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医药卫生   268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1篇
  1963年   1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药质量的真伪优劣是影响中药疗效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来 ,中药质量下降 ,严重地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有效用药 ,也有损于中医的信誉。本文就影响中药疗效的几个因素陈述如下 ,供同仁参考。1 品种混乱对疗效的影响中药来源繁杂 ,其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由来已久 ,因之常造成错买、错卖、错发和错用的偏差。如临床用龟板 ,正品应是龟科动物乌龟的腹甲 ,而有的将大海龟的腹甲冒充正品龟板入药。据考查目前全国所用的山豆根为 5科 7属的 14种植物的根。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 ,此品种为我国南方地区所习用 ,而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02.
为分析双心室再同步治疗(CRT)后影响左室电极稳定性因素和观察其长期参数的变化,对85例CRT病人进行3—66个月随访。观察指标:电极脱位和起搏参数改变的发生率;电极脱位和起搏参数改变是否与血管解剖形态有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拟行CRT植入88例,成功85例,成功率为96.6%。②左室电极脱位4例(占4.7%),2例电极头端向外移出0.5—1.0cm,但仍在血管远段,导致起搏阈值增高。1例为左室电极脱至冠状窦,1例为3根电极(右房,右室,左室)均脱到右心房,这2例均重新置入左室电极。③左室电极起搏阈值植入后逐渐增高,植入后24个月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是逐渐降低,植入后1周就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室电极的稳定性与靶血管的大小有关,靶血管过于粗大和平直,电极固定不牢,易于脱位。长期随访过程中,随时间延长左室电极阈值呈增高趋势,阻抗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肾性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α-烯醇化酶(α-enolase,Eno1)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μ2(glutathione-s-transferase,μ2,GSTM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5组:(1)对照组;(2)两肾两夹高血压大鼠组;(3)两肾两夹高血压大鼠+依那普利组;(4)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5)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依那普利组。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及左室重量指数,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Eno1、GSTM2及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的表达情况。结果两肾两夹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与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后,其左心室肥厚均得到明显逆转。与两肾两夹组相比,Eno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GSTM2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表达明显下调,而两肾两夹组无变化,经依那普利治疗后,二者的表达变化均未得到明显逆转;β-MHC在两种模型中的表达均上调,而依那普利治疗后,β-MHC在二者中的表达均明显下调。结论依那普利能明显逆转β-MHC在两种模型中的差异表达,但不能逆转Eno1和GSTM2在二者中的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104.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同时也是误诊率较高的一种慢性脑膜炎,常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颅内肿瘤等。随着肿瘤、艾滋病及糖尿病发病率增高,器官移植的开展,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报道日趋增多[1]。  相似文献   
105.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vibrant palsy),是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麻痹是肢体某一部位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帕金森的得名是在1817年一位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强直。他指出:这是一种感觉和智能没有损害的震颤麻痹。  相似文献   
106.
为比较右心室流出道(RVOT)与右心室心尖部(RVA)分别起搏对即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健康犬11只,先后分别将电极送至RVA和RVOT,以高于自身心率20/min起搏20min,分别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嵌压(PCWP)及心排血量(CO),反复3次取其均值。结果显示,RVOT起搏时心功能明显优于RVA起搏,CO升高0.25L/min(P<0.05),PCWP降低2.03mmHg(P<0.01),mPAP亦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VOT起搏与传统的RVA起搏相比,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7.
臧联合 《首都医药》2007,14(18):39-40
目的分析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正确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0~2006年收集的258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涉及102种药品,且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中药制剂,位居第三的是心脑血管类药物。结论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8.
512例神经内科NICU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及其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降低NICU患者的医院感染提供证据。方法对NICU的1027例患者进行筛选,对其中512例医院感染的患者及分离出的813株病原菌,在感染的种类、病因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49.85%),以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多见,G^-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最高(62.61%),对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耐药较低;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28.16%),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及时的细菌学检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规范的医疗行为是控制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9.
浅析养生以调理经络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生旨在通过自身的调摄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身心健康的目的.在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中,经络学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传统养生家们也十分重视经络对人体的作用.文章从经络运行气血、经络与脏腑的密切关系、经络畅通等3个方面探讨养生应注重调理经络,以经络畅通为人体健康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0.
铁刀木的生药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豆科植物铁刀木Cassia siameaLam.(傣药“埋习列”)的心材与叶进行生药鉴定研究,为其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鉴定依据。方法:运用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的方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首次报道了其心材与叶的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特征,绘制了组织粉末的显微简、详图。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该药材应用的鉴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