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0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单次高能震波冲击对大鼠睾丸的影响邓耀良罗殿中陈宏刚广西医科大学生殖医学杂志1996,5(2):103用JDPN-IV型体外震波碎石机直接冲击Wistar大鼠的睾丸,观察高能震波对雄性动物的生殖毒性作用。结果发现,单次高能震波冲击Wistar大鼠睾丸3...  相似文献   
22.
23.
24.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中CD+163巨噬细胞表达水平变化。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4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巢、癌内间质、癌与正常肺交界区的CD+163巨噬细胞。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癌内间质及癌与正常交界区CD+163巨噬细胞高表达患者的比例为72%、65%,均高于癌巢中的43%,P均〈0.05。癌与正常交界区CD+163巨噬细胞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受累有关,P均〈0.05;交界区CD+163巨噬细胞高表达者平均生存时间(767d)明显少于低表达者(1385d),P〈0.05;Cox风险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交界区CD+163,巨噬细胞表达、临床分期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HR4.22,95%CI1.55~11.53,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癌巢组织、癌内间质及癌正常交界区均存在CD+163,巨噬细胞表达。  相似文献   
25.
陈罡  罗殿中 《医学教育探索》2008,7(12):1324-1326
通过对欧洲高等医学教育中分组协作学习方法的内涵、要素、程序及功效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学龄前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最常见的致病病毒[1]。感染后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少数患儿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2]。病程进展通常较快,常见病变为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麻痹和脑干脑炎,严重者会导致患儿的死亡[3]。由于该病毒对于医疗保健系统带来的巨大影响,EV71病毒在手足口病中致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张增峰  罗殿中  樊晓晖 《广西医学》2010,32(11):1313-1317
目的探讨鹌鹑流感病毒受体分布特点及其在流感病毒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方法应用亲和组化法检测鹌鹑呼吸道和消化道流感病毒SA受体的分布,用荧光素Alexa488标记的禽流感病毒H9N1、人流感病毒H1N1分别与鹌鹑呼吸道、消化道各解剖部位结合。结果鹌鹑呼吸道均表达SAα-2,3Gal受体和SAα-2,6Gal受体,SAα-2,3Gal受体在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次级支气管和消化道结肠上皮细胞均呈弱阳性分布,而副支气管呈阳性弥漫分布;SAα-2,6Gal受体在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多呈强阳性弥漫分布,而在副支气管、消化道结肠均为缺乏或仅极少量分布。禽流感病毒H9N1、人流感病毒H1N1均可与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细胞结合。结论鹌鹑同时表达SAα-2,3Gal受体和α-2,6Gal受体,能与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结合,有助于病毒基因重配,可充当产生人类流感大流行潜在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为在国内更好地开展前外侧肌间隙入路髋关节微创置换术,研究国人相关解剖结构,探讨手术技术并观察临床效果. 方法 解剖3具(6髋)新鲜成年尸体标本,观察国人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周围解剖结构.对16例患者实施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总结临床结果 和手术操作技术. 结果 尸体解剖见手术入路为长三角形间隙,其上内角处臀中肌前缘与阔筋膜张肌后缘有部分肌纤维连接,是臀上神经下支经臀中肌进入阔筋膜张肌的关键部位,手术切口上缘不应超出此范围.临床手术切口长7~10 cm(平均8.8 cm),术中出血250~550 ml(平均350 ml).术后3~5 d下床活动.7例术中发现臀中肌前缘肌纤维部分挫裂伤,予以修剪.随访18~39个月(平均27.7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多数假体位置良好,1例髋臼前倾角偏大,2例髋臼外展角偏大,但均无并发症和明显功能障碍.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为(39.1±6.7)分,术后6个月为(80.6±11.3)分,术后12个月为(88.7±9.6)分,术后24个月(11例)为(91.4±13.5)分.所有患者未发现臀中肌无力现象. 结论 前外侧肌间隙入路髋关节微创置换术具有解剖层次简单、手术创伤小、不剥离或损伤肌肉、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有实用价值并适合在体形较小的国人中推广.但术中需避免因大转子撞击敏髋臼锉修的前倾角偏大及切口远端软组织限制致髋臼外展角增加.注意准确定位皮肤切口,并使用微创技术专用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联合半月板移植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微创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8例膝关节半月板切除伴有ACL损伤的患者,同期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移植与ACL重建微创手术.内侧半月板移植采用前后角骨栓固定方法,外侧半月板移植采用前后角骨桥固定方法.ACL重建术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股骨端内纽扣固定、胫骨端可吸收界面钉固定的方法.全部手术过程在关节镜下完成.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记分和IKDC分级评价.关节稳定性检查包括Lachman试验、抽屉试验和轴移试验.膝关节活动度通过测量双膝活动度的差值评价.平均随访20.4个月(5-42个月).结果 本组病例没有因移植物失败需ACL翻修或取出移植半月板者.患侧膝关节屈曲度较健侧减少9°±6°,伸直度较健侧减少3°±2°.术前患膝Lachman试验Ⅱ°阳性2例,Ⅲ°阳性6例,抽屉试验Ⅱ°阳性3例,Ⅲ°阳性5例,所有患膝轴移试验阳性.术后患膝Lachman试验阴性6例,Ⅰ°和Ⅱ°阳性各1例.前抽屉试验阴性6例,Ⅰ°阳性2例.所有患膝轴移试验阴性.Lysholm记分在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KDC分级正常和接近正常者所占比率在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MRI示ACL移植物位置适当,移植半月板1例前角和1例后角有Ⅱ°损伤信号影,其余半月板外形良好,有内部信号不均匀现象.结论 对适当选择的半月板切除伴有ACL损伤患者,联合半月板移植与ACL重建术可较好地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改善功能.虽然其在全关节镜下的微创操作技术上有一定难度,但此术式是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0.
髌骨软化症     
髌骨软化症即髌骨软骨软化症,是因髌骨背侧软骨磨损变软引起的膝前区疼痛。主要病因为髌骨轨迹不良,包括髌骨发育不良、髌骨不稳、高位髌骨、低位髌骨、股骨滑车发育不良、骨内侧肌无力、Q角增大、平足等。常见于女性,青春期和更年期为高发期。临床表现为膝前部疼痛不适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