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自 1 8 89年Bassini报道第 1例疝修补术以来 ,随着对疝的发生、发展机理的逐步认识及修复材料、技术的发展 ,已创造出多种疝修补术 ,且各具特色 ,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长期以来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术式为Bassini,Halsted ,Ferguson ,Mcvay。1 889年Bassini首次应用精索腱膜下移位腹股沟疝修补术 ,修复腹壁时将精索移位至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之间 ,而将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 ,以加强后壁 ,经过 4年追踪随访 2 6 2例手术患者 ,有 8例复发 ,复发率为 3%。同年 ,Halsted提出相似的术式且将联合腱与…  相似文献   
42.
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疾病:附6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余64例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主动脉夹层42例(其中Stanford B型38例,Stanford A型4例),主动脉瘤22例。局麻或全麻下经股动脉入路植入支架型人工血管修复病变的动脉内膜。4例分别同期行血管搭桥手术(股-股动脉搭桥,锁骨下-颈总动脉搭桥,左-右颈总动脉搭桥,腹主动脉-肾动脉搭桥1例)。6例支架型人工血管一期覆盖了左锁骨下动脉而未行血管搭桥手术。结果即刻内漏18例,发生率28.12%(18/64)。无移植物错放、移位、瘤体破裂、中转手术和截瘫等并发症发生。所有受破坏的分支血管修复后真腔供血明显改善。围手术期病死率6.25%(4/64)。随访1~84(平均23.4)个月。动脉瘤组和动脉夹层组各有2例行再次手术。结论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病变近期效果满意,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3.
[目的]实现小儿手术中应用急性血液稀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更新输血观念,防止和减少输血事故发生,减少和避免由输异体血所致的血液传染病的传播和输血不良反应,缓解血源紧张,减低病人的输血费用和病人围术期感染发生率.[方法]选择对象为学龄前儿童,体重10~20 kg,HCT> 36%,HB > 130g.非贫血择期手术的病人20例.在麻醉完成后手术切皮前采集全身血容量20%的血液暂存,同时输入采血量2倍的等渗液和胶体液(晶胶比为1:1)维持患儿血容量及正常生命特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血液稀释具体指标HCT > 28%,HB > 100g,RBC > 100万.手术结束即将采集的自体血液输入患儿体内,插入导尿管观察尿量,并同时利尿,利去体内稀释的水,达到正常生理指标最佳状态.[结果]通过20例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法,全组采血量在(210±70) ml,术中生命特征.血氧饱和度,血气电解质,HCT均在正常范围低限以上.术毕输入采集的自体血,血液学生理指标均达正常低限以上.[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价镍钛机用ProTaper及ProFile预备根管的临床效果及工作效率.方法 选取需行根管治疗的100颗患牙,随机分为PT和PF组两组,分别使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和ProFile冠向下预备根管技术,侧压充填根管.记录根管预备时间及断针情况,观察根充效果,评估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机用镍钛器械均能很好地维持根管的弯曲和连续,根管锥度、流畅度好,术后疼痛发生少.ProTaper预备根管平均时间(4.42±0.62)min, ProFile平均时间(6.48±0.70)min, ProTaper的操作时间比ProFile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管内断针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P>0.05).结论 两种器械预备根管成形效果均好,ProTaper比ProFile更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情况及处理的策略.方法 对5例合并有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中4例手术预定方案顺利完成,术后造影显示破口封堵完全,主动脉分支或旁路血流正常;1例支架释放失败.4例手术成功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无脑部及上肢缺血症状,支架无移位,无内漏.结论 主动脉弓分变异形式多样,术前仔细评估是正确处理主动脉弓部病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7年2月期间,我院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技术治疗16例患有严重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患者,通过采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增殖并释放入血,在动员的第5~6d,通过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浓缩干细胞液做缺血肢体肌肉注射。结果经治疗后3~24个月的追踪随访,息肢静息痛缓解,溃疡愈合,间歇性跛行时间及距离延长。结论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是可行且有效的,是治疗缺血性疾病的一种新手段,但该治疗方法处在临床治疗的初级阶段,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