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21.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45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经验,手术采用漂浮体位下经髂腹股沟联合K-L前后入路的手术方式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45例患者,经前后联合入路复位手术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所有患者修复后的骨折移位尽量都小于3mm,其中30例小于1mm。未发生急性感染、深静脉血栓、医源性神经损伤、大血管损伤、内固定物松动脱落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复杂髋臼骨折漂浮体位下从髂腹股沟联合K-L前后入路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手术效率、保证复位固定效果、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都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对桂林市646名理发员、美发师、饭店服务员进行了蠕形螨检查,总感染率为55.26%(357/646),其中理发员感染率为81.77%(157/192),美发师感染率为66.91%(93/139),饭店服务员感染率为33.97%(107/315);男性感染率为36.61%(67/183),女性感染率为62.63%(290/463);经常与理发者混用毛巾者、剃须刀等用品的理发员和美发师感染率为91.13%(267/293),不混用者感染率为32.01%(113/353);面部皮肤正常者感染率17.60%(41/233),面部皮肤有疾患者感染率76.51%(316/413)。蠕形螨感染率与个人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加强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蠕形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茅莓正丁醇组分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茅莓正丁醇组分的抗炎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小白鼠及SD大白鼠,茅莓正丁醇组分高、低剂量组分别按提取物量1.0,0.5 g·kg-1 ig给药,共7 d。应用二甲苯和角叉菜胶致炎法分别建立小鼠耳肿胀模型和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实验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和茅莓正丁醇组分组。计算各组小鼠耳廓炎症肿胀度及抑制率,采用容积测量法观察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茅莓正丁醇组分作用后的小白鼠耳廓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高、低剂量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81.76%,76.79%;明显减轻大鼠足跖肿胀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茅莓正丁醇组分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4.
对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现有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系列改革与实践,以适应新世纪对医学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根据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围绕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实验教学大纲、实践教学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必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坚持拓宽基础、优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检验医学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25.
莫刚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47-48
目的: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71~94岁;按Tronzo-Evans分型:III型4例,IV型8例;通过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随访,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本组病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经治疗后痊愈;无关节感染、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按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其中优4例,良6例,优良率83.3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6.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科研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和丰富课余生活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教学科研化,将科研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科研问题意识.做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设立科研导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科研互动,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科研活动来分层次、有步骤地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7.
探讨医学检验专业的临床寄生虫学考试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包括期末考试、实验技能操作、标本考试、问题讨论、病例讨论、实践教学、实验报告及标本制作技术等多元化考试模式.这种模式既可加强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结合,又能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在校医学生蠕形螨感染现状与个人卫生习惯、面部疾患等的相关关系。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桂林医学院1 316名在校医学生采取挤压刮取涂片法、透明胶纸粘贴法进行蠕形螨检查,对个人卫生习惯、面部疾患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校医学生蠕形螨总感染率为39.44%,其中新生感染率为46.73%,老生感染率为31.05%;新生感染率高于老生,且油性皮肤或混合性皮肤及患酒渣鼻、痤疮等面部疾患的学生感染率均较高。医学生群体之间混用洗刷用品极易造成交叉感染。结论加强医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蠕形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CAI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森洲  农子军  莫刚  黄大林 《华夏医学》2005,18(6):1050-1051
近几年来,我院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远程电视教育等现代教学手段,促进了医学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使得抽象的知识、不易解答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容易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生物支架复合诱导后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修复老年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分离培养及诱导BMSCs,将成功诱导后的BMSCs接种在SF-CS生物支架上构成修复体.54只16~18月龄兔,随机分为支架修复体组、单纯支架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采用右膝关节制备软骨缺损模型并植入支架.术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和改良Wakitani法组织学评分. 结果 SF-CS支架为相通性好的多孔结构,孔径平均151.72 μm,孔隙率为(92.72±4.78)%,吸水膨胀率为(141.10±6.87)%.BMSCs诱导后在SF-CS支架上生长良好,增殖活跃.12周时,支架修复体组软骨缺损基本修复,Ⅱ型胶原明显的阳性反应,生物材料基本吸收;单纯支架组以纤维样组织修复为主,Ⅱ型胶原阳性反应弱,未见支架残留;空白对照组修复不良;改良Wakitani评分显示支架修复体组优于单纯支架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SF-CS生物支架可以作为BMSCs载体修复老年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