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B细胞是重症肌无力(MG)发病的直接参与者,其免疫调控对疾病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B细胞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与其他的免疫细胞互相作用产生自身抗体,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一些特殊功能,如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控树突状细胞(DC)及T细胞功能,激活T细胞的免疫调控等。调节性B细胞通过分泌调节性细胞因子,细胞间接触等发挥免疫抑制功能。鉴于B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在MG发病中的作用,新的针对B细胞的治疗策略已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常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病因和组织学分类,提高对异常性子宫出血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6年临床送检有异常性子宫出血4 825份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25份异常性子宫出血病例中功能异常性出血占45.20%;炎性病变占49.26%;异性增生病变和癌症占3.88%。41~50岁是异常性出血的高发年龄段,也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好发年龄。本组中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的比例为1:2.77;76%的子宫内膜癌发生在50岁左右的绝经前后以及60岁以上的妇女;宫颈鳞癌与腺癌的比例为1:4.73;且鳞癌有2个高峰年龄段,41~50岁21例(29.6%),>60岁22例(30.99%)。结论:异常性子宫出血的病因、组织学分类、临床特征均有明显特点,临床要明确诊断,必须依靠病理,从而提高临床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腭咽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率。方法:22例CVPI患者,男性10人。女性12人,年龄4~25岁,平均为13岁,对其出现的局部和全身症状作相关的临床检查、头颅定位分析和语音测试。结果:22例CVPI患者,临床表现除了过高鼻音,鼻漏气及代偿性发音外,其中伴先天性心脏病2例,耳部疾患3例,视力异常3例,四肢畸形1例。韦氏智力测试IQ为轻度障碍。头颅定位分析CVPI组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语音测试CVPI组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通过对CVPI患者的临床检查,CVPI不仅有局部的临床特征,同时还可伴有全身系统的异常,充分认识此疾病可大大提高CVPI的诊断率和治疗率。  相似文献   
14.
腭裂咽成形术后患者异常语音的发音特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腭裂咽成形术后患者的发音特点和发生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本组病例82例(男46,女36),年龄4~31岁(平均13.44岁)。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表(包含音节、词、词组、短句)对患者录音,并对其语音清晰度、异常语音、代偿性发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82例患者巾,以腭咽闭合不全型为持点的代偿性语音71例:声门塞音60例、咽摩擦音11例;以腭咽闭合良好型为特点的代偿性语音11例:腭化音6例、腭化 侧化音2例、侧化音3例.清晰度:声门塞音46.27%、咽摩擦音57.19%、腭化音67.17%、腭化 侧化音74.67%、侧化音77.50%.异常辅音多见于塞音、擦音、塞擦音,辅音的弱化以送气音p66.67%(8/12)、t78.95%(15/19)、s60%(39/64)、sh60%(39/64)、c66%(43/65)、ch66%(43/65)、x62%(39/63)、q67%(43/64)、k76%(31/41)、b73%(43/59)所占比例较多;辅音的脱落则以不送气音z81%(56/69)、zh81%(56/69)、i80%(56/70)、g84%(48/57)所占比例较多。结论:咽成形术后仍以腭咽闭合不全型为特点的代偿性语音为主,主要表现为辅音的脱落与弱化。产生弱化的辅音多见于送气音,产生脱落的辅音则多见于不送气音.  相似文献   
15.
死婴女性 ,3岁 6个月。畏寒、发热、进行性贫血半个月。呼吸困难 2天伴少尿收住院。因患儿极度衰竭 ,经抢救无效死亡。临床诊断 :右肾多房性囊性变伴肾结石 ,肾功能衰竭死亡。尸检 巨检 :右肾 10cm× 8cm× 3cm大小 ,表面凹凸不平 ,布满灰白色区域 ,皮质厚 0 5cm ,肾乳头大部分坏死、脱落 ,形成多处不规则缺损区 ,肾盂与输尿管交界处有一直径1 5cm结石样物。左肾 7cm× 5cm× 3cm大小 ,表面与右肾相似。皮质厚 0 5cm ,肾乳头部分坏死、脱落。镜检 :肾髓质区域淤血、水肿。大片组织正常结构消失 ,坏死 ,并见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6.
了解团体沙盘游戏改善考试焦虑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考试焦虑的高职医学生进行有效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广西某高职大二有考试焦虑的医学生124名(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总分>15分),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2).对实验组进行每2周1次,每次约120 min,共8次的团体沙盘游戏治疗,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干预前后1周进行测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心理干预,测量工具及测评时间同实验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TAS分(14.26±4.89)低于对照组(19.60±4.35)(t=4.327,P<0.01).干预前后,对照组TAS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TAS分低于干预前(t=,P<0.01).干预后,实验组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及其他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91,2.157,3.396,2.432,2.110,2.501,2.668,2.484,P值均<0.05).干预前后对照组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干预后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等因子分均低于干预前(P值均<0.01).结论 团体沙盘游戏治疗能够改善高职医学生考试焦虑及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疟疾红外期全虫疫苗免疫保护性随时间逐渐降低的机制。方法取C57BL/6及BALB/c小鼠,经尾静脉分别接种10 000或50 000约氏疟原虫(P.yoelii)17XNL子孢子,3h后给予氯喹控制红内期感染的发生。一部分小鼠于接种后30、90、180d用10 000同种疟原虫子孢子进行攻击检查保护性;另一部分在相同时间点取血,分离淋巴细胞,进行流式抗体染色,检测免疫保护性及其与肝脏淋巴细胞表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疟原虫全虫抗原免疫后30d两种小鼠均可产生100%的免疫保护;免疫后90d,C57BL/6保护性开始下降,180d时保护性将至40%,而BALB/c小鼠保护性无明显变化。C57BL/6小鼠肝脏CD8~+T_(EM)细胞PD-1的表达在免疫后180d显著上升(t=7.369,P0.01),BALB/c小鼠无明显变化(t=1.368,P0.05)。C57BL/6小鼠肝脏CD8~+T_(EM)细胞PD-1的表达免疫后随时间增加而升高,其中免疫后180d较90d时上升趋势更显著(t=6.175,P0.01)。结论在C57BL/6小鼠,疟原虫红外期全虫疫苗免疫保护性随免疫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与肝脏CD8~+T细胞PD-1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杀螨霜体外杀螨效果、治疗蠕形螨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确诊面部为蠕形螨病患者296例,随机分为三个组(杀螨霜组、2%甲硝唑软膏组和空白基质组),于每晚将药物涂于面部患处,连续用药3周,临床观察杀螨霜和2%甲硝唑软膏对蠕形螨病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体外用药3小时后,杀螨霜组螨虫全部死亡;2%甲硝唑软膏组杀螨率为44.71%及空白基质组杀螨率为82.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3.70.“P〈0.01”)。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7%,治愈率为68.24%,面部皮损消退率为9600%,且杀螨霜的疗效优于2%W硝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1”)。结论杀螨霜治疗蠕形螨病有效且疗效稳定、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矾)筛查的意义。方法:对680例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对按TBS分类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及以上病变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以病理诊断为确诊标准。结果:89例ASC-US及以上病变中,慢性宫颈炎45例(50.6oA),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19例(21.3oA),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12例(13.5oA),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7例(7.9%),宫颈鳞状细胞癌6例(6.9%)。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能提高对宫颈早期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纤维鼻咽内窥镜检查及微电脑腭咽闭合功能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对60例不同手术年龄的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小年龄手术组(小于3岁)手术成功率为80.0%,而大年龄手术组(大于6岁)手术成功率为53.3%。并从腭咽闭合的类型、软腭活动度和冠状收缩率三方面阐述了小年龄手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