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0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观察骨骼发育成熟的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完全脱位的患者脱位侧下肢长度的变化特点及伴随膝关节畸形的情况.方法 选择201 1年3月至2012年12月因单侧髋关节完全脱位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6例,女性22例;年龄13.4~66.2岁,平均29.8岁.脱位侧为中低位脱位(HartofilakidisⅡ型)17例(60.7%),高位脱位(HartofilakidisⅢ型)11例(39.3%).患者均行站立位双下肢全长正位X线检查,于X线片上进行双侧股骨及胫骨绝对长度、下肢相对长度的测量,并观察脱位侧与非脱位侧膝关节畸形情况.对股骨绝对长度、胫骨绝对长度、双下肢相对长度及双侧膝外翻角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膝外翻分布规律及不同脱位程度下肢相对长度的分布规律采用x2或校正x2检验.结果 脱位侧股骨绝对长度较非脱位侧延长者17例(60.7%),最长延长32.7 mm,平均延长9.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8,P=0.197).脱位侧胫骨绝对长度较非脱位侧延长者21例(75.0%),最长延长10.9 mm,平均延长4.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9,P=0.006).脱位侧下肢相对长度较非脱位侧延长者20例(71.4%),最长延长25.0 mm,平均延长9.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1,P=0.022).脱位侧膝外翻角为3.±4°,非脱位侧膝外翻角为-3°±4°,双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2,P=0.000);其中脱位侧膝外翻畸形12例,膝内翻1例;而非脱位侧膝内翻畸形15例,膝外翻畸形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39,P=0.000).结论 大多数单侧髋关节完全脱位患者脱位侧患肢长度较非脱位侧延长,其中股骨和胫骨均有延长.脱位侧出现膝外翻畸形的发生率较高,而非脱位侧膝内翻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2.
<正>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作为医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病理学与临床医学关系尤为密切,特别是处于飞速发展的分子病理诊断[1],其不仅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判断依据及参考,更重要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2]。病理学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所以病理实践中的形态学学习尤为重要,能直接体现学生对病理知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E6蛋白(HPV16/18E6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up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宫颈病变中hTERT及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hTERT和HPV16/18E6蛋白表达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且与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475,r=0.416,均P<0.05);hTERT与HPV16/18E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72,P<0.05).结论:hTERT及HPV16/18E6蛋白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
uPA和V-ATP酶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uPA、V-ATP酶m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45例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uPA和V-ATP酶mRNA表达,以7例肝血管瘤作为对照组。结果uPA mRNA在癌组、癌旁组及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4.4%和28.6%,3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V-ATP酶mRNA在癌组、癌旁组及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6.7%、57.1%,3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以有/无肝内静脉癌栓形成和肝外转移将癌组分为转移和无转移两组,uPA、V-ATP酶mRNA在两组的表达均有差异显著(P〈0.01);而它们的表达与乙型肝炎、病理分级、血清AFP水平以及肿瘤直径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肝细胞癌中uPA、V-ATP酶mRNA高表达与肝癌的侵袭转移有关,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TR-6)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芯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利用125例HCC、48例癌旁、89例非癌肝组织构建组织微阵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芯片和5种肝癌细胞系中TR-6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组织微阵列利用率为96.56%(253/262);(2)HCC组织中的TR-6蛋白的阳性率为73.33%(88/120),明显高于癌旁的54.17%(26/48,)(χ2=5.755,P=0.016)及非癌组织的29.41%(25/85,χ2=38.801,P=0.000).癌旁组织中的TR-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χ2=7.952,P=0.005).5种肝癌细胞系均有TR-6蛋白的表达,而癌旁肝细胞系QSG-7701及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均无表达;(3)HCC中临床TNM分期Ⅰ、Ⅱ期TR-6阳性率61.76%(42/68)明显低于Ⅲ、Ⅳ期88.46%(46/52,χ2=10.739,P=0.001);(4)HCC中无转移组TR-6阳性率58.82%(20/34)明显低于转移组96.67%(29/30,χ2=19.858,P=0.000);(5)TR-6表达率在AFP≥400μg/L组为80.82%(59/73)、有门静脉癌栓组91.30%(42/46)、包膜浸润组84.34%(70/83)和多个肿瘤结节组89.13%(41/46)分别高于AFP<400μg/L组的61.70%(29/47,χ2=5.345,P=0.021)、无门静脉癌栓组的62.16%(46/74,χ2=12.319,P=0.000)、无包膜浸润组的48.65%(18/37,χ2=16.668,P=0.000)及单个肿瘤结节组的63.51%(47/74,χ2=9.519,P=0.002).(6)TR-6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肝硬化及肿瘤直径无关.结论检测TR-6蛋白指标有助于HCC的诊断和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6.
