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医药卫生   20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36例,其中丘脑底核(STN)35例和丘脑腹中间核(Vim)1例,单侧18例,双侧1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 36例PD患者术后随访2~32个月,平均6.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45.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DBS能有效控制PD症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调节参数,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1999年4月~2001年12月我们对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350例帕金森病行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术后6例出现颅内出血,其中毁损灶出血3例,穿刺道出血3例。结果 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2例。术后意识恢复但遗留偏瘫4例;非手术治疗2例,恢复良好,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颅内出血并发症与微电极反复穿刺、毁损温度过高、手术操作精细度、患全身情况等因素有关。采用磁共振结合微电极导向提高靶点定位精确度,减少微电极记录针道数,降低毁损温度,重视手术操作,注意患全身情况,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等措施,有助于降低颅内出血并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63.
目的:总结脑深部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用DBS治疗帕金森病63例,共93侧.手术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平均7.3个月,对其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DBS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有电极放置不准重新调整2例,刺激电极与皮下导线连接处头皮切口破溃1例,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处皮下感染1例,记忆力轻度减退2例,情绪改变7例,肢体异动19例,睁眼困难1例,但未发生明显的致残性永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DBS是一种微创外科治疗手段,提高手术熟练程度可降低其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4.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毁损治疗顽固性痉挛性斜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痉挛性斜颈 (cervicaldystonia ,CD)是临床上常见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 ,目前 ,尚缺乏有效持久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了 1例顽固性痉挛性斜颈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男性 ,72岁 ,头部不自主向左侧阵挛性旋转 3年 ,劳累后加重。口服安坦、美多巴药物无效。体格检查 :见左侧胸锁乳突肌异常肥大 ,右侧胸锁乳突肌萎缩 ,头部向左侧阵挛性旋转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部CT、MRI未见异常。于 2 0 0 0年 5月 19日行微电极导向下立体定向左侧丘脑腹外侧中间核及…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单纯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及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空心钉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65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单纯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35例,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空心钉治疗30例,根据术后和术后6个月侧位X线片,对比分析骨块移位率。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2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无感染、关节僵硬及髌骨爪断裂等并发症发生。3例单纯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固定患者出现较明显的骨块移位,膝关节时有疼痛,屈曲轻度受限。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块移位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空心钉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比单纯髌骨爪固定更牢固、移位率低,关节功能恢复好,是粉碎性髌骨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6.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要讲究“绿色”。因为任何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都有明显副作用:消化道症状、异动、开关现象、幻觉、认知损害等。帕金森病患者一旦吃上药,往往需要终身服用。而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时间一般只有4~5年。随着吃药时间延长,疗效越来越差。所需剂量越来越大,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失去疗效。因此。帕金森病患者用药需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67.
<正>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由于帕金森病的病因至今没有明确,治疗误区较多,不断有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其实,帕金森病可治可控,只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就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和诊治过许多帕金森患者,看到过他们的泪水与笑脸。在此,我想分享下我的诊治感受,期待广大患者及家属能从中有所获益,能够积极、科学对待帕金森病。  相似文献   
68.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用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治疗帕金森病126例,其中单侧46例,双侧80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82例帕金森病患者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11.8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45.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5.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调节参数。  相似文献   
69.
PET在癫痫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T是一种无创伤性影像学检查技术,能从生化、代谢、功能、血流灌注、化学递质及神经受体等方面对癫痫灶进行显像和定量分析,从而可能为CT和MRI检查阴性的癫痫病人提供癫痫灶的定位诊断。本文对癫痫的PET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基础、PE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ET对癫痫外科治疗的指导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0.
插入式微波加温方法切除颅内肿瘤的临床应用(摘要)周晓平,刘建民,岳志建,胡小吾,王文仲,郝文清我科自1989年5月至1994年4月应用插入式微波局部加温切除颅内肿瘤68例,经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男性46例,女性17例,年龄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