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骨性关节炎诱导性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率明显增加的退行性关节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是十分清楚,因此通过建立OA动物模型来探讨其病理机制并寻找合理有效的诊疗手段成为研究OA的重要方法,而诱导性动物模型又是其中较常用的一种,它包括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两种。非手术方法主要有药物注入、关节制动、关节撞击等,手术方法主要有破坏关节稳定性、改变关节应力、关节刻痕等。该文就以上内容作一简要综述,以期能为正确合理地选择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传代、冻存与复苏的可行性,为开展破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方法:破骨细胞的传代:取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1只,体重250 g,腹主动脉采血,分离周围血单个核细胞,经RANKL、M-CSF诱导培养2周,形成多核破骨细胞后,采用胰蛋白酶消化、震荡、吹打法,制成细胞悬液,离心后用含RANKL、M-CSF的α-MEM完全培养基重悬,接种至6孔培养板与直径35 mm培养皿中。破骨细胞的冻存:取上述细胞悬液,离心后用DMSO、FBS、α-MEM(1∶2∶7)冻存液,按常规程序将细胞冻存于-196℃液氮中。破骨细胞的复苏: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破骨细胞,37℃水浴中快速解冻,加PBS离心清洗后,用含RANKL、M-CSF的α-MEM完全培养基重悬,接种至6孔细胞培养板与直径35 mm培养皿中。同时对传代与复苏培养中破骨细胞的消化与贴壁过程,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与活细胞工作站进行观察记录与动态成像,3 d后作TRAP染色。结果:破骨细胞经胰蛋白酶消化、震荡、吹打后,细胞基本上脱壁、悬浮,可以制成细胞悬液,用于传代与冻存。破骨细胞传代培养后,大多在2 h内开始贴壁,贴壁后胞内细胞核清晰可见。经液氮冻存的破骨细胞,复苏培养后2~3 h开始贴壁,胞质展开,可见多个细胞核。传代与冻存复苏培养后的破骨细胞,TRAP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破骨细胞虽然贴壁比较牢固,但经适当的消化、震荡及吹打,多数可脱壁悬浮,并能实现传代培养,同时还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胞冻存与复苏培养,经传代与冻存的破骨细胞仍可保持破骨细胞的活性。破骨细胞的传代与冻存,可以按实验计划与用量需求,随时进行分量传代与复苏培养,为开展破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比较计算机半自动定量检测软件系统与超薄层病理切片两种方法测量股骨头坏死病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4例单侧晚期(ARCO分期为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33~74(65.1±8.8)岁,分析其术前双髋X线片与MRI资料。分别通过术前MRI影像学资料结合计算机半自动定量检测软件系统及术后超薄层病理切片两种方法,量化股骨头坏死病灶的体积,并以X线片测量计算出的健侧标准股骨头球头体积为参考,计算两种方法下各股骨头坏死区域占整个球头的百分比。结果:X线片上24髋标准股骨头体积为(39.58±3.29) cm~3,软件测量MRI资料上24髋坏死病灶体积为(20.00±3.04) cm~3,股骨头坏死病灶体积与正常标准股骨头体积比为(42.92±6.09)%,其中占40%以上16髋,30%~40%的8髋,30%以下0髋;大体病理超薄层切片测得24髋股骨头坏死病灶的体积为(19.89±3.17) cm~3,超薄层切片股骨头坏死病灶的体积与正常标准股骨头的体积比为(40.33±6.36)%,其中占40%以上12髋,30%~40%的11髋,30%以下1髋。计算机软件测量与病理超薄层切片测量,两者股骨头坏死病灶的体积差为(0.113±0.466) 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6,P=0.248)。直线相关分析的结果,计算机软件和大体病理测量股骨头坏死病灶的体积存在正相关(γ=0.980,P=0.000)。结论:股骨头坏死的严重程度与股骨头坏死区域百分比密切相关。当坏死病灶与整体股骨头的坏死百分比30%时,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趋于加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概率明显增加。股骨头坏死百分比对股骨头坏死的分期、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脂肪干细胞(ADSCs)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关节疼痛和软骨修复的作用。方法 从大鼠腹股沟抽取脂肪制备培养ADSCs,以碘乙酸法复制大鼠KOA疼痛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空白组、KOA模型组、ADSCs低浓度治疗组、ADSCs中浓度治疗组、ADSCs高浓度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低(1×106个/ml)、中(1×107个/ml)、高(1×108个/ml)3种浓度的ADSCs对大鼠进行双侧关节腔注射干预,每周注射1次,定期观察大鼠的生理行为并评价疼痛指标,注射4次后取大鼠膝关节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Mankin''s评分。结果 压痛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复制后第2和4周时,5组大鼠的压痛阈值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大鼠压痛阈值有差异(P?<0.05);②5组间大鼠压痛阈值无差异(P?>0.05);③5组间的压痛阈值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热痛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复制后第2和4周时,5组大鼠的热痛阈值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大鼠热痛阈值有差异(P?<0.05);②5组间大鼠热痛阈值无差异(P?>0.05);③5组的热痛阈值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病理学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KOA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缺损,缺损处软骨细胞丢失,蛋白聚糖降解,软骨下骨呈现纤维化退变;低、中、高浓度ADSCs对大鼠膝关节均有改善作用。其中ADSCs低浓度治疗组仍可见软骨表面缺损、软骨细胞缺失和肥大化表型;ADSCs中浓度治疗组软骨细胞存活,但仍有表面缺损和细胞肥大化退变;ADSCs高浓度治疗组软骨基本恢复正常,软骨面增厚,仅有少量肥大软骨细胞。KOA模型组的Mankin''s评分均高于空白组、ADSCs低浓度治疗组、ADSCs中浓度治疗组和ADSCs高浓度治疗组(P?<0.05)。结论 ADSCs可改善KOA大鼠关节疼痛,并修复软骨损伤。该技术可用于临床KOA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5.
