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靶控输注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奕红  林高翔  石青峰  龙艳 《华夏医学》2007,20(6):1182-1184
目的:利用靶控输注的技术应用依托咪酯乳剂,研究其对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调控。方法:45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为对照组,不使用依托咪酯;Ⅱ组为依托咪酯持续静脉推注组,Ⅲ组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组。在麻醉前,插管后,切皮后,缝皮时,术后第1天清晨4个时点测皮质醇、血糖;停药后30m in测静脉糖耐量试验。结果:I组术中各时点皮质醇水平高于正常值,Ⅱ组插管时皮质醇水平高于正常值,Ⅲ组各时点皮质醇水平在正常值范围内;Ⅱ、Ⅲ组皮质醇水平随给药时间延长而下降;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晨皮质醇恢复正常。Ⅰ组插管后血糖增高,停药后30m in静脉糖耐量异常;Ⅱ、Ⅲ组血糖及糖耐量未见异常。结论:麻醉中利用靶控输注的技术复合依托咪酯乳剂可更好地调控围术期应激反应。依托咪酯乳剂对术前糖代谢正常的患者术中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单次氯胺酮注射对孕鼠子代在空间认知能力、探索能力方面的行为学改变.方法 3月龄SD同胞雌大鼠12对,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N),小剂量氯胺酮组(K1),临床麻醉剂量氯胺酮组(1K2),大剂量氯胺酮组(1K3),与同龄SD同胞雄鼠4只按雌雄比例2∶1同笼交配受孕.K1、K2、K3组在孕鼠敏感致畸期(6~15d)的第10天分别以3,8,20 mg/kg行尾静脉单次注射氯胺酮,N组单次注射生理盐水2ml.在孕鼠子代20d时进行旷场实验测试(记录新生大鼠在中央格停留时间(S)和2min内穿越的格子数)和洞板实验(计数5min内大鼠伸入洞的次数).结果 旷场试验中,N、K2、K3组中央格停留时间分别是(2.45±1.23)s,(6.42±2.50)s,(6.41±2.19)s.与N组比较,K2组和K3组新生大鼠在中央格停留的时间明显高(F=13.42,P<0.01),K1组无明显增高[(3.27±1.74)s,t=1.33,P>0.05)].K1、K2、K3组穿越格子数减少[(15.33±6.81)个,(13.75±5.93)个,(16.92±6.54)个,F=4.24],差异有显著性(P<0.05).洞板试验中,各组间比较,孕鼠子代的探洞次数差异无显著性(F=2.17,P>0.01).结论 相当于临床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单次静脉注射能影响孕鼠子代的空间认知能力;但对其探索认知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幻肢痛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226例行截肢手术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幻肢痛发生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麻醉方式、术前疼痛、术后镇痛、并发症、残肢痛与幻肢痛发生相关(P<0.05),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截肢原因、截肢部位、假肢安装与幻肢痛发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证实影响幻肢痛发生的独立因素分别为术前疼痛(OR=2.60),残肢痛(OR=3.70),全身麻醉(OR=2.94)和术后镇痛(OR=0.44)(P<0.05)。结论:术前疼痛、残肢痛、全身麻醉是幻肢痛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幻肢痛发生的保护因素,对于预防幻肢痛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患者警觉/镇静(OAA/S)评分3分的麻醉深度下咪达唑仑对患者顺行性遗忘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I组:咪达唑仑复合依托咪酯乳剂及芬太尼镇静组;Ⅱ组:依托咪酯乳剂及芬太尼镇静组.术中维持患者警觉/镇静(OAA/S)评分3分10min后,随机循回播放一乐曲至停药,术后调查患者术中顺行性遗忘的情况.结果:术毕即刻,复合了咪达唑仑的患者中有78.6%完全遗忘,21.4%不全遗忘.未复合咪达唑仑的70例患者中有71.4%完全遗忘,28.6%不全遗忘;两组遗忘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4h,复合了咪达唑仑的患者术中遗忘率达100%;未用咪达唑仑的患者仍有8.6%存在不全遗忘.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中辅用咪达唑仑在OAA/S评分3分的麻醉深度下,术后24h能更好地减轻术中内隐记忆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针刺对吗啡麻醉及镇痛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探讨针刺治疗机制。方法:将择期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腰麻后,Ⅰ组不再进行操作;Ⅱ组、Ⅲ组行针刺治疗,留针30min,Ⅱ组穴取合谷、曲池、内关、支沟,Ⅲ组穴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观察围麻醉期不同时点各组患者的肠鸣音、恶心、呕吐、瘙痒等变化情况。结果:吗啡腰麻后各组患者肠鸣音减少。Ⅱ组针刺后及手术开始时肠鸣音次数增加,与Ⅰ组、Ⅲ组同时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呕吐、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5.0%(1/20)、30.0%(6/20),均低于Ⅰ组的35.0%(7/20)、80.0%(16/20)。结论:无神经传导阻滞情况下,针刺治疗对吗啡相关并发症有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通路阻断后,针刺治疗对吗啡引起的并发症治疗作用减弱。针刺治疗机制可能与神经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