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优化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的电渗析脱盐工艺,分析脱盐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安全性,为该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脱盐率、含固量转移率和氨基酸(以牛磺酸、丙氨酸计)转移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药液p H和脱盐时间对电渗析脱盐工艺的影响,比较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脱盐前后成分的变化,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评价脱盐前后的安全性。结果: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的最佳脱盐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34.00 g·L~(-1),药液p H 4~5,脱盐时间1.5 h。脱盐率90%,含固量转移率65%,牛磺酸、丙氨酸保留率均90%。脱盐前半数致死量(LD50)27.18 g·kg~(-1),经电渗析脱盐后最大耐受量37.48 g·kg~(-1)。结论:脱盐后的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毒性成分、盐分显著下降,效应物质基本保留,安全性明显提高。优选的脱盐工艺稳定可行,为该资源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金银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金银花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确定金银花药材HPLC标准指纹图谱。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和0.4%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结果获得17个共有指纹峰。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更好地控制金银花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以及定量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莪术的质量,优选最佳产地.方法 采用HPLC,流动相为乙腈-水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对7个不同产地的26批莪术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及3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应用聚类分析与显著性差异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莪术药材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人参Panx ginseng来源的细胞外囊泡(ginseng-derived nanoparticles,GDNPs)在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及抑制黑色素瘤生长方面的潜在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透射电镜测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全面表征GDNPs及其主要成分(蛋白质、多糖和皂苷)的含量;通过q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GDNPs与其含有的多糖、皂苷成分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表型的调控影响。收集不同极化程度的BMDM条件培养基(conditional medium,CM)孵育小鼠皮肤黑色素瘤B16F10细胞,CCK-8法测定不同CM处理后B16F10细胞活力,验证活性成分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通过PMP柱前衍生法定量分析GDNPs活性成分组成。结果 透射电镜下观察GDNPs形态结构良好,含量测定结果为2.46×1011颗粒的GDNPs含有4.31 mg蛋白质、4.46 mg多糖、1.22 mg皂苷。qRT-PCR和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GDNPs多糖可以逆转M2型巨噬细胞表型,向M1方向极化。GDNPs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后的CM显著抑制了B16F10细胞活力。PMP柱前衍生法分析GDNPs多糖成分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4.72∶1.07∶2.15。结论 揭示了GDNPs中多糖成分在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电针配合心理行为疗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疗法.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价2组治疗后的运动评分、发声评分、综合损伤因子和总分.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在YGTSS运动评分、发声评分、综合损伤因子和总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配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归芍方对斑马鱼眼部细胞凋亡模型的影响及其不同提取方法与药理作用间关系,进一步研究归芍方抗眼部细胞凋亡作用相关机制。方法 将受精后30 h斑马鱼分为正常对照组、归芍方药材水提取物(ME)组、水提醇沉提取物(MEA)组和提取物配方(PS)组,于给药后24和48 h观察斑马鱼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观察药物对斑马鱼眼部细胞凋亡的影响。将受精后30 h斑马鱼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人参皂苷Rg1组和低中高浓度ME、MEA、PS组。模型对照组给予10μmol·L-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人参皂苷Rg1组及归芍方各给药组于造模同时分别给予1μmol·L-1人参皂苷Rg1和10,50,100μg·mL-1ME、MEA及PS,培养18 h后观察眼部细胞凋亡数目。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线粒体mtDNA拷贝数变化。结果 归芍方各提取物100μg·mL-1及其以下浓度对斑马鱼存活率无显著影响;1μmol·L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比较绿原酸和体外血清外孵后的绿原酸对BN大鼠的致敏性差异,探讨绿原酸的致敏性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绿原酸与大鼠血清进行孵育,对BN大鼠进行致敏和激发,比较孵育组与未孵育组动物在过敏反应发生率、过敏反应发生程度、激发前后血浆中组胺、类胰蛋白酶、β-氨基己糖苷酶、IgE含量及增长率;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大鼠皮下是否出现蓝斑以及蓝斑面积大小。结果 (1)外孵绿原酸溶液组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过敏反应的发生程度均高于绿原酸供试品溶液组;(2)绿原酸供试品溶液组激发前后血浆中组胺、类胰蛋白酶、β-氨基己糖苷酶、IgE的含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经体外孵育后,血浆中IgE、β-氨基己糖苷酶的含量均升高,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激发前后四种指标的变化率均高于绿原酸未孵育组;(3)经体外孵育后,绿原酸溶液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阳性率为50.00%,绿原酸未孵育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阳性率仅为12.50%。结论绿原酸作为小分子物质,以半抗原形式存在,进入体内后能与血清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而产生免疫原性,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38.
经典名方产品研发是目前中医药行业的一个热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等相关政策对经典名方产品注册影响极大,《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物质基准的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与经典名方产品研究的相关技术要求关系密切。制备工艺直接影响经典名方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决定经典名方物质基准及其制剂申报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39.
激光针刀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激光针刀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0例患者按随机法分为3组(激光针刀组,普通针刀组,电针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激光针刀,普通小针刀及单纯电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按膝关节疗效标准和膝关节功能指标积分评定表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激光针刀组,治愈20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普通针刀组,治愈13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4例;单纯电针组,治愈10例,显效7例,好转7例,无效6例。三组疗效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从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积分评定指标观察,激光针刀组治疗前平均积分14.22±1.06,治疗后平均积分5.63±1.23;普通针刀组治疗前平均积分14.38±0.42,治疗后平均积分7.36±1.03;电针组治疗前平均积分14.14±1.15,治疗后平均积分7.13±0.98。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显示,激光针刀组较另两组疗效显著(P<0.05)。结论激光针刀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一二三四”针刺法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一二三四”针刺法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均采用中医症候评分评定,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并且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二三四”针刺法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炎较单纯关节腔注射具有更好的疗效,可提高中医症侯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