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测定在骨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骨关节炎是在复杂的生物学和力学因素共同作用下,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下骨三者合成与降解失衡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因和病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对Ⅱ型胶原所组成三螺旋结构的降解和破坏被认为是0A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MMP-13抑制剂的研究将会为OA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耳穴疗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35例跟痛症患者,治疗上予中药熏洗联合耳穴疗法。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估中,痊愈率68.6%,总有效率达91.4%.对有效的32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复发率为15.6%.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耳穴疗法治疗跟痛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诊断与治疗已被大多数骨科医生所了解,并且腰椎减压手术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方式较多,各手术方式有其不同的适应证,其效果也不尽相同,各家报道不一,而且都有一定的并发症。本研究对1997年1月至2006年8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0例进行了回顾性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活血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的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探究补肾活血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和生理盐水组, 每组10只, 分别给予补肾活血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灌胃1周, 按照药物含药血清制备方法得到补肾活血含药血清和生理盐水含药血清。采用体外分离乳鼠颅骨按照酶消法培养细胞, 通过瑞氏-姬姆萨(R-J)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进行成骨细胞的鉴定, 鉴定成功后取第3代成骨细胞分为生理盐水含药血清组、正常培养基组及补肾活血含药血清组, 加入含15%相应的含药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后检测成骨细胞的ALP含量及增殖率, 观察各组的矿化结节的情况, 采用RT-PCR检测β-catenin、Runx2、Osx 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的细胞经过瑞氏-姬姆萨染色显示胞浆有蓝色颗粒, 细胞核呈紫褐色, 有的可见1~3个核仁, 呈现传代后的成骨细胞的形态, 且ALP染色可见胞浆内含紫红色颗粒, 表明培养的细胞是成骨细胞。补肾活血含药血清组细胞的ALP含量为(6.272±0.131)金氏单位/100 ml, 增殖率为(0.81±0.172)%,与生理盐水含药血清组比较能够明显增强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活性(P<0.01);补肾活血含药血清组细胞经过茜素红染色可见4个不同大小的橘红色结节, 最大1.0 cm×1.0 cm,能够明显的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功能;RT-PCR检测发现β-catenin、Runx2及Osx mRNA表达量分别为(1.782±0.944)、(1.935±0.994)、(1.610±0.81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明显的提高(P<0.01),但与正常培养基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含药血清能够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及矿化功能, 并且推测激活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是补肾活血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起病时和起病2年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发现KOA早期诊断的方法及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对300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起病时及起病2年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分析其中37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资料。术前均行膝关节1.5 T MRI常规扫描及3.0 T MRI UTE成像检查,按分级标准分别对KOA进行分级,以关节镜下诊断为标准,对比分析2种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300例KOA中,245例首发症状为膝关节冷痛,阳性率81.7%;231例关节弹响,阳性率77.0%;82例晨僵,阳性率27.3%。在膝关节体格检查中,挺髌试验阳性者143例,阳性率47.7%;髌股研磨试验阳性者125例,阳性率41.7%;膝内翻者74例,阳性率24.7%。行膝关节手术的37例关节镜分级:0级5例,Ⅰ级20例,Ⅱ级12例。以关节镜下诊断为标准,3.0 T MRI UTE成像检查与关节镜的Ⅰ级(χ2=4.497,P=0.034)、Ⅱ级(χ2=5.196,P=0.014)诊断符合率均高于1.5 T MRI常规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KOA多数以膝关节冷痛为首发症状,关节弹响及晨僵也是确诊KOA的重要线索;体格检查中主要以挺髌试验及髌股研磨试验为主,同时应检查膝内翻情况;辅助检查主要依靠膝关节MRI,且运用3.0 T MRI UTE序列关节软骨成像可提高对KOA的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