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中药通痹灵(TBL)的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对LPS(脂多糖)刺激后的巨噬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类单核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在PMA(Phorbol 12-mmstate 13-acetate)作用下分化为巨噬细胞。体外用LPS(Lipopolysaccharide)刺激分化的巨噬细胞,以MTX(甲氨喋呤)作为对照,培养有药物作用的细胞24小时后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含量并用PR-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半定量测定IL—1β mRNA、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LPS刺激PMA分化后的THP—1细胞,其IL-1β、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不同浓度的通痹灵总碱(200、100、50、25mg/L)及MTX明显抑制IL—1β、TNF-α的产生(P〈0.01),并下调IL-1β mRNA、TNF-α mRNA的表达。结论:通痹灵总碱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进而抑制了一系列免疫炎症反应造成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旨在分析CIA X线片四肢关节的破坏特点.揭示CIA大鼠关节破坏的规律,为规范评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清洁级Wistar大鼠,造模成功(每批10只,共3次)后第35天行全身X线钼靶照片,以正常组作为对照、每只大鼠评价96块骨破坏(erosion)和100个关节间隙(joint space narrowing,JSN);处死动物,取左前肢和右后肢近端第3足趾关节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滑膜增生和软骨破坏的情况.结果 造模成功后CIA大鼠关节出现明显的红肿,活动受限;HE病理显示,CIA关节存在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滑膜增生,纤维组织增生,软骨破坏;X线片分析结果显示:①广泛性骨质疏松,边缘性骨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部分踝关节间隙消失,关节相互融合甚至骨性强直.②67%的骨出现erosion,JSN影响为78%,关节破坏以中、重度为主;③远端、近端趾间关节和踝关节发病率高,损害严重,掌趾关节发病率低,破坏较轻.④后肢关节破坏重于前肢(PO.05).结论 ①滑膜是CIA炎症反应启动的主要病灶,与骨交界的滑膜和血管翳造成了CIA的骨质破坏;②CIA影像学表现关节破坏严重,以远端、近端趾间关节和踝关节为主,这些关节可作为评价破坏程度的选择.本研究对于深入CIA关节破坏的病因病理和进一步规范X线片评分方案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挑筋法诱导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明顺培  童娟  罗健 《针刺研究》2000,25(1):23-26
本实验建立佐剂型关节炎模型 ,观察挑筋疗法的抗炎免疫作用 ,且运用末端标记法检测挑筋法对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 ,挑筋疗法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消退足部肿胀 ,使跖围减小 ,胸腺重量及厚度较模型组有显著下降。挑筋组和药物组 (地塞米松 )均出现细胞凋亡 ,凋亡率分别为 40 86%± 3 3 5 %、3 8 5 1 %± 3 5 9% ,两者无明显差异 (P >0 .1 )。实验表明 ,挑筋法可诱导大鼠胸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日趋严重, 患病率逐年增高, 总体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较多, 包括遗传、社会心理、家庭和生命早期的环境等。其中, 母亲孕期视屏暴露是一种值得关注且有实际干预意义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系统评价了母亲孕期手机屏幕时间和儿童内外化行为问题的关联、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以及相关干预措施, 以期为胎儿神经发育营造一个良好宫内环境, 以及进一步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晓艳  徐宇浩  朱颖  童娟  李元媛  于明 《医学研究杂志》2024,53(2):117-121, 126
目的 探讨miR-497-5p、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诊断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0例首诊AD患者和37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其中将AD患者分为轻度AD组18例、中度AD组18例和重度AD组1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miR-497-5p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FGF-2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AD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miR-497-5p与MMSE、FGF-2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miR-497-5p,FGF-2水平对AD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和轻度AD组比较,中度、重度AD组患者miR-497-5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FGF-2水平明显下降(P<0.01);AD组miR-497-5p与MMSE评分、FGF-2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724、-0.74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497-5p、FGF-2及两者联合指标诊断中度、重度AD及鉴别轻度和中度,轻度和重度AD时,均有较高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性,两者联合指标诊断及鉴别效能最优。