封堵术成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热点,介入技术也日臻完善。但对一些特殊病例治疗仍有一定困难。我院2006-10以来应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对脊内型室间隔缺损18例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下射频导管消融(RFCA)起源于希蒲系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临床结果.方法:23例起源于希蒲系统IVT,按消融方法分为两组:(1)心动过速消融组,为9例患者,以心动过速下最早提前P电位为靶点,在心动过速下进行消融;(2)窦性心律消融组,为14例患者,以心动过速下记录最早P电位且窦律下试放电过程中出现同形或近似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为靶点,在窦律下进行消融.术后反复程序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为消融终点.观察两种不同消融方法的临床结果.结果:两组在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别.结论: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起源于希蒲系统IV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确定中国中原地区汉族人群中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rs337711,rs11264280,rs17042171, rs6771157和rs6795970与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共纳入168例患者,包括房颤组(56例)和对 照组(112例)。采用突变扩增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或直接测序法对上述5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构建4种经典遗传模 型以确定SNPs与房颤的关联性。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大的年龄和左房内径及频发的冠心病和高血压 (P<0.05)。rs17042171基因型AA的频率分布在房颤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几个临床因素之 后两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OR:5.591,95%CI:2.176~14.365,P-B<0.008)。其他4个SNPs的基因型分布在房颤组和 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4q25区域的rs17042171与中国中原地区汉族人群的房颤易感性 相关,该SNP可能为房颤患者临床诊断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78.
2002年进口Amplatzer偏心型膜部室间隔缺损(ventf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器和国产双盘状膜部室间隔封堵器开始在临床使用以后,使VSD的介入治疗广泛开展。我科近两年开始应用国产双盘封堵器治疗VSD40例,并进行了疗效评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病窦综合征双腔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2例因病窦综合征行双腔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均伴发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和阵发性房颤,且药物疗效差。行CARTO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双肺静脉电隔离术或伴辅助线消融术。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2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测手术前后各起搏参数。结果术后房速、房扑、房颤阵数和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心室起搏比率、模式转换次数于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明显减少(P0.05);这种变化持续至术后3个月。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左房前后径(LAD)无变化;左房最小容积增大,左房射血分数(LAEF)减少(P0.05);但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LAD及左房容积减少,LAEF增加(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LAD、左房容积有进一步减小,LAEF进一步增加(P0.05)。手术前后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导线阻抗、感知阈值等参数无变化。结论 CARTO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双肺静脉电隔离术可使双腔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减少,心房功能改善,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0.
随着心房颤动 (AF)成为心脏电生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近期对其发生的预测指标亦进行了较多探讨。有报道AF患者的P波最大时限 (Pmax)和P波离散度 (Pd)较窦性心律增大〔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能够减轻心房电重构 ,减少复律后AF的发生。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来自我院住院和 (或 )门诊患者 5 9例 ,男 35例 ,女 2 4例 ,年龄 2 5~ 78( 62 .3± 1 9.7)岁 ,均为器质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AF患者 ,其中高血压心脏病 1 9例 ,冠心病心绞痛 1 7例 ,心肌梗死 1 3例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1 0例。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0例 ,除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