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1~2010年收治的14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31岁,其中10例患者为涉外公司商务人员;8例(57.1%)患者输入国为东南亚国家;11例(78.6%)发病于5~10月份;发病至确诊平均间隔9d。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100%)、头痛(71.4%)、肌痛(64.3%)、疲乏(57.1%)、皮疹(57.1%)、颜面前胸皮肤潮红(57.1%)、结膜充血(50.0%)、淋巴结肿大(35.7%)。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包括白细胞减少(78.6%)、血小板减少(71.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50.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78.6%)、肌酸激酶升高(42.8%)、血钾降低(50.0%)。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9.8d。结论随着国际商务交流和旅游机会增多,北京地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近年来显著增加。本组14例输入性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肝损伤及低血钾发生率较高。对于有疫区旅居史的不明原因发热者,应考虑登革热的可能并及时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西药对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ET-1、NO、CE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益气补肾止喘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血清ET-1、NO、CEC水平的变化;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哮喘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MMEF及PEF均显著增大,而血清ET-1、NO及CEC水平显著降低,且2组间上述各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访显示,观察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哮喘发作次数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降低,哮喘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可显著降低ET-1、NO、CEC表达水平,减轻气道损伤,同时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并减少哮喘复发,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药单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患者助孕过程中产生紧张、担心、害怕等负面情绪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为减少辅助生殖助孕者负面因素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8-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遗传科开展辅助生殖助孕的3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负面情绪、常见的造成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因素及相关诉求,将患者分为轻度负面情绪组和重度负面情绪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轻度负面情绪组和重度负面情绪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如年龄、地区、学历、职业、经济收入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就诊方式、家庭和社会压力、睡眠、食欲状况、就诊过程中男方配合度及倾诉过程是否顺利等方面,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提示家庭社会压力、睡眠状况及食欲等因素和负面情绪呈相关性。科学普及辅助生殖相关专业知识、优化就诊流程、建立流畅的沟通渠道、医生提高助孕成功率、单位落实相关政策支持等是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重要途径。结论:辅助生殖助孕者负面情绪受家庭和社会压力、睡眠及食欲等多因素影响,而通过医院、家庭及社会等多方面给予配合和支持是减少其负面情绪,提高辅助生殖助孕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改良平复汤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运用改良平复汤治疗37例MS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及33例正常组的T细胞亚群分布。结果治疗前MS患者外周血中CD4+细胞高于对照组,CD8+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比值明显升高;治疗后,CD8+细胞明显升高,CD4+细胞降低,CD4+/CD8+比值明显降低(均P 0. 05)。结论改良平复汤可通过改善外周血的T细胞亚群提高免疫力治疗MS。  相似文献   
75.
张俊青  王静  李晓铷 《中国肿瘤》2013,22(4):241-244
[目的]分析合肥市肺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2007~2011年合肥市死因监测系统中的肺癌死亡数据,计算肺癌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结果]2007~2011年合肥市肺癌年平均死亡率29.55/10万,标化死亡率15.76/10万。男性年平均死亡率42.69/10万(标化率21.02/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15.17/10万(标化率8.51/10万)。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50岁以后快速上升,以老年男性居多。职业分布中以农民、勘探(矿业开采)人员、教师、行政办公人员比例较高。[结论]肺癌是威胁合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应进一步找出导致合肥市肺癌高死亡率的因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6.
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糖尿病(virus hepatitis associated diabetes mellitus,VHD)是指由各型(主要为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脏病变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VHD可见于肝炎各个阶段,主要见于慢性期尤其是肝硬化阶段,  相似文献   
77.
缺氧易化快速起搏引起的心室肌细胞钙瞬变交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缺氧对快速起搏诱导的心室肌细胞钙瞬变交替的影响。方法:分离成年SD大鼠心室肌细胞,并将其置于无血清的低氧液中以建立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体外模型;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室肌细胞的钙瞬变及钙瞬变交替情况;应用WST-8试剂盒检测心室肌细胞线粒体的功能状况。结果:在正常情况下,成年SD大鼠心室肌细胞呈棒状,低频起搏(60~240min-1)可引起钙瞬变现象,但不引起钙瞬变交替。当起搏频率增加至(288±27)min-1时,可诱导钙瞬变交替现象。缺氧处理后,心室肌细胞的形态学无明显改变,但钙瞬变交替的阈值频率降低为(227±26)min-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缺氧处理还可使线粒体脱氢酶的相对活性从(100.2±8.7)%降低至(57.6±7.5)%,而L-型钙通道阻滞剂可部分抑制缺氧诱导的线粒体脱氢酶活性降低。结论:缺氧处理可易化快速起搏诱导的心室肌细胞钙瞬变交替,而钙瞬变交替可能介导了缺氧引起的线粒体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8.
解郁散是著名中医学家施奠邦教授的经验方,临床疗效显著,长期服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解郁散由四逆散加味而成,由柴胡、枳实、白芍、炙 甘草、合欢花组成.前期研究表明解郁散对慢性应 激抑郁大鼠模型有抗抑郁作用,对抑郁大鼠行为 和糖水消耗有明显改善,提取有效部位进行抗抑 郁作用筛选,发现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有较明 显的抗抑郁作用.本实验用解郁散正丁醇部位对 小鼠进行了抗抑郁研究,以揭示其抗抑郁的作用 机制.  相似文献   
79.
目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不同中医证型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关系。方法检测96例U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25例ox-LDL水平,比较指标在不同临床危险度分层及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差异。结果①UAP患者在各临床危险度分层组ox-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高危组均显著高于低危组(均P〈0.01),高危组显著高于中危组(P〈0.01)。②UAP患者各中医证型组ox-LD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其中,痰瘀互阻证组和阴虚血瘀证组显著高于气虚血瘀组和气滞血瘀证组(均P〈0.01)。气滞血瘀证组与气虚血瘀组间及痰瘀互阻证与阴虚血瘀证组间相比均无显著差异。③在UAP低危组中,气滞血瘀证组(56.25%)和气虚血瘀证组(47.06%)比例明显高于痰瘀互阻组(均P〈0.05);中、高危组中痰瘀互阻证组(35.00%、48.84%)比例明显高于气滞血瘀证组和气虚血瘀证组(均P〈0.05)。结论 UAP患者血浆ox-LDL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不同UAP中医分型及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血浆ox-LDL水平存在一定差异,ox-LDL作为UAP中医辨证及临床危险度分层判定指标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