结论 中重度AD患者血清miR-497-5p上调,FGF-2水平下调,两者联合检测对中重度AD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童娟 《当代临床医刊》2022,35(3):102-103
目的 研究健康体检护理中加强沟通交流对提高体检人员满意度的有效性.方法 将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体检护理)和研究组(加强沟通交流干预),各35例.对比两组健康体检时长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健康体检时长比对照组少(P<0.05).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颈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头颈部 SFT 患者的 CT 和 MR 表现。10例均行 CT 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2例行 MR 检查。结果10例病灶均表现为孤立的肿块,最大径20~115 mm,中位最大径约35.5 mm。肿瘤发生于眼眶2例、鼻腔鼻窦4例,腮腺、面颊、锁骨上区及枕部各1例。病变边界清楚8例、模糊2例,呈椭圆形7例,分叶状3例。CT 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其中4例密度均匀,6例密度不均匀(2例见多发囊变区,1例见结节状钙化灶)。增强后9例呈明显均匀(n=3)或不均匀(n=6)强化,1例呈轻度均匀强化。CT 双期增强强化模式包括快速强化缓慢廓清8例、快速强化快速廓清1例和延迟强化1例。与脑实质相比,T1 WI 呈均匀等信号1例,等、低混杂信号1例;T2 WI 呈均匀等信号1例,等、高混杂信号(多发囊变)1例;增强后分别呈均匀和不均匀显著强化。结论头颈部不均匀的富血供肿瘤要考虑到 SFT 的可能。瘤体 T2 WI 与脑实质相比呈等或稍低信号,CT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双期增强呈快速强化缓慢廓清的强化模式可能是有诊断价值的影像特点。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研究非血缘双份脐血移植(DUCBT)的植入规律及植入动力学。方法 选择接受DUCBT的血液病患者29例,采用复合扩增荧光标记短串联重复序列结合聚合酶链反应(STR-PCR)方法对供受者16个特异性等位基因进行定量分析,了解造血细胞嵌合体动态变化,判断植入情况,研究DUCBT植入规律。同时,通过对两份脐血复苏后有核细胞总数(TNC)、CD+34细胞数、CD+3细胞数和NK细胞数、冷冻前集落形成单位(CFU)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进行分析,研究植入份脐血的植入动力学和植入份脐血的特点。结果 29例患者中,23例获得植入,其中22例为单份脐血的优势植入,1例为两份脐血的均势植入。22例单份脐血优势植入者中,20例移植后14 d、另2例移植后21d STR-PCR检测呈100 %单份脐血嵌合体;6例未获得植入的患者,移植后14 d STR-PCR显示2例呈双份脐血嵌合体,4例呈双份脐血或单份脐血与受者混合嵌合体,移植后21 d外周血和移植后30 d骨髓均呈100 %受者嵌合体。DUCBT后7 d STR-PCR检测结果与是否植入不一致(kappa=0.112,P=0.198),14、21 d外周血和30 d骨髓标本均一致(kappa=0.811,P=0.001;kappa=0.900,P=0.001;kappa=0.900,P=0.001)。DUCBT获得植入患者植入份与非植入份脐血相比,复苏后TNC、复苏后CD+34细胞数、冷冻前CFU、冷冻前CFU-GM、复苏后CD+3细胞数、复苏后NK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83、0.455、0.615、0.534、0.114、0.463)。结论 采用STR-PCR技术检测供受者16个特异性等位基因的定量分析方法确定DUCBT后的植入状态是敏感和特异的,DUCBT后14 d可作为确定脐血是否植入的时间。DUCBT中优势植入份脐血的特点仍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微视频是当今多媒体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教学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内容精炼,针对性强,传播形式多样,反馈及时的特点,为学生学习、掌握某个知识点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途径。刺灸法的教学要求更多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必备的临床技能,除了通过后期教师的亲身示教、相互练习、临床见习等必备途径外,随着多媒体网络教学体系的改革,前期微视频的介入可有效使相对枯燥乏味的文字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操作过程。本文旨在分析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微视频资源介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