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0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中最常用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以三甲基-β-环糊精(TM-β-CD)为手性选择剂,同时测定维拉帕米和去甲维拉帕米对映体的血浆浓度。手性测定条件:手性拆分缓冲液为含60mmol·L-1TM-β-CD(pH2.5),浓度60mmol·L-1的磷酸盐缓冲液;毛细管柱为30cm×75μm(ID)的聚丙烯酰胺涂渍柱;选择电迁移方式进样,电压12kV,时间7s;运行电压14kV;紫外检测波长200nm;设柱温为20℃;12min内完成检测。各对映体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50ng·ml-1~300.0ng·ml-1,准确度和精密度达到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用本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和静滴VPM后各对映体的血浆浓度,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色谱响应函数CRF_(RT)作为色谱分离性能的参考尺度,利用单纯形法对氯霉素及其分解产物的GLC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9次试验,找到了以2%SE-30 Chromosrb W Aw-Dmcs 80-100目为固定相时满意的分离条件:柱温为245℃,载气流速为56ml/min。在保证峰的良好分离情况下使分析时间由原来的13.5分缩短至5.09分。本实验表明单纯形法是药物色谱分离最优化中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建立了同时测定生物体液中磺胺甲基异噁唑、乙酰磺胺甲基异噁唑和甲氧苄啶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药物在ODS柱上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067 mol/L磷酸缓冲溶液(35:65V/V),检测波长为225 nm,TMP,SMZ和Ac-SMZ的检测限可分别达到0.1 μg/ml,0.1μg/ml和0.3μg/ml。原型药和代谢产物均可用有机酸经简单提取,该法精确、灵敏,并适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快速、无损、定量分析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中的主成分甲磺酸加替沙星。方法: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交互证实方法确定最佳主成分数,所有样本都经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外数据用于建模,高效液相色谱数据用于与近红外测定结果比较。结果:无安瓿包装半成品和安瓿包装成品最佳主成分数分别为3和4,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9%,回收率RSD分别为1.6%和1.8%。近红外光谱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比较,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近红外透射光谱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无损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都符合要求,完全适用于甲磺酸加替沙星注射液半成品和成品中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利用“逐步组合法”在TRS-80微型电子计算机上对22种氨基酸的纸层析溶剂系统的最佳组合作出了成功的选取,共选出三组最佳溶剂系统组合,它们的系统号码分别为:7,4,2,1;7,9,4,2;21,17,4,2,其中每一组均能在任意两供试药物的Rf×100的差值大于或等于10的情况下达到该22种氨基酸的完全分离。本文也用“数值分类—信息量选取法”选取系统最佳组合,但未能获得成功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
用分子连接性的方法建立了柱晶白霉素类、林可霉素类和林大霉素类的QSAR方程式。柱晶白霉素衍生物的体外抗菌活性随一阶价分子连接值的增加与大环内酯3-羟基酯基的除去而增加。在25个NCH3和NC2H5林可霉素衍生物中,计算体外抗藤黄八迭球菌的最适一阶价分子连接值(1XvO)分别为11.7583与12.2394,林大霉素类最适1(XvO)为11.3604。本文与Martin对该三类衍生物所建立的Hansch法进行了比较,两法结果几乎一致,而且基于计算的分子连接性法的统计学指标优于赖经验参数而得的Hansch法。  相似文献   
37.
分子连接性及其在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找新药,多沿用经验式的普筛法。将某一合成药或天然有效成分作为基本化合物或母核,改造其结构,以期寻找作用更好的新药。这样,平均要合成并筛选5000个化合物才能获得一个新药,人们为了摆脱这种浩瀚的工作,进行了多方努力。近十余年来,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问世,把药物构效关系的研究从定性阶段上升到定量水平,因而不仅有可能减少“泛泛合成,普遍筛选”的盲目性,提供了一种药物设计的方法,而且对阐明药物作用机理也有帮助。目前,  相似文献   
38.
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促进了化学学科的分化与结合,导致了一些新学科的出现,Chemometrics就是其中的一门。沈阳药学院罗旭先生称之为“化学统计学”。1974年,在华盛顿成立了Chemometries学会,与会者将Chemometrics规定为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的一门化学学科。它的任务是:(1)设计和选择最优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方法;(2)从化学实验数据中提取最大量的化学信息。分析化学中的Chemometrics则为分析Chemometrics  相似文献   
39.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卡托普利片中卡托普利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卡托普利片中卡托普利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IR)快速分析方法。方法:以不同企业生产的卡托普利片为分析对象,用光纤探头在12000~4000cm^-1光谱范围内测定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校正均方差(RMSEC)和相关系数(R^2)为指标,通过筛选,确定了用于建模的最优近红外波段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与HPLC分析值之间的校正模型,并以此预测了13个未知样本。定性鉴别方法为马氏距离与限定值相比较。结果:定量模型的浓度范围为8.25~49.99%(g/g),相对偏差不大于4.0%,定性鉴别方法可将卡托普利片与其他普利类抗高血压药物片剂及安慰剂相区别。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可用于药物的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法在鉴别周围神经运动束和感觉束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离体Beagle犬面神经的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均为运动神经)和颈丛皮神经(感觉神经)的漫反射近红外光谱,通过聚类分析法进行归类鉴别.结果 面神经和颈丛皮神经的一、二阶导数光谱较为相近,不能直观进行鉴别;经聚类分析可以将两者归为两类,达到直观鉴别的目的,准确率90.0%.结论 运动神经束和感觉神经束可以经NLRS技术结合聚类分析法快速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