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通过讨论目前普遍存在的对新现感染病认识不足及其教学面临的困难,提出必须重新定位新现感染病教学:在强调提高学生对新现感染病的认知能力和重视临床思维培养的同时,应当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知识教育为创新教育,努力探讨新的认识规律,拓展教学中的知识创新功能,以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2.
为维持免疫预防工作成果,控制和消除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需要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提高预防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23.
膦甲酸钠抗乙型肝炎病毒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磷甲酸钠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近期疗效,将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在常规保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膦用甲酸钠;对照组20例,仅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功能、血清HBVDNA含量、乙肝病毒免疫学标志等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治疗组肝功能均有恢复;47例患者中42例HBVDNA水平下降,以第1周明显,第2周时10例反跳;13例HBVDNA转阴,其中5例在用药1周后即转阴。30例HBeAg阳性患者中,2例出现血清转换,1例转为弱阳性。提示磷甲酸钠具有明显和快速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病毒量的作用,可作为抗病毒序贯疗法的首程用药或联合用药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4.
107例不明原因发热回顾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分析了107例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布,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结果总确诊率为99.1%,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及恶性肿瘤分别占46.7%(50例)、20.6%(22例)和15.9%(17例)。化脓性细菌仍是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72.0%,36/50),其次为结核分杆菌感染(18.0%,9/50),且均为肺外结核;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是恶性肿瘤性疾病的主要病种(15/17),以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最常见。除上述本大类疾病外,药物热占总病例数的8.4%(9/107)。  相似文献   
25.
陶胜来  陈小松  蔡雄 《肝脏》2002,7(4):280-280
患者男性,55岁,农民,因"反复寒战高热2月余"入院.入院前2个月开始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42C,呈弛张热,伴有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当时查血白细胞为12.9×109/L,中性粒细胞0.78,上腹部CT提示肝右后叶单发占位,大小为40mm×50mm,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癌",行DSA介入栓塞化疗术,术后患者仍反复寒战高热,考虑为原发性肝癌继发感染,先后予以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1月余,最后改用西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治疗10d仍无效,转入我科,病程中体重下降15kg.  相似文献   
26.
阿地福韦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已证实拉米夫定(LAM)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但其耐药问题难以解决;而阿地福韦对乙型肝炎病毒(HBV)野毒株和LAM耐药株都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可能有所帮助。本文就其在临床试验研究和应用中的现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含非甲基化CpG基序的免疫刺激寡核苷酸 (CpG- ODN)与重组HBsAg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CHB)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 ,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重组人GM CSF、IL 4自CHB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扩增DC ;以CpG ODN和HBsAg单独或联合刺激DC ,并与TNF α比较 ,评价其对DC表达表面分子HLA DR、CD86、CD1a ,分泌IL 12p70以及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同时检测血浆TGF- β、IFN- γ含量。 结果 与PBS组比 ,CpG- ODN单用或联合HBsAg均能明显提高CHB患者DC表面分子HLA DR的表达 ,使IL- 12分泌增加 ,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亦增强 ,CpG ODN联合HBsAg尚能明显提高CD1a的表达 ;CpG- ODN的上述刺激作用类似于TNF α ;CHB患者血浆TGF- β、IFN -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结论 CpG -ODN与TNF α一样能够促进CHB患者外周血DC分化和成熟 ;CpG- ODN与HBsAg联合刺激能协同增强DC的特异性抗原递呈作用 ;CHB患者的细胞因子环境可能是DC功能沉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本文报道药用紫草(Lithosperunm officnale)、维基尼阿地笋(Lycopus virginicus L.)、药用蜜蜂花(Melissa officnalis L.)和欧百里香(Thymus-serpyllum L.)等植物的冻干提取物(FDE)急性或慢性给药甲状腺机能正常或低下大鼠,观察血清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氨酸、血清催乳激素水平,以便阐明FDE对循环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或对TSH分泌、催乳激素抑制作用的影响。雄性SPF Wistar大鼠,分别饲以食物和水;低碘食物(0.005mg/kg)、0.15%丙基硫尿嘧啶(PTU)和去离子水,得到甲状腺机能正常和甲状腺腺肿的大鼠。  相似文献   
29.
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1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血浆皮质醇(F)的变化。其中急性重症肝炎20例、慢性重症肝炎2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2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50例以及对照组40例。结果表明:各类乙肝患者G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浆F高于对照组。同时测定2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稳定期GR、F的变化,发现随病情的改善GR水平也升高,而血浆F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与阳性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比较,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480例患者随机进入异甘草酸镁100 mg/d剂量组(A组,180例)、150 mg/d剂量组(B组,180例)和阳性药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C组,120例).试验A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na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试验B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到1%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 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4周,停药2周后随访.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和停药后2周观察症状、体征及ALT,AST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第4周观察其他肝功能指标.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计数资料,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组内疗效指标比较采用非参数的符号秩和检验方法,组间疗效指标比较采用中心效应的方差分析法或CMH方法.结果 412例患者按方案完成研究,其中A组152例,B组160例,C组100例.治疗2周和4周后,三组患者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治疗2周时的ALT下降幅度,B组明显大于C组(P<0.01),治疗4周时ALT下降幅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B、C组ALT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91.76%、8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A、B、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1%、89.86%、86.46%和72.22%,73.53%、68.47%,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停药后,三组患者均无明显反跳.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