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用培养的兔腹有空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作为趋化因子的来源,用改良的Boyden小室微孔滤膜法进行单核细胞趋化试验,观察了兔腹腔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和抗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抗体对单核细胞迁移的影响,同时用Northern blot分析方法检测了MCP-1 mRNA在该巨噬细胞的表达。结果显示,该条件培养基对单核细胞有明显的趋化作用,并被抗MCP-1抗体所抑制,同时该巨噬细胞也能表达M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从人骨肉瘤细胞条件培养基中提取骨形态蛋白(BMP)的方法,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收集人骨肉瘤细胞条件培养基,通过浓缩、透析,SephcryIS-100凝胶层析纯化,BMP单克隆抗体鉴定所需洗脱峰,SDS-PAGE测定分子量,小鼠肌袋实验检测其骨诱导活性。结果:BMP单抗鉴定所提蛋白为BMP,SDS—PAGE显示分子量约为21kD,能够在小鼠肌肉内产生异位骨化。结论:人骨肉瘤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含有BMP,分离后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而骨肉瘤细胞可以在体外长期培养生长,为BMP的大量提取、临床应用提供一个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氧化脂蛋白及β型极低密度脂蛋白(β-VLDL)能否诱导动脉壁细胞表达载脂蛋白E(apoE)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超速离心法从正常人血分离得到两种脂蛋白(n-LDL,n-VLDL)并使之氧化,同法从兔高脂血分离得β-VLDL,将所得5种脂蛋白作用于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用地高辛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apoE的表达。并用同法检测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兔的主动脉粥样斑块中apoE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显示,体外培养的正常兔主动脉SMC能表达apoE,5种脂蛋白均能诱导培养的兔主动脉SMC表达高水平的apoE mRNA。在兔主动脉粥样斑块中巨噬细胞源性及肌源性泡沫细胞表达apoE非常明显,而正常兔主动脉壁细胞几乎不见apoE表达信号。结论受各种脂蛋白刺激的培养的SMC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泡沫细胞均表达较高水平的apoE;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泡沫细胞和培养的SMC内apoE的增加可能参与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从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脂质过氧化损伤能否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用不同浓度(1,5和10umol/L)的联胺刺激培养人脐青岛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用硫代巴比妥酸荧光微量测定法测定样品中的丙二醛含量;用一步法提取RNA,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RNA;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蛋白 的表达,结果发现,随联胺浓度增高,各组丙二醛含量依次增高(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2.0,5.3和8.6倍(F=138.64,P<0.01)。正常内皮细胞表达较低水平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RNA,加联胺后各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RNA表达明显增加,分别是对照组的4,6和3.5倍,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蛋白为棕黄色颗粒,主要分布于胞浆的核周区,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平均吸光度值增加(P<0.05),分别是对照组的1.4,1.9和1.3倍(F=68.60,P<0.01),以上结果提示,联胺能引起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并诱导其产生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吸引单核细胞粘附于内皮,并向内皮下间隙迁移,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α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山莨菪碱对正常及内毒素脂多糖刺激过的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本文采用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蛋白量 ;用Northern印迹方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的mRNA表达 ;用电泳迁移检测法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核因子κB核内转移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脂多糖能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强 ,但加入山莨菪碱后 ,脂多糖的这种作用明显减弱。而且 ,山莨菪碱还能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基础水平的表达。经脂多糖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提取物与核因子κB探针结合明显增强 ,而山莨菪碱则能阻止脂多糖致核因子κB的核内转移现象。提示山莨菪碱不仅下行调节脂多糖所致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的蛋白分泌和mRNA表达 ,而且下行调节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基础水平表达 ,这种调节可能通过核因子κB途径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复制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HC)兔模型,取其血液分离单核细胞(monocytes,MC),培养于含或不含伴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inA,ConA)的无血清DME/F12培养基中,收集不同条件的MC条件培养基(MC-conditionedmedium,MC-CM)。并检测其促有丝分裂活性。结果表明,经ConA激活的HC兔的MC-CM刺激3H-TdR掺入NIH3T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用脱氢表雄酮(5μmol/L)作用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50 mg/L)诱导的体外培养的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蛋白印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当细胞培养基中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分泌明显升高(P<0.05),而同时加入脱氢表雄酮可使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分泌降低(P<0.05)。结论脱氢表雄酮能够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分泌,而且可能是脱氢表雄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是否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 ,使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其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的表达。结果发现 ,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表达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暴露于同一浓度 (0 .1mmol L)同型半胱氨酸 ,分别孵育 4、8和 16h ,其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 2 .0 8倍、3.2 6倍和 3.35倍 ;免疫细胞化学发现 ,上述各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是 0 .0 71± 0 .0 0 6、0 .0 81± 0 .0 0 6和 0 .12 8± 0 .0 0 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0 .0 4 9± 0 .0 0 5 ,P <0 .0 1)。暴露于不同浓度 (0 .1mmol L、0 .5mmol L和 1mmol L)的同型半胱氨酸 ,孵育 8h后 ,各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 2 .0 8倍、4 .35倍和 4 .5 7倍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是 0 .0 81± 0 .0 0 6、0 .110± 0 .0 0 9和 0 .118± 0 .0 0 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0 .0 4 9± 0 .0 0 5 ,P <0 .0 1)。结果提示 ,同型半胱氨酸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高水平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αmRNA和蛋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氧化修饰的极低密度脂蛋白(OX┐VLDL)对单核细胞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在单核细胞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25μg/ml的LDL、OX┐LDL、VLDL和OX┐VLDL,培养24小时后分别收集单核细胞及其条件培养基。参照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单核细胞总RNA,并用γ32P末端标记MCP┐1寡核苷酸探针,进行slotblot和Northernblot分析。同时用夹心ELISA检测其条件培养基中MCP┐1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单核细胞能表达MCP┐1,OX┐LDL和OX┐VLDL能明显增强单核细胞表达MCP┐1。而LDL和VLDL的作用却很轻微。说明单核细胞能通过表达MCP┐1,从而进一步招引其它的单核细胞迁入内皮下间隙,而OX┐LDL和OX┐VLDL能加强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病理学实习教学中,病理常规HE切片是重要的教学工具.对病理学教学切片要求所选病例典型,组织切片应完整、无皱褶、无摺叠、无破损,并且切片染色鲜艳,红蓝对比鲜明.由于时间的关系,一些教学切片发生褪色,其中主要是苏木精颜色的减退,有些切片甚至完全褪色,整张切片呈现一片红色,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旨在在原有HE染色的基础上,探索一种促染方法,改善这些褪色教学切片的颜色,恢复其鲜艳的红蓝对比颜色,使其发挥正常的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