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双通路注射法行门腔静脉同步成像技术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64层螺旋CT双通路注射法造影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20例BCS患者,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血管重建显示:单纯下腔静脉受累7例;单纯肝静脉受累5例;下腔静脉伴肝静脉受累4例;下腔静脉血栓、外压性狭窄病变4例。与DSA进行比较,符合率达95%,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值=0.966。②肝实质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典型斑片样强化12例;3例不典型强化;5例肝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结论:64层螺旋CT双通路注射法行门腔静脉同步成像技术在诊断BCS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能更好地显示门静脉与下腔静脉,准确、完整地显示BCS的梗阻部位和性质。  相似文献   
82.
工业大麻与毒品大麻的区别及其可利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大麻的植物分类、工业大麻与毒品大麻的区别及其可利用价值,指出大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盆腔腹膜外间隙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盆腔腹膜外间隙囊性畸胎瘤的CT/MRI表现特征,着重观察病灶大小、密度/信号、边缘、强化特征,肿块所在的解剖部位及其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等.结果 4例均可见直肠受压移位,3例髂血管受压移位,2例肿块到达皮下或与臀部形成窦道.良性囊性畸胎瘤3例,恶性1例.CT表现为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液性或混杂密度,内可见脂肪、软组织、钙化及条形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呈不均匀中度强化;MRI表现为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液性或混杂信号,内可见出血、钙化及条状分隔.结论 CT/MRI能对盆腔腹膜外间隙囊性畸胎瘤做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并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盆部神经源性肿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部神经源性肿瘤13例。13例均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神经鞘瘤5例(其中恶性3例),神经纤维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节细胞性神经瘤1例,恶性副节细胞瘤1例。2例起源于骶丛,经由骶孔向盆腔内生长;2例起源于盆腔,其中1例源于膀胱,1例位于膀胱直肠陷窝;直肠腹膜外间隙6例;膀胱腹膜外间隙3例。盆部神经源性肿瘤表现:体积较大,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或局部不清楚,密度不均匀,内可见囊变区和钙化灶;增强扫描呈边缘强化/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对盆部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5.
肾后筋膜内侧附着的CT解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肾后筋膜的内侧附着点和肾旁后间隙的内侧边界。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CT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腹膜后间隙炎性病变的连续性病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29例;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炎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35例。着重观察肾后筋膜的内侧附着和肾旁后间隙的内侧边界。结果:(1)在肾上极以上水平,双侧肾后筋膜内侧均附着于腰方肌筋膜;(2)90.62%(58例)显示左侧肾后筋膜内侧在肾下极水平或锥下间隙水平附着于腰大肌筋膜外后方;(3)95.31%(61例)显示右侧肾后筋膜内侧在肾下极水平或锥下间隙水平附着于腰大肌筋膜外后方;(4)双侧肾后筋膜内侧附着点并不总是一致;(5)双侧肾旁后间隙内侧界主要分成两部分,为腰方肌或腰方肌和部分腰大肌。结论:(1)肾后筋膜的内侧附着点不是固定不变的,两侧肾后筋膜内侧附着情况也不一致;(2)肾旁后间隙内侧边界随肾后筋膜内侧附着点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影像学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CT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肝细胞癌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经临床综合指标诊断。另选择临床诊断为肝细胞癌,但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无异常者5例作为对照组。着重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密度,肝后腔静脉前间隙是否受侵犯,肝后腔静脉前间隙内肿块强化特征。结果:(1)27例肝内病灶直接和/或经肝裸区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其中3例肝内病灶经肝裸区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20例为肝内病灶直接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4例为肝内病灶直接累及和经肝裸区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两种途径;(2)肝内病灶直接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表现为肝内肿块侵出肝脏,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消失,下腔静脉与肝脏交界处边缘不齐。肝内病灶经肝裸区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表现为肝内肿块经肝裸区长入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内形成软组织肿块,且其强化特点与肝内病灶一致。结论:肝细胞癌可直接和/或经肝裸区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根据CT表现,可判断肝细胞癌是否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总结大脑脚血管周围间隙MRI表现及解剖学特点,提高其与其他疾病的影像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随机选择200例颅脑磁共振检查的患者,显示有大脑脚血管周围间隙的病例43例.所有病例均常规行T1WI、T2WI、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其中10例行MR增强扫描,7例行CT检查,2例行CT增强扫描.随机选取1例脑干大脑脚标本,5μm连续切片,选取3张切片行常规HE染色,观察大脑脚血管周围间隙及其形态.结果:其中年龄<20岁者3例,20~60岁者23例,>60岁者17例.43例血管周围间隙MRI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点状、条状或线状,多成簇出现,沿着大脑脚背侧分布,边界清晰锐利.MRI不同序列显示间隙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增强扣描无强化.小血管周围间隙见于任何年龄组的所有43例病例,而10例可见大血管周围间隙,其中1例有轻度占位效应.解剖标本中1例清晰可见血管周围间隙,表现为血管外裂隙状无染色区.结论:大脑脚血管周围间隙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呈条形或线形、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锐利,无或轻度占位效应,MR成像各种序列显示与脑脊液信号相似.  相似文献   
88.
病例资料患者,女,57岁,因鼻塞、流脓涕2个月就诊.自述左侧鼻腔闭塞,并有血水样渗出物.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左侧鼻腔内有一乳头状肿块,色灰白,触之不易出血,塞满整个鼻腔,有血水样渗出物;右侧鼻黏膜稍充血,下鼻甲稍大,鼻道内未见分泌物;鼻中隔居中,左侧上颌窦区有压痛.CT扫描:左侧上颌窦内可见一软组织肿块突入左侧筛窦及左侧鼻道,并累及左侧蝶窦及额窦,大小约5.1 cm×4.5 cm×2.5 cm,密度不均匀,强化后其内可见点状及小片状强化影;骨窗图像显示左侧上颌窦窦腔扩大,内壁骨质吸收、部分缺如,外侧壁、底壁和眶下壁骨质变薄(图1).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麻醉平稳,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围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保证脑供血,注意脑保护.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MS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和/或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Balthazar CT分级C级及其以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MSCT资料,着重观察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受累的CT表现及其受累途径,并分别记录Balthazar CT分级.结果 ①58例患者中13例表现为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受累,其中D级1例,E级12例;②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受累表现为该间隙增宽,正常脂肪密度被水肿、浸润增厚的弥漫性或局限性软组织密度或液性密度替代;③Balthazar CT分级C,D和E级与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受累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胰腺炎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受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炎性改变;MSCT可以清楚显示急性胰腺炎累及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解剖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