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试验方法,将118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就诊次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安慰组42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2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受饮食控制。治疗取腹部以脐为中心12穴并配合下肢梁丘(双侧)、足三里(单侧)、阴陵泉(单侧)穴位。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腹部皮下脂肪层及双大腿根部皮下脂肪层面积(CT扫描下)分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及腹部皮下脂肪层、双大腿根部皮下脂肪层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2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治疗前后BMI、腹部皮下脂肪层及双大腿根部皮下脂肪层面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疗法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腹部皮下脂肪层及双大腿根部皮下脂肪层面积,提示本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有一定治疗作用,但并未能将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各项指标降至正常范围,表明单纯运用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治疗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通痹灵总旃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类风关患者滑膜成纤维样细胞,IL—ID刺激,不同浓度通痹灵总碱作用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结果:通痹灵总碱能显著抑制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增殖,并且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通痹灵总碱可抑制类风关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3.
不同显示矩阵影像诊断工作站识读肺部小结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不同显示矩阵的影像诊断工作站对识读肺部小结节的影响。方法 选取76张计算机摄影 (CR)胸片 ,其中 36张含有CT证实的直径 <2cm的小结节 ,分为 1 0~ 2 0cm及<1 0cm 2组。 3位诊断医师分别在 1K、2K显示器和数字会诊系统的投影屏幕上识读胸片影像 ,用5分法 :肯定有、可能有、不确定、可能没有、肯定没有 ,独立判断结节存在与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 ,计算每位医师分别在 1K和 2K的影像诊断工作站及数字会诊系统上识读直径 1 0~2 0cm及 <1 0cm 2组肺部小结节的ROC曲线下的面积 (AZ 值 )及标准误 [s x(AZ) ],并进行比较。结果  3位诊断医师在数字会诊系统、1K及 2K显示器下检测肺部小结节的平均ROC的AZ 值分别为 :直径 1 0~ 2 0cm组 :0 7936、0 82 2 5、0 836 7;<1 0cm组 :0 6 6 98、0 6 998、0 72 32。随着显示器分辨率的提高 ,AZ 值随之提高 ,但是经ROC分析 ,不同观片系统的检测效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5 )。结论 用 1K显示器、数字影像会诊系统加用影像后处理 ,特别是放大功能 ,识读肺部直径≥ 1 0cm的小结节是可以的 ,识读肺部 <1 0cm的小结节宜采用 2K× 2K高分辨率工作站。不同显示矩阵的观片系统的合理配置 ,可获得较好的性价比及保证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指数的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方案的稳定性。方法:将来自我院肥胖症专科门诊的4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15例;另取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治疗各组分别接受3位资深针灸医师腹针疗法治疗,所取穴位及针刺方法均相同。2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各组患者BMI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前BM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各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各治疗组BMI值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组、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与治疗1组及治疗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腹针疗法对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BMI指数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针灸科门诊PHN患者74例,随机分为火针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7例,火针组选用原有皮损周围部位施治,每3日1次;对照组37例,给予口服卡马西平100mg,每日3次。2组均于治疗30d后观察疗效,以VAS评分观察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火针治疗PHN总有效率为94.6%,优于对照组62.2%,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火针治疗PHN具有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36.
1病案介绍 某女,48岁,2001年8月4日初诊。诉自2000年春开始感觉左膝关节疼痛,行走尚可,上下楼梯疼痛明显,蹲厕困难。若长时间步行途中会突觉左膝关节被卡住,如“交锁状”,但稍微活动髌骨下会发出“喀”一声,即可活动自如。前2周开始疼痛加重,且反复出现“交锁状”,故前来就诊。X线示左膝髌骨上下及关节周缘轻度骨质增生,髌股关节面毛糙。体检:左膝无肿胀,左膝外侧关节间隙上下缘及外膝眼处触及条索状物,髌周压痛明显(++),髌骨研磨试验(+),髌骨下脂肪垫压痛(+)。左膝关节功能活动评定:(1)可步行1km以上,有疼痛;(2)上、下楼梯要使用扶手,一步一步则无疼痛;(3)关节屈曲角度为75。左右;(4)关节无水肿、肿胀。诊断为:髌骨软化症。  相似文献   
37.
挑治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挑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挑刺膀胱经背俞穴、华佗夹脊、督脉等穴治疗 30例强直性脊柱炎。结果 显效率 40 % ,总有效率 93%。扩胸试验、2 0 m步行时间、指地试验、Schober试验 (P<0 .0 1) ,晨僵时间 (P<0 .0 5 )和整体关节功能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挑治疗法能消除或减轻腰背痛等临床症状 ,改善脊柱关节功能活动 ,无副作用 ,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肌营养不良模型大鼠膈肌功能的影响,探讨电针疗法对COPD大鼠呼吸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单纯电针组、单纯运动组、电针加运动组,每组8只。成功复制COPD肌营养不良大鼠模型后,对各干预组大鼠进行电针和/或有氧训练等治疗。末次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检测大鼠肺功能,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PCR)法检测大鼠膈肌组织肌球蛋白重链(MHC)-1、MHC-2 mRNA及膈肌相关信号蛋白Atrogin-1、Mu RF-1、MyoD mRNA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吸气阻力(RI)、功能残气量(FRC)上升(P0.05),动态肺顺应性(Cydn)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RI、FRC降低(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HC-1、Atrogin-1、Mu RF-1、MyoD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HC-2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MHC-1、Atrogin-1、Mu RF-1、MyoD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MHC-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单纯运动组比较,单纯电针组Atrogin-1、Mu RF-1、MyoD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MHC-2表达水平升高(P0.05),电针加运动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电针疗法能够提升COPD肌营养不良模型大鼠呼吸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膈肌MHC-2 mRNA表达,降低Atrogin-1、Mu RF-1、MyoD mRNA表达,从而干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减少肌球蛋白丢失,减轻膈肌萎缩有关。  相似文献   
39.
郭泳梅  姚红  童娟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675-1676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小气道的进行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其急性加重期患者常因膈肌疲劳而发生呼吸衰竭。近年来的多项研究也发现膈肌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形态和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为此,本文就膈肌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的特点和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