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运用高分辨率MRI探索肱骨外上髁炎除伸肌总腱(CET)损伤外是否还合并其他改变,以及两者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方法:23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MRI图像由两位放射诊断医师进行分析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CET损伤程度及合并的其他损伤,两位评价结果不一致时,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将CET损伤程度和合并的其他损伤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认为有显著相关.结果:23例患者共24个患病肘关节,24个肘关节肌腱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轻度损伤10个,中度7个,重度7个).其他并发症主要包括:桡侧尺副韧带(LUCL)损伤22个,伸肌损伤7个,骨质损伤6个,关节腔积液6个.CET和LUCL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877,P<0.01).结论:除CET损伤外,肱骨外上髁炎还合并其他改变,其中LUCL损伤最常见,并且与CET损伤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骶骨衰竭骨折的影像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随访证实的骶骨衰竭骨折的影像学表现。45例中16例行X线检查,45例行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12例行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检查。结果:X线检查共16例,发现阳性仅6例,阳性率37.5%,阳性表现为线样透亮影伴边缘骨质硬化。CT检查45例,发现阳性骨折线25例,骨折线边缘骨质呈条带状硬化表现,阳性率55.6%;另外CT影像特点有局部显示为不均匀骨质密度,或者混杂密度。MRI检查42例,均表现为大片状长T1长T2骨髓水肿信号,无明确边界,范围较广,阳性率达100.0%。其中34例可见线样骨折线影,阳性率达81.0%;26例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8例T1WI呈线样低信号,T2WI呈线样高信号特点;骨折线均平行于骶髂关节面。结论:骶骨衰竭骨折有明显的影像特征,尤其是MRI检查,可显著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全身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性炎症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对96例经临床确诊的AS患者进行全身MRI扫描,评估活动性炎症累及的部位(主要包括骶髂关节、脊柱及肩关节、髋关节等外周大关节,共计23个部位),并采用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评分方法对脊柱和骶髂关节炎症进行评分。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频数小于5时)比较短病程(病程<5年)组(41例)和长病程(病程≥5年)组(55例)之间各部位活动性炎症的受累率,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SPARCC评分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确定两组之间活动性炎症发生率具有差异的部位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长病程显著相关的受累部位。结果:短病程组中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长病程组(44/82 vs. 37/110,P<0.05);椎角炎、椎小关节炎、肋横突关节炎、股骨大转子附着点炎、棘突附着点炎、胸肋关节炎、耻骨联合炎、髂后上棘及耻骨下支附着点炎在长病程组中的发生率均高于短病程组(P<0.05)。短病程组的骶髂关节SPARCC评分明显高于长病程组(11.220±12.817 v...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双能CT(DSDECT)在体内预测单纯性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4例尿路结石患者资料,54例均于术后使用红外光谱法(IRS)分析为单纯性结石,术前均进行DSDECT检查.54例患者共有60枚结石,其中肾结石42枚,输尿管结石17枚,...  相似文献   
25.
脊柱化脓性感染的MRI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脊柱化脓性感染的MRI征象.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化脓性感染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对椎体和椎间盘改变、堆旁脓肿、稚管内硬膜外脓肿的MRI表现和脊柱韧带是否受累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9例患者共32个椎体发病.颈椎1例,胸椎2例.腰椎13例。化脓性脊椎炎6例,化脓性椎间盘炎8例,化脓性脊椎炎和椎间盘炎合并存在5例.继发硬膜外脓肿9例。MRI对病变定性诊断17例(占89.5%)与病理结果一致.硬膜外脓肿、脊髓受压的程度和脊柱韧带的破坏术前评估和术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RI对于显示脊柱化脓性感染的病变范围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很高.一般可以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Siemens第三代Force双源CT虚拟去钙(VNCa)图像在不同相对钙比率(Rel.Ca)条件下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骨髓水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外伤患者的膝关节双能量CT(DECT)和MRI检查的影像资料。将每个膝关节分为12个区域(股骨下段及胫骨上段各6个),以MRI图像为标准,对取不同Rel.Ca值(1.59、1.69、1.79、1.89)获得的VNCa图所显示骨髓水肿的效能进行分析,选出最佳Rel.Ca值,并在此最优条件下测量骨髓水肿区域与正常区域的CT值。结果 Rel.Ca取1.59、1.69、1.79、1.89的VNCa图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骨髓水肿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0.90、0.93、0.88,Rel.Ca 1.79时诊断效能最高。Rel.Ca 1.79时对应的VNCa图中骨髓水肿区域平均CT值为(-15.27±20.03)HU,正常区域的平均CT值为(-114.52±14.18)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Rel.Ca值为1.79的VNCa图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骨髓水肿的诊...  相似文献   
27.
李锋  王仁法  祁良  夏黎明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96-1399
目的:探讨软组织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征象。结果:大部分滑膜肉瘤影像表现为邻近关节边界较为清楚的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肿瘤体积一般较大(〉5 cm,88%)。CT平扫可见肿瘤大部分密度与肌肉密度相似,其内可见范围不等的低密度区,1例见团块状钙化,2例见斑点状钙化,主要位于肿块的周边。较大的肿瘤(〉5 cm)在MR T1WI上与肌肉信号相比呈不均匀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以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5例肿块内可见低信号分隔;较小的肿瘤(〈5 cm)在各序列上均表现出信号的均匀性;增强扫描大部分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软组织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和MRI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滑膜肉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肱骨外上髁炎上肢功能评分(DASH)与伸肌总腱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DASH调查表对18例临床确诊为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患侧肘关节评分,得出18例患者的DASH值.18例患侧肘关节行MRI常规扫描,分析MRI图像,将伸肌总腱的损伤分为Ⅰ级(轻度)、Ⅱ级(中度)、Ⅲ级(重度).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DASH值与伸肌总腱损伤程度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认为有显著相关.结果 18例患者DASH值范围为4.4~73.3.MRI图像示18例患者患侧肘关节伸肌总腱均有异常改变,经分析和统计为Ⅰ级(轻度)7个、Ⅱ级(中度)7个、Ⅲ级(重度)4个.肱骨外上髁炎DASH值与伸肌总腱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877,P<0.01).结论 MRI对肱骨外上髁炎存在高度敏感性,可显示伸肌总腱损伤程度,DASH值与伸肌总腱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9.
李锋  高丽  丁宁宁  祁良  艾飞  张炜  王建武   《放射学实践》2011,26(3):237-239
本年度RSNA年会上骨骼肌肉组论文依然按照关节的部位以及疾病的种类进行分类。各分类中既包含了新技术的应用,又包含某些特殊征象的描述。现报道如下。肩关节肩关节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关节之一,MRI在肩关节疾病和损伤的检出中一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MR硬  相似文献   
30.
对于儿童、孕妇等对特殊人群,为避免电离辐射,临床疑诊骨皮质病变时,通常选择MR检查;而骨皮质在常规序列MRI中均呈低信号,信号特征不足,给诊断带来较大困难。近年来出现的用于骨皮质MR成像的新技术可弥补常规序列MRI的不足,更好地显示骨皮质。本文就骨皮质MR成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