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异位症)是与不孕密切相关的妇科常见病,占不孕妇女的30%~40%。关于其发病机理及与不孕的关系至今仍未阐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研究其病因,以便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考虑到异位症不孕可能是一种具有自身流行病学特点的疾病,本研究采用非配对资料病例对照研究,对其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1资料与方法1.l资料:异位症不孕组:为1989年2月至1994年12月,在我院经腹腔镜检查诊断为异位症的不孕妇女209例。依照美国生育协会(AFS)分期[’]标准分为:且期66期,三期89例,四期39例,N期15例。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S-2251底物显色法,对放置T形含铜宫内节育器(TCu-IUD)致月经过多,T形含18-甲-炔诺酮宫内节育器(18-甲-IUD)月经过少或闭经、未放置宫内节育器(IZD)月经正常者的子宫内膜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Cu-IUD组子宫内膜t-PA活性为111.3±44.6 IU/mg蛋白((?)±s),明显高于对照组(44.2±16.2 IU/mg蛋白)和18-甲-IUD)组(39.4±14.9 IU/mg蛋白),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均<0.01),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表明:子宫内膜之t-PA活性增加是放置IUD妇女月经过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重点观察利凡诺引产过程中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孕酮)、P_2(孕二醇)、E_0(雌酮)、E_2(雌二醇)及E_3(雌三醇)水平的变化以及流产后胎盘形态的改变,并与花粉素、水囊引产进行比较,以探讨利凡诺引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16.
带器失败的原因和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器失败的原因和预防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430030)罗丽兰宫内节育器(以下简称IUD)是当前控制生育措施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它具有长效、经济、简便、安全等特点。90年代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有8000~9000万妇女使用IUD,而中国就占7000...  相似文献   
17.
我科于1985年12月~1987年4月,在45例不孕症中均作子宫输卵管造影(下简称HSG)及染色腹腔镜通液检查(下简称Lap)。并对二者的符合性进行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年龄平均29.96±3.35岁(范围24~36岁)。不孕年限最短2年,最长15年,平均4.8年。45例不孕症病例中,38例先行HSG后作Lap。7例先行  相似文献   
18.
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为妇产科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疾病,在国内并不少见。 由于临床上之多见,而且在临床工作及病理检查上都不无困难,我们回顾近七年五个月来(55年5月—62年10月)在临床上所遇到的40例,结合追踪工作加以分析。 材料来源,我们分析的病例是武汉医学院附属的二个医院(附属二院自55年5月—62年10月,附属一院自61年开始)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9.
达那唑(Danazol)是一种与17α—炔睾酮有关的杂环类固醇激素,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它具有抑制垂体FSH和LH释放,降低性腺类固醇合成等作用。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性或功能性月经过多,经前紧张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囊性乳腺增生症以及原因不明性不孕症和习惯性流产等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且副作用少。但作为一种事后口服避孕药,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85例妇科住院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附件切除术、卵巢肿瘤或巧克力囊肿剔除术、输卵管线形切开取胚术等。探索了腹腔内缝合、打结技术及组织取出方式。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为4.71%。中转剖腹率为3.53%,余者术后伤口预期愈合、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以代替大部分妇科经典手术,且损伤小、痛苦少,可较满意达到去除病变,保留器官功能的目的。但当腹腔镜手术出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改行剖腹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