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蒋强  李华  刘薇  万中庚  刘茜  曾军  蒋行迈 《重庆医学》2002,31(8):713-715
目的 探讨脑组织二硫键异构酶(PDI)的变化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中的意义。方法 制作Wistar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重组人硫氧还蛋白酶(还原型rhTRX)治疗组,动态观察正常对照,实验对照和rhTRX治疗组血浆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脑组织二硫键异构酶(PDI)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再灌溉损伤时,血浆和脑组织NO水平,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与缺血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在rhTRX组,NO及SOD的代谢物明显增多(P<0.01),rhTRX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DI还原硫基(free-thiols)的细胞水平明显增加。结论 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与NO结合,使NO的减少,是脑损害的直接原因。而PDI通过降低氧自由基而达到保护和恢复NO的功能,防止过高的氧势对脑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22.
孙云  韩凤霞  朱萍  王晓玲  蒋强  周宓 《检验医学》2003,18(6):374-376
目的自行建立5种肿瘤标志物的分析灵敏度.方法建立糖抗原242(CA242)、糖抗原724(CA724)、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5种肿瘤标志物的定性检测低限和定量的检测限.结果各个肿瘤标志物的定性检测低限和产品说明书均有差异;以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确定的定量检测限相同.结论使用自行建立的分析灵敏度确定可报告低限,对肿瘤患者检测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更具有可靠性,有利于临床对患者的治疗监测和随访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 TEVAR )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被迅速推广应用,成为胸主动脉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支架近端锚定区(指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溃疡及假性动脉瘤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不足(<15 m m )成为限制其广泛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获得足够的锚定区,术中人们尝试选择性覆盖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 ,LSA )开口。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共对38例近端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进行了 TEVAR 治疗,完全或部分覆盖LSA及“烟囱”技术重建LSA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背景:微创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入路(后路内镜)不同椎板开窗减压术已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但尚未对不同后路内镜减压术的临床实用性及最佳适应证进行研究.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后路非全内镜下椎间孔内口减压术(PE-MFD)及全脊柱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Endo-LOVE)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各自...  相似文献   
25.
目的:本文通过对50例胰腺疾病CT表现的分析,探讨常规CT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0例病例经过手术或病理证实,男性21例,女性29例,最大72岁,最小12岁。全部病例均进行平扫与团注增强扫描,对局部采用薄扫或放大技术。结果:急性胰腺炎18例,慢性胰腺炎15例。胰腺癌14例,粘液性囊肿l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真性囊肿l例.结论:CT不但能协助临床明确胰腺疾病的诊断类型,而且能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作出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高龄肠梗阻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51例高龄肠梗阻患者,对该51例的诊断结果结果进行了统计,计算了各种病因患者的比例,将该51例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病况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了两种治疗手段的疗效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51例高龄肠梗阻患者中有47例为机械性肠梗阻,占92.16%,其中肠粘连为16例,占34.04%,肿瘤为31例,占65.96%;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有效率96.8%)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有效率81.3%),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有效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龄肠梗阻患者主要为机械性性肠梗,其中最主要的病因为肿瘤;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在患者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通过运用聚乙烯醇微粒联合平阳霉素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用介入法进行治疗,探讨该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运用导管、导丝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将5F子宫动脉导管送至对侧髂内动脉造影,将子宫动脉导管分别超选插入双侧子宫动脉,A组34例注入聚乙烯醇微粒(PVA)和平阳霉素混合液、B组32例注入超液化碘化油和平阳霉素混合液完全栓塞双侧子宫动脉。结果本组治疗6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全都成功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其中13例用了微导管。术后随访6~36个月,66例中有48例(72.7%)术后月经恢复正常;66例中有45例(68.2%)痛经完全消失;66例中有57例(86.4%)子宫体积缩小。有13例在术后12—36个月正常怀孕并分娩健康婴儿;A组末出现并发症;B组一例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一例出现卵巢性闭经。结论聚乙烯醇微粒联合平阳霉素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优于超液化碘化油联合平阳霉素,是一种安全、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9.
背景:建立裸鼠肝窦内皮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进一步研究其生长特点及生物学特性。目的:建立裸鼠肝窦内皮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并鉴定其纯度及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无菌下摘除裸鼠肝脏,剪成1mm3大小,Ⅳ型胶原酶在37℃恒温下消化,应用CD146免疫磁珠分选肝窦内皮细胞,在倒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用von-Willebrand因子免疫细胞化学验证分选细胞的表面蛋白表达,鉴定肝窦内皮细胞的纯度,Hochest33342测定凋亡。结果与结论:分离的肝窦内皮细胞纯度达95%以上,活力好,光镜下可以看到典型的铺路石样形态,von-Willebrand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肝窦内皮细胞在体外培养3周后凋亡。提示Ⅳ型胶原酶消化加CD146免疫磁珠分选肝窦内皮细胞纯度高,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30.
肖××、女、24岁、工人。住院号:58892。因“头痛、呕吐20~+天”、于1992年11月9日17:30入院。患者20~+天前出现头痛、为枕后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伴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午后潮热、盗汗、发热。起病以来食欲下降、消瘦不明显。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当地医院以“上感、慢性阑尾炎、肝炎”治疗无效,病情加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