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检测TRAF7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并且进一步分析TRAF7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中国脑胶质母细胞瘤基因组计划(CGGA)数据库中分析正常脑组织及胶质母细胞瘤中TRAF7的表达情况和与预后的关系,在U87和LN229细胞转入TRAF7的小干扰RNA(si?TRAF7)以敲低TRAF7的表达,通过CCK8试验、克隆形成试验及划痕试验观察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胶质母细胞瘤中TRAF7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胶质母细胞瘤中TRAF7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预后差,下调TRAF7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TRAF7在胶质母细胞瘤中明显高表达并且其表达量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临床预后相关,TRAF7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2.
介绍武连仲教授运用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武连仲教授根据阳明经多气多血及胆经主一身之阳的生理特点,提出了"清阳明、泻肝胆"的理论观点,选择"升清降浊"与"疏理少阳"相结合的配穴特点,用以治疗高血压病,获效颇佳。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损伤引起的面部功能障碍可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进一步影响正常社交活动,因此面神经修复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患者面部对称性以及恢复社交能力,目前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各类外科干预等。轻症初期面瘫患者往往会先选择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无效或中重度面瘫的情况,神经移植是有效且可靠的治疗手段,主要术式包括咬肌神经-面神经移植(MFNN)、舌下神经-面神经移植(HFA)、跨面神经移植及其改良、联合的术式,迄今仍无统一的治疗指南。本文就面神经功能重建中不同神经移植术式进行简单地描述,重点对比其优缺点、适应证以及术后疗效,为日后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因TRIM22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对增殖、侵袭和迁移等生物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TRIM22表达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 两种方法分别检测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和U251中TRIM2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Lipofectamine 3000将2种TRIM22?siRNA分别转染至U87及U251细胞中,再分别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TRIM22敲低效率。 应用CCK?8法、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来评估TRIM22敲低后对于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RIM22敲低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RIM22敲低对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和上皮间质化标记蛋白(N?cadherin、Vimentin、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在U87及U251细胞中敲低TRIM22后,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都明显减弱,p?AKT(S473)、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TRIM22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胶质母细胞瘤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康复的影响及对肺部感染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食管癌术,根据术后护理方法分为西医护理的对照组(n=48),以及在西医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4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和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QOL评分近年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项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18.75%,高于观察组的4.1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食管癌术后康复,抑制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靳三针组36例采用靳三针疗法治疗,康复组42例采用康复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评分值和日常生活能力(ADO)评分值均有所提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FMA、ADL治疗前后差值2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与康复疗法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