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特征。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40名抑郁症患者、40名焦虑症患者和40名正常人进行调查,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1)抑郁组和焦虑组患者得到的主客观社会支持及支持总分[抑郁组(41.25±6.44)分;焦虑组(40.86±6.17)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19±7.88)分](P<0.01~0.05),支持的利用度却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0.05),而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方式的投射、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否认、假性利他、隔离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成熟防御因子中压抑及幽默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症组被动攻击、隔离得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和对照组(P<0.01)。焦虑症组假性利他、反作用形成防御方式得分明显高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P<0.01)。(3)抑郁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投射、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426,r=0.401),与隔离呈显著负相关(r=-0.397,r=-0.501);焦虑组HAMD评分与躯体化、否认呈显著正相关,HAMA评分与反作用形成、理想化呈显著负相关。(4)焦虑和抑郁组患者均显示在矛盾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在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或0.05),抑郁组患者还在亲密度、独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焦虑组和国内常模患者(P<0.01)。结论(1)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存在不成熟倾向,社会支持系统差且家庭功能有缺陷;(2)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和家庭功能缺陷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国产奥氮平(欧兰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奥氮平组口服起始剂量为10mg/d,1周内根据病情及不良反应调整药物治疗剂量为10-20mg/d,治疗剂量(16.25±4.21)mg/d;氯氮平组口服起始剂量为50mg/d,治疗剂量(278.13±91.36)mg/d。两组治疗期间不联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疗程为8周。由课题组成员在患者用药期间按不良反应症状量表的标准观察不良反应或询问患者,并记录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末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奥氮平组发生嗜睡、便秘、流涎、头晕和晕厥等不良反应明显比氯氮平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除物质生活维度外,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治疗,不良反应较轻,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了解精神专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不同性别来访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和分析来自汕头大学心理咨询中心2007年1~12月来访者共424例(男231例,女193例)的资料.结果 不同性别来访者在年龄分布、婚姻状况、文化、职业、住址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疾病构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神病专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中不同性别来访者显示出不同的临床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是有效、必要的.  相似文献   
24.
住院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不同环境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本文作者采用Oliver的生活质量概况表(LQOL)对 34例住院与 33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 社区组患者的居住状况及社会交往的主观满意度明显高于住院组 (P <0 0 1或 0 0 5 ) ;社区组患者的负性情感明显低于住院组 (P <0 0 5 ) ;采用协方差分析 ,社区组患者居住状况主观满意度仍明显高于住院组 (P =0 0 1 5 )。社区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其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r=- 0 34 7,P <0 0 5 )。结论 社区康复更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药物不良反应则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病同胞对缺陷型及非缺陷型在家系中分布的一致性。方法收集 51个精神分裂症家系 1 1 1例患者 ,共 70对患病同胞 ,用Kirkpatrick缺陷综合征量表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缺陷症状 ,并将其划分为缺陷型及非缺陷型。采用同胞对法分析患病同胞缺陷型及非缺陷亚型的一致性。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病同胞对缺陷型及非缺陷型不符合随机分布 ,差异具有显著性(χ2 =1 2 40 ,ν =1 ,P <0 0 0 1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病同胞中缺陷型及非缺陷型的分布具有家族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26.
在社区精神医学中,人们侧重关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等问题.对有关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研究着重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下简称患者)的社会支持,为社区中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必要的指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谢文娇  肖勃  丘春柳 《全科护理》2013,11(20):1835-1837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来访者父母养育方式和心理健康现状及两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0例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来访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青少年来访者EMBU中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1),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偏爱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P<0.01)。SCL-90中除躯体化和强迫症状2个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7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或P<0.0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SCL-90多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偏爱、拒绝否认因子与SCL-90多个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来访者父母养育方式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父母过多使用负性情感易使其出现心身症状。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实施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卫生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针对性系统化家庭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并统计1年内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N-BPRS、SDSS、服药依从性调查表总分显著低于自身入组时水平及对照组同期总分,ITAQ总分显著高于自身入组时及对照组同期总分,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自知力的恢复,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促使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应用多媒体加强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媒体加强认知干预,随访1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末各评定1次,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总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服药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33、2.78、2.98,P<0.01),观察组的效果更显著.结论应用多媒体加强认知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0.
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信度、效度测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试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在国内的信度和效度,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工具。方法:通过对8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评估,测试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克伦巴赫系数在.579-.933之间;分半信度在.907-.935之间;重测信度在.570-.759之间。该量表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可接受的水平。结论:该量表是一个信度、效度较好、且简短易行的自评量表,可望在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