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0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219篇
医药卫生   583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的并发症,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与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并不完全一致,也常缺乏典型的神经系统表现,加之早产本身就是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胆红素在早产儿中引起的神经毒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对早产儿红素脑损伤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近年来,对胆红素神经毒性及早产儿红素临床表现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一些实验室指标及神经影像学的联合检测为早产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92.
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并不少见,已有报道脑炎、脑膜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及吉兰一巴雷综合征均可能与支原体感染有关。支原体感染合并脑梗死较为少见,积极抗凝、溶栓治疗也常遗留严重后遗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采取动脉内支架植入取栓术治疗1例支原体肺炎并脑梗死患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索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动态演变。方法以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为对象,采集患者入院时、发病第14天、发病第30天的证候要素,应用关联分析法,构建复杂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核心算法,抽取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核心关系网络,分析证候要素在不同时点的动态演变。结果共纳入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患者入院时证候要素以风证、痰证、血瘀证为主;发病14天、发病30天均以痰证、血瘀证为主。在具体表现方面,入院时以病情数变、神情躁扰不宁、发病即达高峰、高黏滞血症、脉细或细数等表现为主;发病14天时以脉滑或濡、脉弦、舌紫黯为主;发病30天时以高黏滞血症、脉滑或濡、脉弦、舌紫暗为主。结论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在不同时点呈现动态演变,痰证、血瘀证贯穿了病程始终,并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994.
颈椎病作为一种退变性疾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在老年病人中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人颈椎病往往表现出起病隐匿,就医晚,症状重,多节段受累的特点,而且老年病人合并慢性内科疾病的比例非常高,故老年人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有其独特的规律[1]。现回顾分析本中心有限性选择性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老年人多节段颈椎病17例的治疗情况。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1.1.1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995.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利用磁敏感差异成像并增加图像对比的新技术,其对血液代谢成分、缺氧血、钙化和铁沉积等非常敏感。已广泛应用于血管畸形、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神经系统变性病以及脱髓鞘疾病等的临床诊断。文章对SWI的基本原理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耳后注射给药治疗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242例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1例;所有患者均行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观察组患耳耳后注射给药,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和血清ROS、sVCAM-1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4%、6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和Ⅴ波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Ⅰ-Ⅴ波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ROS水平分别为(0.66±0.38)ng/ml和(2.31±1.12)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985,P<0.05);sVCAM-1水平分别为(230.5±26.4)和(312.6±47.2)ng/ml,治疗组血清sV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1.953,P<0.05)。结论 耳后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 珀酸钠治疗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能有效提高耳内药物浓度,提高血管Na+/K+-ATP酶活性,有效调节血ROS和sVCAM-1水平,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有效开展护理中断事件管理的改进实践, 评价其应用成效。 方法 通过团队的组建、 前期调查分析、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有效质量控制等措施,在 2 个移植外科病房开展护理中断事件管理的改进实践。 结果 干预后 2 个月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次较干预前减少;干预后消极型结局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 χ 2 =38.536 , P<0.001 )。 干预后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在全院护理单元中排名第一。 干预后护士“交班类”和“交流类”工作的时间均明显缩短;干预后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 3.03±0.39 )与干预前( 2.67±0.52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6.210 , P<0.001 )。 结论 通过组建课题团队、结合前期数据设置干预项目、以“知 - 信 - 行”模式和 PDCA 循环等落实质量控制,创新并实践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方案,可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与结局,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与自我效能感。 基于护理中断事件管理改进的实践是护理质量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管理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某军队医院医疗质量水平的变化趋势及验证综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为医疗质量考核及医院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OPSIS法和RSR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符,医疗质量呈上升趋势,表现最好的是2012年、2014年,处于中等水平的是2011年、2013年、2015年,质量水平较低的是2008年-2010年。结论应用综合评价方法,能全面了解医疗质量现状与标化趋势,有利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价阅读时戴低度凸透镜对小学生近视的干预效果。 设计 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 594例1~5年级的近视高危(双眼裸眼视力≥4.7,-1.0 D≤双眼等效球镜值≤2.0 D)的小学生。阅读时戴低度凸透镜者286例为干预组,平均年龄(7.81±1.48)岁;未戴低度凸透镜者308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8.44±1.59)岁。方法 2010年底(基线)和2011年底(终线)分别对594例1~5年级的小学生行屈光度检查。根据终线时的检查结果(取右眼数据),以近视进展情况(终线右眼等效球镜-基线右眼等效球镜)、近视发病情况作为结局指标,分别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干预效果,并且按照性别和年级(1~3年级VS 4~5年级)进行分层分析。主要指标 右眼等效球镜度数。结果 干预前后干预组右眼等效球镜变化(-0.35±0.76)D,较对照组(-0.56±0.71)D少(P=0.004)。女生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效(P=0.003),男生干预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317)。1~3年级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效(P<0.001),而4~5年级干预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678)。终线时,干预组和对照组近视发病率分别为14.3%和29.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近视发病的OR值为0.593(95%CI=0.371~0.946);按性别分层,男生和女生干预组近视发病的OR值分别为0.704 (95%CI=0.358~1.385)和0.450(95%CI=0.227~0.894);按年级分层,1~3年级和4~5年级干预组近视发病的OR值分别为0.440(95%CI=0.238~0.813)和1.143(95%CI=0.478~2.731)。结论 阅读时戴低度凸透镜,尤其是女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可以减缓近视发展的进程,降低近视发病率,对小学生近视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眼科,2016, 25:294-298)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MRI显示的垂体腺瘤大小以及视交叉高度与患者视力、视野改变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MRI冠状位影像测量肿瘤垂直高度(表示肿瘤大小)和视交叉中央高度,采用德国眼科协会提出视力损害评分(VIS)评估视力、视野改变。结果 垂体腺瘤大小与患者视觉功能损害程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截断点为2.15 cm时,曲线面积为0.782(95%可信区间为0.664~0.900,P<0.01),此时尤登指数取最大值,敏感度为0.824,特异度为0.647。视交叉高度与垂体腺瘤患者视觉功能损害程度的roc曲线显示截断点为1.4 mm时,曲线面积为0.675(95%可信区间为0.540~0.809,P<0.01),尤登指数取最大值,敏感度为0.824,特异度为0.529。肿瘤大小和视交叉高度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视交叉高度(mm)>结论 垂体腺瘤的视力、视野损害与肿瘤大小有一定相关性;术前垂体腺瘤MRI影像学特点可为患者视力视野损害评估提供依据;本研究提示肿瘤大于2.15 cm或视交叉高度小于1.4 mm时,会导致明显视力视野损害,建议手术,以防止患者视力视野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