浅谈免疫组织化学中的显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免疫组化显色的操作经验。方法用DAB对上万例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标记定位准确,背景清晰。结论按作者推荐的方法注意操作要点,有助于提高免疫组化染色质量。  相似文献   
97.
目的 通过植入不同方法处理的同种异体骨 ,观察移植免疫排斥中脾脏T细胞的总数与亚群的变化 ,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后机体的免疫反应。方法 取 64只C5 7BL/6、1 6只BALB/C小鼠的双侧肱骨、股骨及胫骨 ,制成新鲜异体骨、冷冻干燥异体骨、冷冻干燥脱脂异体骨、脱脂脱钙异体骨四种同种异体骨 ,及新鲜自体骨 ;每只小鼠骨对等分为 2份 ,分别植入 1 60只BALB/C小鼠双侧股四头肌囊袋内。于术后 1、2、4、8周处死 ,提取脾脏T淋巴细胞。用FITC特异性荧光标记的CD3、CD4、CD8单克隆抗体作用后 ,FACS流式细胞仪检测 ,得到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百分数。结果 接受C5 7BL/6同种异体骨移植后BALB/C小鼠T细胞总数及亚群于术后 1周、2周渐升高 ,4周开始下降 ,8周基本恢复正常。其中新鲜异体骨移植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0 5 ) ,冷冻干燥异体骨、冷冻干燥脱脂异体骨、脱脂脱钙异体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 )。结论 冷冻干燥异体骨、冷冻干燥脱脂异体骨、脱脂脱钙异体骨移植后的细胞免疫水平相似。创伤对脾脏T细胞总数及亚群的变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鸡流感病毒受体分布特点及其在流感病毒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方法:应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鸡呼吸道和消化道流感病毒SA受体的分布,用荧光素Alexa 488标记的禽流感病毒H9N1、人流感病毒H1N1分别与鸡呼吸道、消化道各解剖部位结合。结果:鸡呼吸道均表达SA-α2,3Gal和-α2,6Gal受体,SA-α2,6Gal受体在气管、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呈高密度分布,而SA-α2,3Gal受体在呼吸道的分布以副支气管上皮细胞为主;消化道结肠上皮细胞SA-α2,3Gal受体呈弥漫分布,但SA-α2,6Gal受体仅少量分布。同时,禽流感病毒H9N1、人流感病毒H1N1均可与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细胞结合。结论:鸡同时表达SA-α2,3Gal和-α2,6Gal受体,能与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结合,有助于病毒基因重配,可充当产生人类流感大流行潜在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对鼠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neovascularization,CNV)及白介素-1α(IL-1α)表达的作用,探讨AS对CNV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取5只做正常对照,其余100只制作左眼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分别予生理盐水(A组)、0.1%地塞米松眼液(B组)、10μg/mL AS液(C组)、20μg/mLAS液(D组)滴眼,于碱烧伤后1、3、7、14、21d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麻醉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计算各组CNV面积,处死大鼠取角膜,行病理组织检查及酶链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各组IL-1α的表达。结果:C组、D组碱烧伤后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碱烧伤后第3天起各时间点CNV面积均明显小于A组(P〈0.05)。碱烧伤后各时间点C组、D组IL-1α表达量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AS能显著抑制碱烧伤CNV,可能与其抑制IL-1α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0.
TUNEL联合免疫组化DcR3染色在肝癌组织切片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罡  党裔武  罗殿中 《山东医药》2009,49(10):34-35
10例肝癌(HCC)组织各切片4张,其中1张单行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1张单行免疫组化诱捕受体3(DcR3)染色,1张先行免疫组化DcR3染色再行TUNEL,1张先行TUNEL再行免疫组化DcR3染色。结果显示,10例HCC标本中,单行TUNEL的切片中9例可见凋亡细胞,单行免疫组化DcR3染色的切片中8例阳性,先行免疫组化DcR3染色再行TUNEL或先行TUNEL再行免疫组化DcR3染色的切片中也均有9例可见凋亡细胞、8例免疫组化DcR3染色阳性(凋亡信号呈现于细胞核,DcR3表达于胞质),同1例HCC组织切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到了相同的检测结果。认为在同一张HCC组织切片上进行TUNEL及免疫组化DcR3染色可同时了解细胞凋亡与DcR3的表达情况,该检测方法可用于研究DcR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