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认知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认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治疗,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并随访1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8周末、1年后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ITAQ、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3.24,2.40,2.41;P〈0.01),均以认知治疗组显著较好。结论:认知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应用多媒体加强认知治疗对躁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认知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躁狂药物治疗,认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媒体加强认知治疗,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8周末、1年后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后,两组BRMS、ITAQ、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均以认知治疗组较好。结论应用多媒体加强认知治疗能有效提高躁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防止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舒必利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和预后。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舒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各48例),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效疗和副反应,并追踪观察二年。结果:两组在疗效和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二年追踪观察,从经济负担方面看,舒必利组依从性优于利培酮组。结论:舒必利疗效确切,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患者仍是首选。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西酞普兰组[28例。(20~40)mg/dpo.]和阿米替林组[28例。(75~250)mg/dpo.],两组疗程各6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药临床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起效快,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172个广东潮汕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将1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偏执型(96例)和非偏执型(76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TNF-α的3个多态性位点(-C863A、-G308A、-G238A)和TNF-β+A252G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 (1)单位点TDT检验,TNF-β+A252G位点杂合子父母过多地传递等位基因G给患者(X2=5.49,Pc<0.05),而TNF-α的3个多态性位点(-C863A、-G308A、-G238A)均未发现传递不平衡.(2)多位点联合进行单体型分析,未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存在传递不平衡;但在96个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有一种常见单体型[(-863C,-308G,-238G,+252G);X2=7.20,Pc<0.05]存在偏向传递.结论 在广东潮汕人群中,TNF-α和TNF-β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某些关联,该基因可能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36.
多发性肌炎合并周围神经病(附5例临床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 (PM )合并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及预后。方法 :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的PM合并周围神经病 5例进行了分析及 3个月~ 2年的随访。结果 :5例病人经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PM合并周围神经病的周围神经损害及表现可轻可重 ,但预后并不比单纯多发性肌炎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万拉法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及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万拉法新组抗抑郁作用起效快,在第1,2周末HAMD评分低于氟西汀组,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2.14和2.02,P<0.05).经过6周治疗,万拉法新组显效率80.0%,氟西汀组显效率66.7%,差异无显著性(χ2=1.36,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可以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第一线抗抑郁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