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筋膜间室综合征颇常见,它可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甚至威胁生命。手术切开方法确能有效地防治筋膜间室综合征,但有不少缺点,如加重原有创伤,增加感染机会,使伴有的骨折处理更加困难,创口难以愈合,常需二期处理,疤痕影响美观,降低肌肉功能等,对可疑的和室压介于争议区病例确定是否手术亦较难。所以近年来非手术治疗方法有所发展,杨迪生等报道了山莨菪硷合并甘露醇治疗筋膜间室综合征获得一定效果(1),本研究是参照Sheridan筋膜间室综合征兔模型(2),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山莨菪碱防治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32.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毕格犬18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右归饮组)、C组(干细胞介入组)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毕格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离、培养并标记骨髓问质干细胞.造模后3周,B组给予右归饮灌胃,A组与C组以蒸馏水灌胃;C组动脉灌注标记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5×106~1×107/ml)1 m1,A组及B组灌注生理盐水.治疗后4周及8周观察股骨头大体、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股骨头供血血管的数量、直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Brdu的阳性表达,通过RT-PCR测定VEGF、TGF-β、OPG、RANKL的表达.结果 C组供血血管分支增粗、增多,阻塞血管再通,血管数量增多、直径增大.B组、C组关节软骨、骨小梁的结构和形态较A组改善;免疫组化检测C组VEGF阳性表达率较A组及B组高;RT-PCR检测C组VEGF、TGF-β、OPG表达量较A组及B组多.结论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一定疗效,能改善坏死股骨头血供、促进骨坏死修复.实验结果可为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预防病灶塌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是世界性的难治病,其主要受限于局部坏死骨组织修复作用的不足,最终造成股骨头塌陷而导致肢体的功能障碍。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具有强烈的诱导骨组织形成作用的局部生长因子之一,能弥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过程中骨组织修复的不足。该文简要介绍当前对BMP的基础研究,重点回顾总结了BMP单独或联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及其疗效以及优缺点,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目的从股骨近端骨髓体外分化为破骨细胞能力的改变来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近端骨髓,建立人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培养体系,通过观察多核细胞的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以及进一步培养于牛薄骨片扫描电镜观察以检测骨髓形成破骨细胞的能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多核细胞的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P〈0.01)以及进一步培养于牛薄骨片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近端骨髓体外分化为破骨细胞的能力及活性上升。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近端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破骨细胞的能力和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35.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稚钵后凸成型术(PKP)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啕腰惟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10例多发性骨髓瘤分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评估了患者疼痛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或消失,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对比术前和术后1个月及6个月生活质量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KP是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有脊柱严重骨质破坏高效安全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右归饮联合MSCs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the femoralhead,ANFH)的疗效及促进再血管化、再骨化的作用. 方法 取健康雄性成年毕格犬24只,体重(10.0±0.5)kg,随机分为4组:A组(模型组)、B组(右归饮组)、C组(Mscs介入组)、D组(MSCs介入加右归饮组),每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早期ANFH模型.分离、培养并以BrdU标记MSCs.造模3周后,C、D组动脉灌注标记后的浓度为(0.5~1.0)×106个/mL的MSCs l mL,B、D组每天予右归饮100 mL灌胃,A、C组以100 mL蒸馏水灌胃.连续治疗4周及8周后行股骨头大体观察,DSA和MRI观察股骨头供血血管的数量及直径的变化情况,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BrdU阳性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ToPCR检测VEGF mRNA表达. 结果 治疗后4、8周,A组股骨头外形扁平,呈蘑菇状;B、C、D组股骨头外形基本正常.DSA观察示C、D组治疗后供血血管分支增粗、增多,原阻塞血管再通.治疗后4、8周,C、D组间血管数和血管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直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示B、C、D组较A组明显改善,D组尤为明显,TIW略低信号,T2W略低信号,STIR略高信号.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B、C、D组较A组结构有明显改善,D组较其他各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5),D组较C组的BrdU阳性率、阳性成骨细胞数、阳性血管数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示:D组较其他各组VEGF mRNA表达量增多(P<0.05),B、C、D组的VEGF表达均高于A组(P<0.05). 结论 右归饮联合MSCs介入治疗早期ANFH疗效显著,可改善坏死股骨头的血供、促进修复、预防塌陷.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培养下的大鼠破骨细胞(osteoclast,OC)骨吸收功能的差异,以及骨吸收关键基因ATPasea3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为体外实验奠定基础。[方法]机械分离和诱导培养,即从新生24h的大鼠长干骨骨髓腔内壁机械分离成熟OC和1,25(OH)2D3诱导大鼠骨髓细胞形成破骨样细胞(osteoclast like cell,OLC),对获得的OC进行形态和骨吸收功能观察,并测定OC骨吸收关键基因ATPasea3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OC和OLC均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巨细胞,与细胞共培养骨片上可形成骨吸收陷窝;诱导法培养出的OLC数目多于机械分离法,但诱导早期陷窝较之小而浅,诱导后期基本接近OC;OC骨吸收关键基因ATPase a3的mRNA,在机械分离8h与诱导培养6天的细胞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但都远少于培养8天的表达量。[结论]诱导法可以培育出大量的OLC,优于机械分离法,但早期骨吸收功能较弱,OC骨吸收功能与其核数相关。后期的OCL与机械分离OC接近,可以用于各类实验。  相似文献   
38.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膝增生膝关节炎、膝骨关节病等,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的伴有滑膜炎症的关节病变.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75岁以上人群中,80%有骨性关节炎[1].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以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见.本文就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梳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我们通过对本院1993~1998年收治的90例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病人和9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分析,拟对其发病机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0.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而累及关节的骨折约占75%.其处理相当棘手,治疗不当常遗留跟痛、创伤性关节炎、扁平足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肢功能,病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