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药敏试验在肺癌化疗中的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标本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并根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结果各化疗药物敏感率分别为长春瑞滨(31.25%),紫杉醇(22.92%),多西紫杉醇(29.17%),吉西他滨(22.92%),顺铂(20.83%),卡铂(18.75%),依托泊苷(37.50%),长春瑞滨+顺铂(52.08%),依托泊苷+顺铂(50.00%),吉西他滨+顺铂(41.67%)。指导化疗组有效率(72.91%)明显好于经验化疗组(40.91%)。结论流式细胞药敏试验有助于临床筛选有效药物,选择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62.
目的检测成人Still’s病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分析其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及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例成人Still’s患者(疾病组)、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对照组)及48例健康体检人群(正常对照组)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组血清ADA和LDH活性;全血白细胞计数采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结果疾病组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0)。疾病组中血清ADA与LDH活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0.786,P=0.000),但与白细胞没有显著相关性(r=0.244,P=0.229)。结论血清ADA在成人Still’s患者中活性增高,提示ADA可能该病的一种潜在的诊断标志物,且与WBC无相关性,提示血清腺苷脱氨酶可能是一种独立于WBC之外诊断成人Still’s病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索以临床学科为导向的实验诊断教学改革,评价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以临床学科为导向重新整合教材内容,自编创新型教材并引入CBL和PBL等新的教学方法。选取2015级两个自然班78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实施前述教材,另两个自然班7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以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比较教学效果;组间考评数据运用SPSS 21.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总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成绩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在实验技术、临床应用型和检验项目选择与评价方面,观察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在基础知识与理论方面,观察组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0)。结论以临床学科为导向的实验诊断学教学对学生在应用型和提高型知识考核及临床疾病检验项目选择与评价方面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以及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和科学分析检验结果的能力。  相似文献   
6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明显增厚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以及软骨组织的侵蚀与破坏[1].microRNA可被分泌释放到细胞外,参与多种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2].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短的(大约20 ~ 22个核苷酸)非编码RNA,介导RNA干扰和在翻译水平抑制蛋白表达.miRNA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进程有关且可能参与RA新的调控机制[2-4].  相似文献   
65.
黄山市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报告黄山市卫生防疫站(245000)倪传友崔元凰沈承光林伟贺光国胡志坚黄山市是安徽省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重点疫区。70年代初疫情较重,以后一直处于稳定状态。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全市疫情有所回升,流行状况有所变化。为此,...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诊断中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5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者7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胱抑素C(CysC)和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生化指标。结果:心功能越差,cTnT、CysC和NT-ProBNP水平上升越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nT、CysC和NT-ProBNP指标联合检测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术后化疗方案与预后生存及副作用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8年11月18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就诊的ESCC患者病例,根据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88例。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概率,log-rank进行组间差异比较,Cox回归分析生存影响因素,应用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化疗方案组间的副作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化疗方案与ESCC术后副作用的相关性。   结果   化疗方案是ESCC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多西他赛(docetaxel,DOC)+洛铂(luoplatinum,LBP)/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紫杉醇(paclitaxel,PTX)+LBP/OXA”化疗方案总生存期均优于“DOC+顺铂(cisplatin,DDP)/奈达铂(nedaplatin,NDP)”组化疗方案;化疗方案与ESCC术后出现的血液/骨髓异常等副作用相关(χ2=11.741,P=0.008),“DOC+LBP/OXA”组较“DOC+DDP/NDP”组化疗方案,会增加白细胞降低发生的风险(OR=4.089,95% CI:1.073~15.585,P=0.039),减少淋巴细胞水平降低发生的风险(OR=0.257,95% CI:0.075~0.878,P=0.030)。   结论   化疗方案是ESCC术后预后生存及副作用的影响因素,“DOC+LBP/OXA”、“PTX+LBP/OXA”两组化疗方案的预后生存情况优于“DOC+DDP/NDP”化疗方案;“DOC+LBP/OXA”化疗方案相对其它方案可降低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8.
69.
70.
 目的 探讨临床病理特征与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只行根治性手术而未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432例行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临床病理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建立预测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分别用一致性系数(C-index)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和符合度。结果 43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中,有84例患者出现转移,阳性率19.4%。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3 cm、宫旁浸润、淋巴血管间质浸润是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分别为1.98(95%CI:1.17~3.34)、2.64(95%CI: 1.28~5.44)、4.77(95%CI: 2.60~8.75)。用于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的准确度为0.687。结论 基于肿瘤最大径>3 cm、宫旁浸润和淋巴血管间质浸润构建的列线图,可用于指导只行根治性手术而未行淋巴结清扫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