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阳性药物地奥心血康对照组和巴戟天寡糖0.7、1.4及2.8 g/(kg·d)给药组,每日给予相应剂量的巴戟天寡糖及地奥心血康药液灌胃,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共7 d.末次给药1 h后,各组动物均接受开胸,除假手术组不结扎外,其他各组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90min.观察6组大鼠的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损伤及梗死面积、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6组大鼠缺血期和再灌注期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损伤面积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中SOD、CAT、GSH-Px和MDA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017、284.667、2589.641、1885.223、64.061、403.713、36.586和45.934,P均<0.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对照组、巴戟天寡糖1.4、2.8 g/(kg·d)给药组心律失常评分降低,心肌损伤及梗死面积缩小,心肌组织中SOD、CAT和GSH-Px酶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抗氧化酶活性及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2.
丹参素异丙酯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参素异丙酯(IDHP)对离体大鼠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CDDP)50.00mg·L-1前保护及后保护组、IDHP4.00mg·L-1和0.04mg·L-1两个剂量的前保护及后保护组。利用Langendorff灌流技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各用药组分别在预灌及复灌时,给予相应浓度的药物。各组灌流结束后,7只心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高能磷酸化合物(HEP)含量;其余3只心脏利用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各用药组ADP、AMP及腺嘌呤核苷酸总量(TAN)升高(P<0.01,P<0.05);CDDP50.00mg·L-1前保护和后保护组、IDHP4.00mg·L-1前保护和后保护组的ATP含量升高(P<0.05)。电镜显示:IDHP4.00mg·L-1前保护、后保护组及CDDP50.00mg·L-1前保护、后保护组超微结构与空白对照组相似,损伤较轻;IDHP0.04mg·L-1前保护、后保护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有所改善,但损伤仍较严重。结论 IDHP无论前保护还是后保护均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氟康唑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和在HEK-293细胞中表达的HERG钾通道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酶解法消化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观察氟康唑对IK的影响;采用磷酸钙沉淀瞬时转染的方法将HERG基因表达于HEK-293细胞上,观察氟康唑对野生型HERG钾通道电流、激活和失活曲线的影响,以及氟康唑对Y652A和F656C突变型HERG钾通道的作用;IK和HERG电流的记录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结果氟康唑(0.01、0.1、1、3、10、30、100、300和1 000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K和HERG钾电流,其IC50值分别为(68.1±21.6)μmol.L-1和(48.2±9.4)μmol.L-1,对HERG钾通道的电压依赖性激活和失活曲线无影响;与野生型(WT)比较,Y652A和F656C突变型可减弱氟康唑对HERG通道的阻断作用。结论氟康唑能阻断IK和HERG通道,Y652和F656是氟康唑与HERG通道结合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64.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在心肌预适应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6年Murry等[1 ] 提出心肌预适应 (preconditioning ,PC)概念以来 ,已有许多研究对心肌预适应的保护机制进行了探讨。目前认为 ,预适应的机制是 :心肌在预先受某种刺激(如缺血、快速起搏、热休克和药物等 )后 ,激活并释放腺苷、内皮素、缓激肽、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等内源性触发因子及介子 ,再分别与G蛋白耦联受体结合 ,通过跨膜信号转导 ,将信号传入细胞内 ,激活蛋白激酶C(PKC)及其他信号转导途径 ,最终激活终末效应子 (如ATP敏感性钾通道、热休克蛋白等 )而产生细胞保护。其中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是最重要的心肌预适应…  相似文献   
65.
粉防己碱对哇巴因、乌头碱、氯化钙及氯化钡性心律失常造型,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作用特点,与异搏定颇为相似。异搏定为钙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断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慢通道,抑制钙离子内流而阻碍慢反应活动。这是它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主要机制。粉防己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是否亦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经颈内动脉(ICA)插入颅内深度18~20mm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60min ,再灌注24h对每只动物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后,断头取脑,并进行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测定及病理学捡查。结果 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出现典型神经缺损症状,而PGE1 三剂量组均能改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其行为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高达(28.40±1.8269)%,而PGE1 中、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缩小[(10.25±2.772) %,(12.90±2.5772)%],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栓塞侧脑含水量明显增加(83.03±0.6110%) ,而PGE1 3个剂量组脑含水量均低于模型组[(79.93±0.6950)%;(79.67±1.1244)%;(80.26±1.6325)%],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捡查可见:大量神经细胞固缩坏死,重度脑水肿,部分可见软化灶形成,而PGE1 3个剂量组脑水肿及神经细胞坏死程度均明显减轻,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PGE1 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组织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地奥心血康(DK)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W 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与DK组。前2组每日灌胃0.5%CMC 10mL/kg,DK组每日灌胃DK 70mg/kg,共10天。末次给药后24h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 in,再灌注90m 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心肌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DK组心律失常评分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SOD、CAT及GSH-Px、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DK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8.
地奥心血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护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奥心血康(DK)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10ml/kg,与DK给药组,每日灌胃DK70mg/kg,共10d。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90min后复制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心肌Na^+ - K^+ ATP酶、Ca^2+ - 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DK给药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Na^+ - K^+ ATP酶、Ca^2+ - ATP酶、SOD、CAT及GSH-Px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DK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肌Na^+ - K^+ ATP酶、Ca^2+ - ATP酶免受自由基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69.
前列腺素E_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脑组织过氧化的影响、对脑细胞膜ATP酶的保护、对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及内皮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 ,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药组于缺血前 5minivgttPGE1 (1 2 ,2 4 ,48μg·kg- 1 ) ,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容积NS。各组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 60min ,再灌注 60min后 ,断头、取脑匀浆 ,测定其丙二醛 (MDA)含量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及Na+ ,K+ ATP酶 ,Ca2 + ATP酶 ,Mg2 + ATP酶活性。心脏取血分离血浆测定其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浓度及白介素 (IL 1 β、IL 6)和血浆内皮素 (ET 1 )的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MDA含量升高 (P <0 0 5)、SOD及GSH Px活力降低 (P<0 0 5) ,Na+ ,K+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活性降低 (P <0 0 5) ,TNFα、IL 1 β、ET 1含量升高 (P <0 0 5)。PGE1 3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 ,MDA含量降低 (P <0 0 5) ,SOD及GSH Px活力升高 (P <0 0 5) ,Na+ ,K+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活性升高 (P <0 0 5 ) ,Mg2 + ATP酶活性亦升高 ,TNFα、IL 1 β、ET 1含量降低 (P<0 0 5)。结论 PGE1 对缺血再灌注?  相似文献   
70.
目的从细胞周期蛋白和凋亡相关基因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VSMC,以胎牛血清及白介素1(IL-1)分别作为促增殖剂,测定不同浓度PGE1对VSMC增殖、细胞内周期蛋白d1 mRNA表达、p53及Bcl-2基因表达和培养液内NO含量的影响.结果 PGE1浓度依赖性抑制胎牛血清促VSMC增殖作用;显著减少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含量;浓度依赖性诱导IL-1孵育下VSMC产生大量NO, 同时抑制VSMC增殖;并促进p53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PGE1具有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滞VSMC生长有关;在炎性因子存在情况下,PGE1可诱导VSMC内大量产生NO,抑制VSMC增殖,并加速VSMC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