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阿托伐他汀对兔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心衰)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舒张性心衰组(n=10,腹主动脉缩窄术),阿托伐他汀组[n=10,腹主动脉缩窄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5mg/(kg·d)],假手术组(n=10,进行假手术操作);通过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查比较3组心功能的差异,通过心肌胶原含量测定(羟脯氨酸法)和天狼猩红染色(PRS)测定胶原面积(CA)、容积分数(CVF)及Ⅰ和Ⅲ型胶原的面积比值比较3组间质重构的差异.结果: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术后12周与假手术绢比较,舒张性心衰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增厚,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下降,等容舒张期时间延长;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等容舒张期松弛时间常数延长,左心室重量/体重增高,肺脏重量/体重增高;胶原含量增高,胶原面积增大,胶原容积分数升高及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阿托伐他汀组上述指标(除左心室重量/体重)与舒张性心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改善心室重构,延缓整个舒张性心衰的病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次诊断的EH患者6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ACE基因分型,并测定其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浓度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 WF)抗原水平。结果:根据等位基因分布,EH患者分为DD型(18例)、ID型(26例)和II型(24例)3组;DD型的血浆sP-selectin、TxB2浓度和v WF抗原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型(P<0·05),而6-keto-PGF1α浓度则是DD型最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E/DD基因型是引起患者血浆sP-selectin、TxB2、v WF升高和6-keto-PGF1α降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ACE/DD基因型的EH患者较ACE/ID型和ACE/II型具有更为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倾向。  相似文献   
63.
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常见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男188例,女122例,年龄22~85岁。310例起搏器中单腔起搏器94例,双腔起搏器216例,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共发生起搏器相关并发症25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分别是囊袋血肿7例、电极导线脱位4例、囊袋破溃及感染9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囊袋血肿的发生与术前使用阿司匹林有关,电极导线脱位、囊袋破溃及感染等大部分与手术有关,起搏器综合征与VVI起搏模式有关。结论加深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提高鉴别能力、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和加强术后随访,可将起搏器并发症降低到低限。  相似文献   
64.
心脏介入性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745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生心脏压塞5例,射频导管消融发生3例。经快速识别及正确处理后7例病情稳定,1例死亡。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在肝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检测193例乙肝肝衰竭患者的血脂水平,与168例健康者比较.按肝衰竭患者的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比较两组间血脂水平和MELD评分.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其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肝衰竭患者甘油三酯(TG)高于健康者,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者.肝衰竭死亡组的血Tch、LDLc和HDLc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Tch、LDLc和HDLc预测肝衰竭患者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0.723,0.613.结论 血清Tch、LDLc和HDLc是反映患者肝脏受损情况的敏感指标,其对肝衰竭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密切监测CHO指标的变化,对于判断患者预后,选择治疗手段,提高生存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李红霞  周亚峰  蒋彬  杨向军  蒋文平 《江苏医药》2013,(15):1737-1739,1861
目的研究GATA-4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心肌细胞(CM)保护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BMSCs及CM。实验分为常氧培养CM(A)组、低氧培养CM(B)组、低氧+CM+BMSCsNull(C)组和低氧+CM+BMSCsGATA-4(D)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CM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MTT摄取及膜联蛋白V阳性细胞数。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部分CM明显收缩变圆,LDH释放增多,MTT摄取减少,膜联蛋白V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而C组和D组能改善B组上述各指标变化过程,其中D组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 GATA-4过表达BMSCs与CM共培养可以通过降低LDH释放、增加MTT摄取和降低膜联蛋白V阳性细胞数来保护CM。  相似文献   
67.
完全性房室(室房)传导阻滞者合并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实属罕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折返环主要在房室结和/或周围组织,心房、心室并不参与折返性心动过速,因此,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偶尔可发现室房2:1传导,甚至房室2:1传导,这也证明了心房、心室不参与折返性心动过速。本例患者心脏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结折返时经His束下传到心室,形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于房室结-心房阻滞,所以才伴房室(室房)分离,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鉴于该患者既有心动过缓又有心动过速,治疗上需综合考虑。在植入起搏器之前,先行房室结改良术,然后再植入双腔起搏器。  相似文献   
68.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又称海绵状心肌病或心肌窦状隙持续状态,它是胚胎发育早期网织状肌小梁致密化过程失败导致小梁化的心肌持续存在,以无数突出的肌小梁和深陷的小梁隐窝为特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有家族发病倾向^[1]。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临床对该病的发现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不同旋体氨氯地平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探针Fura-2乙酰羧甲酯(Fura-2/AM)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并比较1、5、10、50和100 μmol/L左旋、右旋和混旋氨氯地平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结果不同浓度左旋和混旋氨氯地平(1、5、10、50和100 μmol/L)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分别为(1.1±0.1)%、(15.3±3.8)%、(58.1±5.2)%、(73.5±5.7)%和(88.9±7.2)%及(0.6±0.1)%、(5.1±2.0)%、(15.2±3.7)%、(65.8±4.1)%和(72.1±5.2)%;半效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13) μmol/L及16.19 μmol/L;不同浓度右旋氨氯地平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无影响.结论 左旋和混旋氨氯地平降低细胞内钙,且呈浓度依赖;而右旋氨氯地平对细胞内钙无影响.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T细胞亚群、IL-4、IL-10、IL-17、IL-25、Ig E、Ig G以及补体C3、C4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疾病组,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T细胞亚群、IL-4、IL-10、IL-17、IL-25、Ig E、Ig G以及补体C3、C4的水平。结果疾病组的CD8+低于对照组,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的IL-4、IL-10、IL-17、IL-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的Ig E、Ig G水平高于对照组,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细胞亚群、白介素(IL-4、IL-10、IL-17、IL-25)、免疫球蛋白(Ig E、Ig G)及补体系统(C3、C4)可能参与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