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4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功能也发生变化,心功能代偿,逐步出现左心  相似文献   
92.
目的克隆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TIM-4)基因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TIM-4,并转染16HBE细胞。方法根据GeneBank中人TIM-4 cDNA序列(编号:NM-138379.2),设计出带有EcoRI和BamHI的上下游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人骨髓中扩增出TIM-4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形成pMD18-T-TIM-4重组质粒,经菌落PCR,双酶切,测序鉴定获得人TIM-4基因cDNA片段,然后将其亚克隆入pEGFP-C2绿色荧光载体中,并通过菌落PCR,双酶切,测序鉴定其重组体。将测序正确的pEGFP-C2-TIM-4质粒转染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出人TIM-4 cDNA全长1134 bp,经T-A克隆构建的pMD18-T-TIM-4重组质粒经菌落PCR,双酶切,测序证实载体中含有正确的TIM-4编码区片段。由此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TIM-4,经菌落PCR扩增出1134 bp左右的片段,经双酶切后产生4.7 kb和1134 bp左右的2条带,DNA测序显示与GeneBan...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和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基因在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0月门诊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60例(排除不符合者15例,确定入选45例)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以实时定量RT-PCR法分别对哮喘患者及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TIM-3,Galectin-9和IFN-γ的表达情况进行同步测定,初步探讨TIM-3,Galectin-9在哮喘发病中的潜在作用。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PBMCs中TIM-3,Galectin-9及IFN-γ mRNA水平均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U=458.5,P=0.019; U=437.5,P=0.010; U=260,P<0.001),二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IM-3/Galectin-9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发展,TIM-3或(和)Galectin-9有可能为治疗哮喘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4.
章群飞  胡丽华 《新中医》2016,48(5):244-246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治疗1年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和脑卒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康复护理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共48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46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24%,低于对照组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且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旨在了解湖北省地区汉族人群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A6936G变异的分布频率,探讨其与脑梗塞的关系。应用PCR-RFLP方法在湖北省地区汉族人群中检测380名脑梗塞患者和380名健康体检者的EPCRA6936G变异。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A/A、A/G和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77.1%、22.1%和0.8%,而健康体检者A/A和A/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8.2%和11.8%,未发现G/G基因型。综上所述作出下述结论:湖北省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EPCR A6936G变异,它与脑梗塞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96.
微核组学试验可综合展示DNA损伤与修复、染色体断裂或丢失、细胞生长抑制等多种有害结局终点,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等特点。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综合评估外源性化学物质的遗传作用类型和模式,还在癌症人群的高风险筛查和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微核组学图像计数方法(人工镜检计数、流式细胞仪计数、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存在耗...  相似文献   
97.
中药研究工作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较多,究竟从何下手?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颇值得研究。笔者认为首先应当重视开展中药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一、中医临床及理论研究迫切需要搞清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一个医生在应用中药的过程中需要通晓的起码知识,乃是某种药物按照通常的炮制方法和投药途径所能发生的作用以及对机体的影响。然而,可以说目前我们对中药确切的现代药理作用所知甚少。中医的不少理论或学说是根据人体用药  相似文献   
98.
目的:构建血型A抗原模拟多肽融合表达载体,初步鉴定融合表达蛋白结合抗A抗体的能力.方法:PCR扩增血型A抗原模拟多肽(P17)和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编码基因,并连接成P17-GST.双酶切后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 28 b,酶切、测序鉴定.以BL21(DE3)为表达菌,在IPTG诱导下表达P17-GST融合蛋白,Ni-NTA柱纯化蛋白.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分析融合蛋白模拟血型A抗原的能力.结果:成功构建P17基因和GST基因融合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b-P17-GST,目的基因可以高效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A型红细胞的凝集作用.结论:血型A抗原的模拟多肽序列与GST的融合表达蛋白可特异性结合抗A抗体,具有替代血型A多糖抗原潜能,为发展新型的抗A抗体滤除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
目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与ABO血型不合的关系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评价ABO血型不合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GVHD的影响。方法:使用关键词检索PubMed,筛选出与本研究目的相符的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初筛65篇文献,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计884例,其中血型不合417例,血型相合467例。血型不合组(包括主侧不合、次侧不合和主次侧均不合)发生aGVHD的OR=1.53(P=0.004),仅计算次侧不合组OR=1.40(P=0.14),cGVHD在血型相合与不合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eta分析支持ABO血型不合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GVHD的风险,但对cGVHD无影响。清髓方案可能促进ABO血型不合移植受者发生aGVHD。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Mindray-BC5300检测末梢全血时检测时间对血液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用BC5300血液分析仪对30例末梢全血标本分别于采血后0、5、10、30min连续检测,观察血液分析结果中WBC,RBC,HB,HCT,PLT,Neu%,Lym%等主要指标的变化。并将其中10例同时采集静脉血作为参考比较。结果:采血后0min分别与5min,10min,30min相比,WBC、PLT、Neu%,Ly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5min和10min相比,所有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5min和30min相比与采血后10min和30min相比,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静脉血结果与5min,10min末梢全血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5300检测末梢全血时,采集后立即检测会对某些指标有明显影响,应在放置后5~10min内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